2007年11月8日 星期四

96上健康心理學

96上健康心理學
留言者 elcjo4qu/6 2007-11-08
(空大書香園地)

*健康心理學定義為:對健康和疾病之行為和心理歷程的科學研究。
*健康與疾病模式:主題是探討人的健康,而健康又與疾病息息相關,吾人對於健康與疾病的解釋模式,又深深影響著我們對於健康和疾病的處置。
*健康心理學發展因素為何:
健康心理學發展背景可謂是源之於健康與疾病模式:
(一)生物醫學模式:
1.基礎:病源體與生物體。
2.疾病來自身體外或源自內在的自然身體變化。
3.醫療處置的手段目的改變身體狀態。
4.處置疾病的責任歸於醫療專業。
5.健康與疾病存在於本質性的差異
6.提倡心靈肉體分開二元論
7.疾病會產生心理結果。

(二)心身醫學:
1.主張心靈肉體合一論。
2.顯示心靈和肉體之間的交互作用,導致了疾病的發生,代表心理因素不僅是疾病的因,也是疾病的果。
(三)行為健康:1.主張心靈肉體合一論
2.與行為及生活型態有關,同心身醫學。
(四)行為醫學:(EX:運動、健康檢查)
1.行為科學學科(心理學、社會學、健康教育)元素的綜合體,並將其運用於健康照護、處置與疾病預防。
2.包括心理學在健康的研究,不似傳統醫學只強調處置;亦強調預防和介入。
*(五)健康心理學:
1.強調心靈肉體合一論。
2.疾病由多種因素造成的。
3.人們需為自己的疾病及行為負責。
4.健康與疾病是有連續性的。

*四、引導健康心理學發展的因素:分為下列五點:
(一)疾病型態的改變:由急性的疾病轉為慢性疾病的過程,
(二)健康照護服務的擴充:由心理觀點預防疾病。
(三)醫療接受度漸增:在醫療社群的健康心理學家之被接受度逐漸增加。
(四)對健康的實質貢獻:包括疼痛管理、不良習慣的改變與慢性疾病之副作用或處置作用的管理。
(五)方法上的貢獻。

*慢性疾病會導致健康心理學發展的原因:
1.疾病隱含著心理和社會的原因。
2.疾病會隨著人們生活多年,會產生一些心理的議題。

*五、健康心理學的定義:
(一)健康與疾病:
1.健康:是指:「一種身體的、心理和社會的幸福之完整狀態,非僅僅只是沒生病而已」。
2.疾病:可界定為因壓力、生病、意外或受傷致使人健康變差,所產生的不舒服感。
(二)行為:是只可觀察的外顯活動。
(三)心理歷程:是指行為背後的內在動力。
(四)科學研究:是指運用科學的方法以解答或驗證假設的歷程。
1.界定問題
2.建立假設
3.蒐集資料
4.提出問題
*六、健康心理學的範疇?G
(一)健康的促進與維持。
(二)疾病的預防與處理。
(三)疾病發展的心理和社會因素的角色。
(四)健康照護政策的形成與健康照護體系。

*七、健康心理的?#92;能:
(一)評估疾病原因的行為角色。
(二)預測不健康的行為。
(三)了解心理學在疾病經驗中所扮演的角色。
(四)評估心理學在疾病處置所扮演的角色。
(五)促進健康行為。
(六)預防疾病。

*八、現今健康心理學最普遍的發展取向是Engel的「生物心理社會模式」;此模式認為健康和疾病,由生物、心理和社會等三個因素的交互作用所引起的,而且這三個因素同時也被健康和疾病所影響。
1.生物因素:包括遺傳疾病、身體構造、生理?#92;能與病原體等層面
2.心理因素:生活型態包括人的行為和心理歷程
3.社會因素:群己關係、文化習俗、制度規範與職業工作等層面
*九、健康心理學的趨勢(發展):
1.關注終生的健康與疾病。
2.面對疾病型態的改變。
3.檢證健康照護的成本效益。
4.協助個人規劃健康生涯。

6*十、生物心理社會模式的臨床運用:
1.診斷
2.處置
3.醫病關係
【健康心理學的背景】:「健康與疾病模式」的最早發展階段是「生物醫學模式」
【神經與內分泌系統】:
1.「內分泌系統?v主要在管理和支配新陳代謝。
2.腦下垂體」是最重要的腺體,又稱為「萬能腺體」。
1.影響人類健康最重要的生理基礎是「神經系統」。
2.「小腦」主要在維持身體的平衡與控制動作的諧調性。
「下視丘-腦垂體-腎上腺」中心軸線(HPA軸)
發生緊急情況 下視丘
【感覺器官】 【親皮質釋放因子】

腦垂體

促腎上腺皮質激素
(ACTH)

釋放 腎上腺
?#92;多荷爾蒙 ↓
皮質醇、腎上腺素、正腎上腺素
【呼吸、消化與生殖系統】
1.「黏液纖毛的電扶梯作用」是「呼吸系統」的?#92;能之一。
2.「消化系統」強調食物的吸收,和廢棄物的排出。
3.「血友病」是一種遺傳性疾病。

一、神經系統:神經元:神經系統特化的單位細胞。
主要分為兩個主要部分:
1.中樞神經系統:分為腦及脊髓,
(1)腦分為前腦、小腦及腦幹。
(2)脊髓:分為體神經系統及自主神經系統。
1體神經系統:支配到皮膚和骨骼肌 。
2自主神經系統分為交感神經系統及副交感神經系統
交感神經系統:因應緊急狀況,表達強烈情緒及執行費力活動時,幫助動員身體資源和消耗能量來提供所需的活力。
副交感神經系統:在平常無壓力狀況下,調節「沉默的」或是平靜的程序,幫助保留並貯存能源。,或在緊急情況過後幫助恢復正常的身體狀態。

二、內分泌系統:
(一)荷爾蒙:是一種化學物質,由一個或是一群細胞分泌至體液,再對體內其他細胞產生生理控制。
(二)下視丘-腦垂體-腎上腺中心軸線:下視丘是大腦底面位於中央的神經內分泌組織,與腦垂線在結構?#92;能上相連;下視丘能分泌荷爾蒙至腦垂腺儲存釋放,除了接受血液中荷爾蒙濃度的控制,同時也接收大腦其他部位神經元的訊息;當緊急情況發生時,下視丘接收到感官器官傳來的訊息,立即釋放親皮質釋放因子的荷爾蒙送到腦垂體,並引起腦垂體釋出腎上腺皮質激素到血液中行遍全身。
(三)腎上腺:控制醣類蛋白質與脂肪代謝及對抗壓力的物質。
(四)甲狀腺:位於頸部的甲狀腺,分泌甲狀腺素及三碘甲狀腺素,以調控身體的代謝速率;甲狀腺失調情況:
1.甲狀腺?#92;能不足或分泌不足。
2.甲狀腺?#92;能亢進或分泌過度。

(五)胰腺:主要?#92;能是製造升醣素及胰島素,前者升高血中葡萄糖的濃度,後者促進細胞對葡萄糖的吸收儲存和利用,使血糖下降。

三、呼吸系統:
(一)反射作用:1.打噴嚏2.咳嗽
*(二 )「黏液纖毛的電扶梯作用」或「揮鞭式運動」:鼻腔中的鼻毛,氣管內的黏液膜的腺細胞會分泌黏液和纖毛,可過濾和黏附隨空氣進入呼吸道的塵埃或異物,也可以幫助溼潤空氣,藉由纖毛的運動可將這些黏液所捕捉到的灰塵排至喉頭吐出。

四、消化系統:
*新陳代謝:新陳代謝代表人體為了維持生命和修復機能,所進行的吸收、消耗、轉換能量與儲存等一系列的過程,
基礎代謝率(BMR)指的是:單位時間內用以維持生命及生理機能所需的能量,包括:呼吸、血液循環、維持體溫、細胞新陳代謝等。每個人的基礎代謝率都不相同,男女的基礎代謝率平均值分別為1及0.9 Kcal/hr/Kg。
(一)消化:小腸與胰臟的分泌液含有澱粉分解酵素,可在腸道中將多醣分解成寡醣、雙醣、單醣的混合產物;雙醣類產物則經由小腸細胞膜上之雙醣分解酵素,包括蔗糖脢,麥芽糖脢,乳糖脢等繼續水解成單醣,以供吸收。
(二)消化作用:
1.口腔:澱粉直鏈部位分解,生成部分消化之澱粉。蛋白質消化始於胃。脂肪在小腸吸收
2.小腸腸腔:澱粉分解成寡醣、雙醣、單醣的混合產物
3.小腸黏膜表面:寡醣繼續分解成三醣、雙醣、單醣產物

(三)吸收:單醣進入小腸細胞,進入微血管運送,先由肝門靜脈輸送至肝臟,再分配至週邊組織,進行代謝利用或儲存。各組織細胞可以製造ATP能量,肝臟與肌肉合成肝醣儲存,脂肪組織合成脂肪儲存,其它合成作用包括轉化成核醣,氨基酸等,以建構遺傳物質和組織成分。
(四)吸收作用:
1.黏膜表面:三醣和雙醣經由特定酵素分解成單醣
2.小腸細胞:單醣快速吸收

血液輸送與代謝血液輸送、絨毛微血管、肝門、靜脈 、各種單醣先運送到肝臟
五、心臟血管系統: 動脈血壓的定義:是指當心臟收縮和舒張時,血液對動脈管壁造成的波動性壓力。血壓是隨著心臟的博動而變動,心臟收縮時血管內有最大的血液量,此時的血壓稱收縮壓。心臟舒張時血管內有最小的血液量,此時的血壓稱舒張壓。收縮壓與舒張壓之差距稱為脈搏壓。

*(一)影響血壓高低之因素:
1.心輸出量:心搏出量
2.血液容積:血液循環量
3.周邊阻力:末梢血管之阻力
4.彈性:血管壁之彈性
5.黏滯性:血液之黏稠度

(二)其他生理因素影響血壓:
1.年齡:年齡越大,動脈彈性越差,血壓有上升之傾向。
2.性別:一般男性的血壓比女性的血壓高出5-10mmHg。
3.溫度:氣溫較高處血管擴張,血壓較降;氣溫較低處血管收縮,血壓較高。體溫高時血管擴張,血壓也降;但惡寒顫抖時血管收縮,血壓上升。
4.新陳代謝:代謝率亢進時血壓上升,代謝率下降時血壓下降。
5.姿勢:姿勢對於血壓的影響來自於重力,平躺時收縮壓最高,其次為坐姿,其次為立姿。而舒張壓則反之,立姿時最高,其次為坐姿,其次為臥姿。
6.左右手差:由於右鎖骨下動脈比左鎖骨下動脈接近主動脈出心臟端,正常情形下,右手血壓比左手血壓高約5-10mmHg,但超出此範圍時則屬不正常。
7.上下肢差:採立姿量上下肢血壓時,通常下肢高10-15mmHg,超過20mmHg時,或下肢反比上肢低時,為不正常之現象。

血液成分:成形元素與血漿
(一)成形元素:分為三種:
1.紅血球:攜帶氧氣運送到身體細胞與組織
2.白血球:白血球有數種,各提供特殊的保護?#92;能,此種保護?#92;能係透過吞噬或破壞外來的入侵物質來達成。
3.血小板:是骨髓製造的顆粒狀碎片,透過堵塞微小傷口或幫助血液凝結來防止血液流失。

(二)血漿:血漿是負責輸送激素 含水約90%、蛋白質7-8%、礦物質l%以及l-2%的氨基酸、 醣類、脂質、激素和尿素等。除大部分的氧以及一部分的二氧化碳是 靠紅血球攜帶外,其餘細胞所需要的物質與排出的廢物,都溶解或懸浮於血漿中,以便運輸。

(三)脂質:由脂肪原料所組成的各種物質稱為脂質;主要組成有兩種:膽固醇及三酸甘油酯。
1.膽固醇:在血管的強化和維持上擔任重要的任務。另外它也是製造副腎皮質荷爾蒙及性荷爾蒙,消化酵素的膽汁酸之材料,是人體不可缺少的物質。
2.三酸甘油酯:即是中性脂肪,是血脂肪的成分之一,扮演著貯存與輸送的角色,大部分存在於乳糜微粒及極低密度脂蛋白內。
3.脂肪酸:油的成分是脂肪酸,脂肪酸有三種:單元不飽和脂肪酸、多元不飽和脂肪酸和飽和脂肪酸;脂肪酸分子有一個化學鍵(結合二個原子的電子對)容易被臭氧氧化者,屬單元不飽和脂肪酸;有二個以上化學鍵容易被氧化者,屬多元不飽和脂肪酸;無處可被臭氧氧化者,屬飽和脂肪酸。

六、免疫系統:令人免於疾病
(一)抗原:凡能刺激自身產生抗體的外來異類物質。(EX:細菌)-入侵者。
(二)抗體:個體受抗原的刺激所產生的一種抗病性的蛋白質,並摧毀抗原而免除疾病。(白血球釋放物質)

*(三)吞噬細胞:骨髓系統產生吞噬細胞;吞噬細胞可分為單核白血球和巨噬細胞
*(三)T細胞:淋巴系統產生淋巴細胞,包括有T細胞、B細胞及第三族群細胞。

T細胞及B細胞各執行不同?#92;能,並且此兩種細胞在表面都具有抗原受器。另一種第三族群細胞(Third Population cell)則沒有這些受器;有些書上將其稱之為「非T非B細胞」或為「無標記細胞」,而我們所熟知的自然殺手細胞(NK-cell)亦包括在其中。細胞媒介的免疫。
(四)B細胞:抗體媒介的「體液」免疫。

七、生殖系統:
(一)傳承:生育下一代。
(二)將親代特質遺傳子代。
(三)DNA:遺傳基本物質。

*血友病是一種先天性遺傳疾病,由於血漿中缺乏足夠的凝血因子,造成血液凝固障礙, 血友病的遺傳缺憾是在人體性染色體X上,加上是隱性基因,在女性患者身上,必須有兩條缺憾的X染色體同時集中在一起,才會發病,若祗被遺傳一條有病的基因,則是無症狀的帶因者,但在男性則祗需一條即會產生症狀.因此臨床看病的患者都是男性.女性的帶因者在婚後有百分之五十的機會產下血友病男嬰.因此血友病男性婚後生男育女,會隔代生育出有凝血障礙的外孫.

一、神經元:係構成神經系統的基本單位。神經元的構造包括:細胞體、樹狀突與軸突等(p46)
二、神經元依性質不同,可分為: (p48)
1.感覺神經元:具有將身體各種感覺器官所接受到的各種刺激,產生神經衝動之後,傳導到中樞神經系統的?#92;能。
2.運動神經元;將中樞神經系統傳來的神經衝動,傳導到負責動作反應的反應器,譬如腺体和肌肉
3.中介神經元:主要?#92;能在傳導神經衝動,因此又稱為聯結神經元

三、人體的神經系統: 1.中樞神經系統:脊髓和腦兩部分2.周圍神經系統;軀體神經系統與自主神經系統
四、軀體神經系統:連接中樞神經系統與全身的隨意肌,使個體能夠隨意志支配各種動作(p50)
五、自主神經系統:系統的運作不受個體意志所支配,負責人體的心跳、消化與呼吸等?#92;能
六、自主神經系統分為:
1.交感神經系統:使心跳加速、血壓升高、血醣增加以及骨骼肌部位的肌肉大量充血。
2.副交感神經系統:促使身體留存能量、心跳減慢、血壓降低,並且將運動部分肌肉的血液流至消化系統,促進消化。

七、腦幹包括:
1.延腦:具有控制呼吸、心跳、消化、血壓、咳嗽及打噴嚏等?#92;能
2.腦橋:可將神經衝動由小腦一個半球,傳導到另一個半球,使身體兩側肌肉發揮協調,並具有使人睡眠及醒來的?#92;能
3.中腦:是聽覺與視覺的反射中樞(眼球轉動與各種視覺反射)中腦分泌的多巴胺不足,將導致巴金森氏症
4.網狀系統:主要?#92;能為控制睡眠、覺醒以及注意力的?#92;能

八、小腦:主要?#92;能為身體動作協調、平衡感以及感覺和認襠歷程
九、前腦是人腦中最複雜的區域,包括:
1.視丘:調節來自各感覺器官訊息的?#92;能
2.下視丘:有管制自主神經系統、調節體溫、管制內分泌系統、維持新陳代謝等?#92;能,
3.邊緣系統:具有記憶、情緒、動机、嗅覺、內分泌、學習及攝食等均與該系統有密切關係
4.大腦皮質:負責複雜的心理活動,如思考、記憶、學習等

十、額葉:掌管身體各部位運動
十一、頂葉:責責統合來自身體各部位的感覺,以及方位感覺
十二、枕葉:專司人類的視覺,這個區域如受到損傷,會造成視而不見的現象
十三、大腦左半球:是控制語言的中樞,也是人類記憶、推理、解決問題、思考、思想等運作的部位
1. 布洛卡語言區:管制語言的中樞主要管制語言的表達(p59)
2. 威尼克語言區:掌管語言的理解和記憶,如果受損,語言的理解和記憶力變差,患者會胡言亂語
十四、美國學者史培黎對探討右半球的?#92;能,有重大的貢獻(p59)
十五、右腦:掌理非語文方面的?#92;能,如空間、音樂以及視覺認知等(p61~62)
十七、內分泌分泌的化學物質稱為激素,俗稱賀爾蒙(p64)

十八、內分泌系統: (p64~68)1.腦下垂體
(1)分泌多種激素流遍全身,有促進其他腺體分泌的?#92;能,因而常被稱為主腺。
(2)腦下垂體前葉:刺激前葉分泌生長激素,該激素可以控制身體的生長,分泌過多可能造成巨人症。
(3)腦下垂體後葉分泌兩種激素:
1.泌乳激素:促進孕婦生產後母乳分泌子宮收縮及少女乳房發育等?#92;能。
2.性腺激素:?#92;能在刺激男性睪丸內精子的成熟,或刺激女性卵巢細胞成熟。
2.甲狀腺:甲狀腺素分泌不足時,會使身體生長發育幾乎停止。
3.副甲狀腺:共有四顆。
(1)副甲狀腺機能高亢時:會使血液中的鈣增多、磷減少,硬骨基質中的鈣大量移至血液中,使骨骼變得脆弱、容易折斷或變形,使尿中的排泄量增加,在腎臟內形成結石。
(2)副甲狀腺機能分泌不足時:會使血液中鈣的濃度減少、磷增多,肌肉與神經的興奮性增高而引起痙攣,嚴重者甚至因喉頭肌肉痙攣而窒息死亡。
4.胰島腺: 胰島腺素可以促進肝糖分解為葡萄糖,使血糖升高。
5.腎上腺:在自主神經系統傳來神經衝動時,會被大量釋放出來,使個體提高應付緊急事件的能力。
6.性腺:1.男性稱為睪丸,分泌雄性賀爾蒙激素,不只一種,其中最重要者為睪丸素酮。
2.女性稱為卵巢,分泌動情激素與黃體素,促使女性出現第二性徵。

7.松果腺:分泌的激素可以抑制卵巢的發育。
8.胸腺:是產生免疫力的重要器官。

十九、染色體是遺傳的決定因子,人體除了性細胞外,含有二十三對(四十六條)染色體。(p69)
二十、在基因中攜帶遺傳訊息者,為去氧核糖核酸,簡稱DNA是遺傳的最基本單位。
二十一、同卵孿生:係由同一個受精卵發育而成。
二十三、遺傳基因對智力與人格都有影響,同卵孿生的智力與人格特質並非完全相同,環境是影響其差異的可能因素。

【健康促進與健康行為】
答:世界衛生組織在1984年的渥太華憲章中,廣義的將「健康促進」定義為:「讓人們能夠強化其掌控並增進自身健康的過程」。簡單的說,「健康促進」就是促使民眾過更健康的生活並從事有益健康的活動,訴求的對象是健康的人,建議採取的是有益健康的行為,相較於疾病預防的角度是更為積極的觀點。
所謂「健康行為」(health behavior),是指人們為增進或維持個人健康所採取的行為,又可分為:
(1)「健康促進行為」:包括規律運動、預防注射、良好飲食與睡眠習慣等。
(2)「健康危害行為」:指的是吸菸、酒癮、嚼食檳榔等有害的健康行為。

■2.試述那7種「良好的健康習慣」與健康密切相關? (63頁)
答:Belloc & Breslow(1972)進行了一項相當經典的研究,他們訪問近7,000人並加以追蹤,發現保有越多良好健康習慣者,其日後罹患的疾病與失能愈少,死亡率也較低,因此確認出「7種重要的良好健康習慣」,分別是:
(1)每晚有7~8小時的睡眠。
(2)不抽菸。
(3)每天早上吃早?#92;。
(4)每天喝不超過1或2杯含酒精飲料。
(5)規律運動。
(6)正?#92;間不吃零食。
(7)體重過重不超過10%。

*台灣民眾常見的不當生活習慣:
1.運動不足且肥胖者多
2.意外事故死亡率高
3.民眾抽菸、喝酒及嚼食檳榔盛行
4.學童的齲齒與近視問題嚴重

■1.試述「健康信念模式」的四項態度變項之內容? (69頁)
答:「健康信念模式」,對於人們採取預防性健康行為的可能性提出架構分析,是該模式的主要成分,強調個人採取某項健康行為的取決因素,主要受其疾病信念與行動準備的利弊得失影響。在態度與信念方面的4項變項,包含:
(1)自覺疾病罹患性
(2)自覺罹病嚴重性
(3)自覺行動利益(行動的利益)
(4)自覺障礙因素(行動的障礙)

三、請試以健康信念模式,檢視婦女從事乳房自我檢查的行為。
答:健康信念模式:強調個人採取某項健康行為的取決因素,主要受其疾病信念與行動準備的利弊得失影響。

以乳房自我檢查行為為例:
(一)態度與信念方面的變項
1.自覺疾病罹患性方面:個人由親友經驗及病史等因素,主觀評估自己罹患乳癌的可能性,與是否定期執行乳房自我檢查的行為的關係。
2.自覺疾病嚴重性方面:多數研究顯示自己評估疾病嚴重性的變項,與婦女是否執行乳房自我檢查無關,其可能原因是婦女們普遍認為乳癌無論對於自己的健康、身體形象、死亡威脅、造成身體殘缺的程度、以及乳房切除等事項,對於個人來說都是相當嚴重的問題,因此在測量上無法顯現出差異所致。
3.行動的利益:婦女們普遍認為乳房自我檢查的效果,主要在?饈遄u早期偵測疾病早期治療」、以及「求得心安」最為重要。
4.行動的障礙:?#92;多研究顯示「障礙性認知」是執行乳房自我檢查的最佳預測因子,針對乳癌高危險婦女的研究則顯示,「不知道怎麼作」、「想做卻容易忘記」、「覺得自己健康良好沒有作的必要性」、「沒信心,不知道作的對不對」,是乳癌高危險婦女群無法定期執行乳房自我檢查的主要行動障礙。

(二)行動的線索:主要關切婦女得到乳房自我檢查的訊息或刺激來源。婦女得知乳房自我檢查的訊息,主要來自報章媒體與電視、醫療書本、與宣傳單張等包括大眾傳播媒體的報導、醫師的提醒與親友的經驗都屬於行動線索的範圍。
(三)修正因素:包括人口變項與自我概念的因素。以自我概念來預測行為。直到1987年時,才修正並加入「自我效能」變項探討。

自我效能:是解釋能夠「定期執行乳房自我檢查」的重要因素。Bandura將「自我效能」界定為「個人對於自己能夠組織並執行一連串行動以產生某種成果的信念」,此種信念是個人對於自己從事某項任務或行為所具備的能力,以及對於工作或行為可達到某種程度的主觀評價。
(2)一般而言,當個人的「自我效能」越高↑,對於所?q事的行為能力與結果有較高期待時,會比缺乏信心者有更佳的行動效果。

■1.何謂「古典制約」? 古典制約中最具代表性的就是「巴夫洛夫」(Pavlov)以「狗的唾液腺分泌」作實驗,其過程如下:
(1)讓狗對情境適應後,利用自動裝置,將食物送到狗的面前。當狗吃到食物時就分泌唾液。
(2)用一個與食物無關的刺激物(如鈴聲)CS,狗雖然對鈴聲引起注意,但並不產生唾液分泌。
(3)鈴聲CS伴隨著食物UCS出現多次,都引起大量的唾液分泌UCR。
(4)這種結合若干次之後,鈴聲便成了食物的信號,即鈴聲單獨刺激狗時,也能引起狗的唾液分泌反應。也就是說,如此一來透過制約就可以讓鈴聲使狗分泌唾液!

■2.何謂「操作制約」? 操作制約的關鍵人物則是史基那(Skinner),他認為行為是透過學習,而非一時的反射,行為所伴隨的「結果」會強化或減弱行為的產生,如果結果是好的(帶來愉悅或滿意的結果),重複這些行為的傾向會增加或強化,而強化的過程可能是在行為後提供令人喜歡的獎賞(正向增強),或是移除令人不悅的情況(負向增強),最終的結果都是令人愉悅的狀態,反之行為則會減少。

*八、行為改變策略:
(一)自我觀察或自我監測
(二)刺激控制
(三)塑造
(四)模仿(替代性學習)
(五)增強(達成目標後有何好處?)
(六)情境契約模式(EX:宣誓)

■3.「行為改變策略」的第1步為何是「自我觀察或監測」?有何效果? (
答:(1)理由是個人在引發行為改變之前必須了解「目標行為」,並評估自己「目標行為」的頻率以及行為的「前行事件」與「後果」。
(2)藉由自我監督促進自我覺察,以「確立行為的基準」和「加強行為改變的動機」,可提供改變的方法。透過每天持續記錄行為發生的頻率以及詳細內容,做為自我評值的依據。

■4.為什麼「模仿」也是一種行為改變策略?
答:「相似性」是模仿的重要原則,人們傾向模仿與自己具有相似特質者的行為,因此在尋找「衛生活動代言人」時,挑選對「目標對象」具有影響力或是相近特質者,較為有效(較能改變「目標對象」的行為)。

■5.訂定「情境契約」對行為改變有何助益? (76頁)
答:這種方式往往在「行為改變初期」較為有效,一旦個案拿回金錢(或是獎勵品之後),很容易又恢復原有行為。

■1.何謂「跨理論模式」(76頁)?
(1)行為改變的「跨理論模式」TTM:在強調行為改變是「連續性的過程」,而非「全或無定律」,因此至少包括「思考前期」、「思考期」、「準備期」、「行動期」與「維持期」5個階段,也就是說行為改變的過程涵?#92;自認現況無需改變,到警覺健康亮起紅燈,尋求資源協助,到行為改變的開始,進而藉由增強回饋以維持現有行動,並不斷權衡成本、利益與時間的關係,以強化行為改變效果的過程。

■2.試述「復發過程的認知行為模式」? (78頁)
答:(1)修正健康習慣面臨最大的問題是,人們在成?#92;改變行為之後還是容易回復原有的行為,特別是「成癮行為」(包括:酗酒、吸菸、藥物濫用等),研究顯示「在戒斷後的前3個月復發率最高」。
(2)會復發的原因與「戒斷症狀」,「身邊充滿行為的刺激」及「高危險復發情境」,誘發身心對成癮物質的渴望有關。
(3)復發特別容易發生在「個人感到沮喪、焦慮或是身處壓力的情況下」。
(4)對於復發過程的說明,顯示出個人試圖「改變不良健康習慣」以及「面對高危險情境」的歷程,在面對「高危險情境」時,擁有適當的因應策略,發展負向結果預期,增加自我效能,復發的機會就比較低。相反的,若缺乏良好的因應策略,又發展出正向的結果預期,那麼自我效能就會降低,加上又感受到物質使用的效果,這樣復發的機率就會增加,甚至再度造成物質成癮的情形。

*對於復發過程良好的因應策略:
(一)高危險情境(EX:社交情境、獨處情境)
(二)調適行為:同樣面臨壓力環境,如何抉擇與處理。
(三)正向結果預期:過去的經驗帶來的結果好壞。
(四)違反禁慾效果;認知衝突失調所致。

*推動健康的場所:1.學校健康促進2.職場3. 醫院4.社區/健康城市

■3.試述「成癮行為」在戒除後復發的「高危險情境」為何? (78頁)
答:(1)「高危險情境」是指一些會刺激個人再度使用「成癮物質」(例如:菸、酒)的情境。
(2)這種情境可能是「外在線索」或「內在線索」;而且「內在線索」比「外在線索」更容易引起復發的問題。
(3)最易令人戒除後復發的「高危險情境」是「負面情緒」、「人際關係衝突」與「社會壓力」。

■4.何謂「違反禁慾效果(AVE)」? 是指由再度開始抽菸或是喝酒,到完全復發成癮的轉變過程。其過程主要是因「個人特質」與「認知衝突」失調所致。

*規律運動的影響因子:
(一)個人特質
(二)性別
(三)身體因素
(四)自我效能
(五)環境特質:如學校規定畢業前的體測標準。
(六)運動處方的設計:不是越激烈越好。
(七)規律運動:能夠預測規律運動的因子恐怕還是〝規律運動〞。
研究顯示運動的態度和動機會影響運動的意圖(intention),*但決定能否長期規律運動的重要因素是習慣(habit) ,特別是開始運動的前3-6個月十分重要。能在前3-6個月不退出者容易在日後持續運動習慣。

*促進運動的介入策略:
(一)增強動機並規劃運動內容。
(二)訂定情境契約。
(三)利用社會影響。

*肥胖與體重控制:體重控制的重要性:肥胖者容易對外貌缺乏自信,以致於自尊心降低,也影響個人健康。肥胖的健康危害包含使血壓上升、血漿膽固醇增多、血管硬化、高血壓、糖尿病、部分癌症、膽囊疾病、關結炎、以及增加手術麻醉與生產的危險性。

*肥胖的原因:
1.生理因素:(1)遺傳理論(2)代謝理論(3)脂肪細胞理論
2.行為因素(1)身體活動(2)攝食行為

*體重越減越重-Yo Yo效應:在減重的過程中常出現體重下降又上升的循
環,每一個循環下來又較上一循環更胖,如同回力球般越彈越高,稱為減重的Yo Yo效應。

*(四)體重減輕的行為改變策略:
1.自我觀察與監測
2.減少高危險情境
3.打破連結效應
4.認知重建
5.偶發事件處理
6.社會支持與專業協助

1.自我觀察與監測:紀錄自己的飲食習慣與食物內容,包括每天吃了哪些食物、份量、進食地點等,評估自己在什麼樣的情況下最想吃東西?有哪些因素會影響進食過程。
2.減少高危險情境:有些情境特別容易誘發進食的衝動,可以藉由控制外在環境刺激以降低引發進食的行為,稱為「控制刺激」。
3.打破連結效應:打破「連結效應」指有些行為併聯在一起時會造成過度飲食的現象,這時候就要打破這些行為的連結,
4.認知重建:就是改變個人對於進食的想法,例如:我們常用「吃」當成慶祝節慶的方式,無形之間就增加?#92;多攝取食物的機會,可以改成出外踏青或參觀文教館等作為獎賞,就可以減少食物的攝取,又增加運動的機會。
5.偶發事件處理:個人要研擬一套因應可能造成過食情境的計畫。
6.社會支持與專業協助:親友們的鼓勵與支持,是行為改變是否成?#92;的重要因素之一,減重者需要親友的耳提面命,持續執行良好的飲食與運動習慣,在達到減重的短程目標時,親友的讚美鼓勵加上減重者發覺的減重效益,有助於後續減重行為的施行。

■1.試述「規律運動」的重要性?
(1)經常從事「適當強度的有氧運動」,諸如:慢跑、游泳、跳繩、騎腳踏車、有氧舞蹈等運動,可提升個人的心肺?#92;能與強度,並增加攝氧量。
(2)「健康效益」包括:降低罹患「冠狀動脈心臟病、第二型糖尿病和骨質疏鬆症」等慢性病的危險。
(3)在心理健康方面,研究顯示常運動的人比不運動的人較能應付日常生活的壓力,也較不易患有沮喪和焦慮的症狀,並能提昇自我形象和安適的感覺。

■1.何謂「身體質量指數」(BMI)? (93頁)

■1.試述吸菸行為與年齡的關係?
答:(1)青少年吸菸行為受父母與同儕的影響很大,菸品的可得性與購買菸品的經濟條件也是影響因素
(2)隨著年齡的上升,男性步出校園外後吸菸率急速上升,而在「服兵役時期」的吸菸率並沒有特別增加,但成癮性有加深的現象;
(3)「青壯年時期」因受社會化影響,吸菸行為不受法律約束且經濟獨立等因素,吸菸率達到最高峰;
(4)「45歲以上的族群」,因健康狀況開始下滑,吸菸率開始降低,相對的,戒菸率會較高,「可見吸菸行為和年齡有關」。

■2.試述青少年吸菸的原因?
答:青少年吸菸主要受到「家人」與「同儕團體」,以及「自我認同的需要」所影響。父母與一起居住的家人如果吸菸,青少年也容易開始模仿而吸菸;同儕團體更是影響青少年吸菸的最重要因素,70%的青少年吸食香菸是在朋友面前抽的,青少年如果結交的朋友與同學都會吸菸,那麼在聚會時很容易因為好奇或是同學主動遞菸而開始吸菸,由於吸菸可以立即減少負面心情,當青少年面對學業挫折、家庭問題等壓力事件而感到焦慮不安時,吸菸的「尼古丁」可緩解焦慮,但等到吸完菸後「尼古丁濃度下降」,又開始感到焦慮。

■3.試述菸品廣告的促銷策略為何?
答:例如形塑菸品與浪漫、美麗、成熟等美學象徵的連接,特別容易影響並吸引青少年對於菸品的認同,進而使用香菸。……

■4.試述香菸的「戒斷症狀」為何?
答:?#92;多因素使得民眾戒菸不易,包括:「對尼古丁的成癮性」、「體重增加問題」、「情緒低落」等問題。在成癮性方面,長期吸菸者對「尼古丁」成癮,一旦戒菸便會出現身體與心理不適的戒斷症狀,所謂「戒斷症狀」是指在中斷或停止使用成癮性物質後,所產生的生理或心理改變,常見的症狀包括:「煩躁、容易發怒、情緒低落、坐立難安、注意力不集中、食慾增加、頭暈、失眠、渴求香菸等」,大部分的症狀可以在2-4週內減緩,因此吸菸者需要一段時間重新調整生活作息。

■5.試述民眾無法戒菸的常見原因?
答:?#92;多因素使得民眾戒菸不易,包括:「對尼古丁的成癮性」…、「體重增加問題」…、「情緒低落」等問題。
■1.試述「自助戒菸者」的特質?
答:能夠自助戒菸者的特質有以下幾項:包括已經下定決心並準備好戒菸的態度、對自助戒菸有信心、過去每天抽菸少於一包、尼古丁依賴程度較低、對於戒菸具有高度動機、即使戒菸失敗仍然願意再度嘗試者。
■2.戒菸的「自我管理技術」有那些? (107~108頁)
答:(1)自我監控(2)刺激控制程序(3)反應取代法(4)情況契約程序(5)因應戒斷症狀(6)親友支持與避開菸友

■3.試述「戒菸門診」的服務內容與方式?(108頁倒數第2段)
答:國民健康局門診戒菸治療管理中心 網址:http://www.bhp.doh.gov.tw/asp/quit/
「門診戒菸治療服務計畫」,對於有健保資格的民眾,凡是「每天抽10枝菸以上」或是「尼古丁成癮度中度以上者」,提供藥費補助,戒菸門診所使用的第一線的藥物,是「尼古丁替代治療」或是混合使用「耐煙盼 持續藥效錠」Zyban (Bupropion SR) 這種抗憂鬱藥物合併治療。

五、酒癮*遺傳和社會心理因素對酒癮的形成有決定性的因素
*戒酒認知行為治療的策略:
1.增強改變動機
2.避開高危險情境
3.改變對酒精的政相期待
4.學習說不
5.再復發的處理

一、疼痛的維生?#92;能:疼痛對人類來說,具有生存的?#92;能,當我們的身體被燙傷或燒傷時,會送出疼痛訊息,使個人免於遭受更大的傷害,以保護生命安全。

二、疼痛現象與發生場域:疼痛與生理損傷之間並不是單純的直接對應關係。疼痛是一種相當複雜的經驗,不只是單純的感覺或知覺。在疼痛刺激的層次,有疼痛的強度之分,同時有不同性質的疼痛。

三、疼痛的性質與測量:
(一)口頭抱怨。
(二)問卷。
(三)行為觀察。

三、疼痛的相關影響機制
(一)疼痛的生理心理基礎:週邊與中樞神經的共同調控疼痛刺激的神經生理傳導機制,不只是週邊神經將痛覺訊號上傳至大腦大腦也可以回過頭來,透過內生性鴉片胜肽(endogenous opioid peptides),或稱腦內啡此等神經傳導物質,來抑制傳送進中樞神經之疼痛訊息的量。換言之,大腦並不是單方向的接收疼痛訊息,大腦也會進行疼痛經驗的調節與控制。
*(二)疼痛的心因性調節:從心理的層面來看,相同的疼痛刺激對不同的人,可能產生不同的反應;甚至同一個人在不同時間的反應也不盡相同;
疼痛的心因性相關調節因素相當多,包括
1.(疼痛閾值):能夠被我們感受到的刺激強度。
2. 注意力
3.對疼痛經驗的解釋與意義賦予、
4.壓力、
5.憂鬱與焦慮情緒
6.學習因素等。
(三)疼痛的社會文化意涵:
1.文化因素:每個人對疼痛的忍受力也大不相同,受到文化的型塑與制約,同時也受到個人過去的學習經驗影響。
2.照顧要求:從疼痛行為的社會層面來看,當一個人喊痛時,此一行為的表現具有病人角色,可以讓人獲得他人之關心注意與協助。3.責任卸除:可以逃避責任,例如:可以不必到校考試。
由此可知,疼痛行為具有社會?#92;能,在必要的時候,會是一個人應付日常生活壓力所需的行為。
■1.疼痛對人類來說,具有生存的?#92;能,當我們的身體被燙傷或燒傷時,會送出疼痛訊息,使個人免於遭受更大的傷害,以保護生命安全。
■2.疼痛感受與生理損傷之間,不是單純的直接對應關係。
■3.疼痛刺激的神經生理傳導機制,只有週邊神經將痛覺訊號上傳至大腦。大腦也可以回過頭來,透過「內生性鴉片胜肽」,或稱「腦內啡」此等神經傳導物質,來抑制傳送進中樞神經之疼痛訊息的量。
■5.疼痛是一種警鈴,告訴我們該休息、調整姿勢、或是該就醫醫治身體的損傷。
■6.每個人對疼痛的忍受力大不相同,受到文化的型塑與制約,同時也受到個人過去的學習經驗影響。
■7.疼痛是個相當複雜的現象,評估?氻]必需有生理、心理、與社會全方位的考量,才能有效處理疼痛。
■8.人類疼痛知覺的閾值(閾ㄩˋ)是可變動的。轉移注意力,可以降低疼痛感受。
■10.「壓力及心情緊張」最常被患者報告為頭痛的促發因子。
■11.焦慮及憂鬱等心理困擾,會增加疼痛轉變成慢性化的可能性。
●1.所謂「健康心理學」是指對 健康和疾病之行為和心理歷程的科學研究。
●2.現今健康心理學最普遍的發展取向,是由Engel所首創的 生物心理社會模式。
●3.那些「健康與疾病模式」提倡「心靈肉體分開二元論」是生物醫學模式
那些「健康與疾病模式」提倡「心靈和肉體是綜合體」是行為健康。
●4.「行為醫學」不似傳統的「生物醫學模式」只強調處置,而是也強調 預防和介入。
●5.生理學家、心理生理學家、行為學家開始研究降低壓力的行為策略,包括「生物回饋法」和「冥想」等議題。

●6.世界衛生組織曾推估,2020年全世界死亡原因的前十名排序,
1.缺血性心臟疾病
2.憂鬱症
3.道路交通意外事故
4.腦血管疾病
5.慢性阻塞性肺病
6.下呼吸道傳染病
7.肺結核
8.戰爭
9.腹瀉疾病
10.人類免疫缺乏病毒。

●7.健康心理學家已發展出?#92;多有關健康問題的短程行為介入,這些介入包括疼痛管理、不良健康習慣的改變、與慢性疾病之副作用或處置作用的管理。
●8.「情緒」與健康和疾病的關係,可歸納出那3點:1.擁有正向情緒的人比較會去照顧自己的健康、從疾病中的復元速度也比較快2.負面情緒會引起?#92;多會影響健康的生理?#92;能反應,如血壓上升心跳加快3.情緒會影響人們尋求醫療處置的決定
●9.「慢性病」最大的特徵有那3項:1.形成時間長原因包含心理行為和社會因素2.發病時間長醫療照護時間長耗費醫療資源甚鉅3.影響患者和重要他人的生活品質和人際關係p18
●10.傷到腦子右邊的運動皮質會讓身體的左側癱瘓。
●11.邊緣系統尚未充分被瞭解…這些構造在情緒的表達上似乎很重要,包括恐懼、生氣、厭惡、快樂、滿足及興奮等。
●12.「帕金森氏症」病人主要會出現肌肉僵硬、靜止震顫、運動困難的症狀。
●13.那個部位在睡眠、清醒及注意力的控制上扮演重要的角色?網狀系統
●14.「多發性硬化症」就是一種免疫系統的疾病,造成肌肉虛弱缺乏協調性。
●15.所謂「下視丘-腦垂體-腎上腺中心軸線(HPA軸)」,是在緊急情況時,「下視丘」立即將荷爾蒙送到「腦垂體」。接著,引起腦垂體釋出促腎上腺皮質激素到血液中行遍全身。然後…尤其是「腎上腺」那些荷爾蒙,進而影響人對緊急狀況反應。
●16.何者可升高血中葡萄糖的濃度?升糖素
●17.「澱粉」的消化始於口腔。「蛋白質」的消化則始於胃。「脂肪」的分解主要在小腸中進行。
●18.血壓在那些情況會升高?(A)血液濃稠度升高 (B)周邊阻力增加 (C)心輸出量增加 (D)血管彈性變差
●19.免於疾病的防衛作用,其第1道防線是皮膚和黏膜,第2道防線是包括非專一性及專一性的免疫程序,第3道防線是殺手T細胞。
●20.1位女性,來自「父親的X染色體」帶有血友病致病基因,母親則無,這位女性不會罹患血友病
●21.驅力理論指出,恐懼與態度改變的關係是U字形;表示只有中度恐懼會讓民眾接受訊息的建議。
●22.「健康信念模式」原始的版本以
一、四項態度變項
1.行動的利益
2.行動的障礙
3.自覺疾病的罹患性」
4.自覺罹病嚴重性 。
二、行動線索方面。
三、修正因素:
1.人口變項
2.自我概念。
來預測行為。直到1987年時,才修正並加入「自我效能」變項探討。
●23.「理性行動理論」中,影響行為意圖的因素又分為那兩大部分?1.主觀規範2.行為態度
●24.「古典制約」的簡單歷程中,起初CS(鈴聲)→狗沒有反應,然後重複數次CS+UCS→UCR狗流口水。
●25.「操作制約」中,移除令人不悅情況,就是「負向強化」。
●26.「情境契約程序」往往在行為改變出期較為有效,一旦個案拿回金錢或獎勵品後,很容易又恢復原有行為。
●27.以「戒菸」說明「行為改變的跨理論模式」5階段,個人開始感到身體大不如前,考慮要採取戒菸行為,是屬那階段?思考期
●28.「違反禁慾效果(AVE)」是指由再度開始喝酒或抽菸,到完全成癮的轉變過程。
●29.以健康信念模式」檢視婦女執行「乳房自我檢查」的研究指出,「障礙性認知」是最重要的因素(最佳預測因子)。
●30.最近的研究顯示,過去認為無法改善有氧適能的低強度運動,也同樣可獲得健康效益。
●31.規律運動的健康效益,那些不是?1.增加高密度脂蛋白2.降低休息時心跳速率3.增加最大耗氧量4.改善心情。
●32.規律運動的影響因?l中,那些敘述1.一般發現中老年婦女不喜歡從事運動2.運動強度愈高(維持90%最大心跳率),民眾無法維持規律運動3.認為個人應為自己的健康負責者,較會長期持續運動4.能在開始運動的前3-6個月不退出者,容易在日後持續運動習慣。
●33.屯積腹部的中央肥胖(蘋果型),更是心血管疾病、糖尿病、高血壓和癌症的危險因子」。
●34.請列出BMI(身體質量指數)的公式,即BMI=體重/身高。
●35.那些人是罹患乳癌的高危險群(A)初經在12歲者(B)35歲懷第1胎者(C)過度肥胖以及血脂過高者(D)55歲停經者。
●36.那些影響青少年的吸菸行為?(A)香菸廣告形塑的迷思(B)父母和同儕的影響(C)自我認同需要
●37.請寫出3項自助戒菸的「自我管理技術」:1.自我監控2.刺激控制程序3.反應取代法4.情況契約程序5.因應戒斷症狀6.親友支持與避開菸友
●代謝酒精的酵素有不同基因型,那些有促發酒癮行為的危險性:1.乙醛去氫酶2. MAO-A受器之基因變異型3.乙醇去氫酶
●39.在壓力情境下,內生性鴉片胜肽產生抑制疼痛的作用,此現象稱為「壓力誘發痛覺消失」。
●40.請寫出3項疼痛的「心因性相關調節因素:
1.疼痛閾值
2.注意力
3.解釋與意義賦予
4.壓力
5.焦慮與憂慮的因素
6.學習因素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