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9月11日 星期四

社會心理學 Peipei 1-11章 自我評量+重點

社會心理學Peipei 1-11自我評量+重點

空大書香園地

第一章 社會心理學的理論與研究方法 【關鍵詞彙】
*社會層次—用比較廣泛的社會因素,如經濟、歷史、國家政策、社會制度、文化規範、社會變遷等,來解釋人們的社會行為。
*個人層次—以個人特有的個性,如人格特質、動機、態度等,來解釋個人的行為。
*人際層次—以個人當時所處的社會情境,以及週遭的人際關係來解釋行為。
*個人歷程—探討個人在特定社會情境中的知覺、動機、情緒及認知等內在的心理歷程。
*人際互動—研究著重於人與人之間的相互行為,如攻擊、助人、人際吸引、社會影響等。
*團體歷程—探討團體成員之間的相互影響,以及團體對個人行為的影響,如角色、地位、領導、團體溝通、組織文化等。
*本能觀點的理論—重要理論學派當屬心理分析理論,該理論對於社會行為的解釋著重於人的本能與潛意識。
*學習觀點的理論—強調後天學習因素對社會行為的影響,認為社會行為是透過學習的過程而獲得的。亦即你是你所學習的結果。
*角色觀點的理論—在討論決定行為的因素時,並不以個人的人格、態度及動機來解釋,而是從角色、社會脈絡,以及角色期待來解釋行為。
*認知觀點的理論—即使是相同刺激或情境,還是會導致不同的個體產生不同的反應,理論關心的是S(刺激)OR(反應)重點是有機體(O)
*動機觀點的理論—人類是複雜的有機體,除了外在的刺激、角色、認知之外,還有各種需求與動機會影響人們的知覺、態度與行為。
*實驗室實驗法—為了達到嚴謹、精確的控制,研究者往往必須在與外界隔絕的實驗室中來進行研究。
*隨機分派—指採用隨機的方式如隨機表、丟銅板,將受試分派至不同的實驗情境,以確保受試被指派到任何一個實驗情境的機率是均等的,避免某些第三變項如智力,在不同實驗情境中有系統的變化。
*配對分組—在實驗之前針對可能影響依變項之其他變項(年齡、性別)事先將受試加以配對,使得各個實驗情境中的受試在這些變項上的情況是相同的。實驗情境中受試年齡與性別相同。
*內在效度—亦即推論獨變項與依變項上的因果關係,而下這個結論或推論的信心程度,就是實驗的內在效度。
*外在效度—即實驗結果可以類推至實際的生活情境中的程度。
*實地實驗法—研究者將原本的研究情境由實驗室轉移至實際的生活情境之中。
*自然實驗法/類實驗法—獨變項的操弄並非研究者所為,而是自然發生的,如地震、政策推動,好像自然在操弄這個獨變項。由於獨變項與依變項的發生具有明顯的先後次序,具有實驗法的性質,因此仍能相當程度的推論因果關係,所以稱為自然實驗法。
*實地研究法/觀察法—研究者親自進入受試的日常生活情境中,根據事先準備好的觀察項目或內容,針對受試的行為進行有系統、有計劃的觀察。
*檔案研究法/文件研究法—運用現有的資料或檔案文件進行研究的方法。
*模擬研究法/角色扮演—將真實世界中的事物加以模擬之後,呈現在研究的情境下,觀察受試在此情境、角色下的行為。
*調查法/問卷法—研究者針對欲研究的主題,事先編撰相關的問題,並採用紙筆或訪談的方式測量受試在這些問題上的態度、想法或反應。
*需求特徵—在實驗情境之中,所有會傳達或透露出實驗目的之線索,均稱需求特徵。
*實驗者偏差—實驗者本身由於希望得到符合自己預期的實驗結果,因此在實驗進行過程中會暗示受試做出某些反應,或者在進行實驗時的態度上有所偏差。
*評價焦慮—實驗進行過程中,受試由於害怕自己的反應被實驗者認為是不正常的,因此刻意做出自己認為是正常的行為。
*第三變項—在實驗中除了獨變項以外,其他會影響依變項的變項均可稱之為第三變項。
*事後澄清—是必須的,亦即當研究過程涉及到欺騙的問題時,研究者必須在事後向受試詳細說明研究的程序與目的,使受試能對整個狀況有更清楚的了解。
*知情的同意—研究者必須在研究之前盡可能地告知受試有關的研究相關程序,並讓受試知道有權利拒絕參與研究,或者在中途退出研究,以確保受試是自願的、不受強迫同意參加研究。
(自我評量題目)
1.何為社會心理學?它與其他社會科學在研究取向上有何不同?
()何為社會心理學?1969年、1970年、1985
*SherifSherif指出--社會心理學是探討和社會刺激情境有關的個人經驗與行為之科學研究。
*ShawCanstanzo將社會心理學描述為—探討個人行為如何受社會刺激影響的科學研究。
*Allport更清楚第說明社會心理學是使用科學方法—【去了解與解釋個人的思考、感覺與行為如何受到真實、想像與隱含存在的他人所影響】的一門學科。
*社會心理學是對個人行為如何受到社會刺激的影響進行科學研究的一門科學。
它有3個特性:
1. 是一門科學。社會心理學家在了解行為的過程中,採用科學的研究方法,經由觀察行為、形成問題、提出假設、收集資料、驗證假設,以及做成結論等過程,有系統地研究個人在社會情境中的各種現象,因此它是一門科學。
2. 是以個人為研究或分析的單位。社會心理學家關注的焦點是個人,而不像其他學科關注得焦點是團體、社會或文化等單位。
3. 是研究社會刺激對個人的影響。社會心理學家所關心的就是個人對這些社會刺激如何知覺,以及這個知覺如何影響個人做反應。
*社會刺激—當前實際存在的或隱含存在的他人之言行、態度及想法等等。
()社會心理學與其他社會學科的區別:
1.就相同的議題而言,社會學家、經濟學家、政治學家,以及其他社會學家採用是比較社會層次的研究取向,用比較廣泛的社會因素如:經濟、歷史、國家政策、社會制度、文化規範、社會變遷等,來解釋人們的社會行為。
2.另一極端的研究取向則是臨床及人格心理學家採取的個人層次研究取向,該取向以個人特有的個性,如:如人格特質、動機、態度等,來解釋個人行為。
3.社會心理學家採取的則是介乎兩者間的人際層次研究取向,主要是以個人當時所處的社會情境,以及週遭的人際關係來解釋行為,這些情境包括環境中的其他人、他們的態度與行為、以及他們與此仁德關係等等。雖然不同的研究取向各有不同的著眼點,然而,它們對於了解複雜的社會現象均有其價值存在。

2.社會心理學的研究課題可以分為哪3大類別?
社會心理學的研究課題可歸成3大類:
1. 個人歷程的研究--主要探討個人在特定的社會情境中的知覺、動機、情緒及認知等內在心理歷程,如歸因對當前或未來行為的影響、態度形成與改變的過程,以及態度與行為關係。
2. 人際互動研究—著重於人與人間的相互行為如:攻擊、助人、人際吸引、社會影響等課題。
3. 團體歷程研究—探討團體成員之間的相互影響,以及團體對個人的影響,如角色、地位、領導、團體溝通、組織文化等課題。
類別(範疇) 研究課題舉例
個人歷程 人際知覺、態度形成與改變、自我、社會認知、歸因
人際互動 喜歡與愛情、人際關係、攻擊、助人、社會影響
團體歷程 角色與地位、領導、團體溝通、組織文化、從眾、歧視與刻板印象
3.社會心理學的研究目標有哪些?
(1)描述:研究最基本的目標就是能對觀察到的現象進行有系統的描述。如失業在家的父親一不順心就責罵孩子,研究者將這現象描述出來後,才能進一步探尋現象背後的原因。
(2)解釋:研究的第二目標是能夠對現象提出可能的解釋,唯有找出導致現象發生的原因,才能進一步預測與控制事件的發生。如研究者綜合觀察到上述現象,試圖尋求可能的原因,提出一種可能的解釋:當一個人遭遇挫折後,如想工作卻失業,比較可能去攻擊他人。
(3)預測:研究第3個目標是預測,預測行為或現象在何種情境下會出現。如研究者認為挫折是導致攻擊的一個重要原因,他便可預測:個人遭受挫折後,無論是因為失業、塞車或失敗而受到挫折,此人都較會出現攻擊行為。
(4)控制:研究最終最重要的目標是可以經由改變影響行為的原因,而使行為得到控制。因此,只要減少挫折或在適當的時候安撫當事人,就可以控制攻擊的行為。
4.社會心理學的歷史發展過程如何?
(1)社會心理學做為一個獨立的學科,至今大約只有100年的歷史,但是它的起源卻可以遠溯至柏拉圖與亞里斯多德時代。
(2)1898年是社會心理學第一個實驗發表的重要年代,另一個重要的里程碑是在1908年出版以社會心理學為名的教科書。
(3)社會心理學的許多概念是源自於歐洲,但整體而言,對此學科有重要影響的仍是美國。3040年代是社會心理學發展的一個重要時期,那時十分重視理論與實證的嚴謹,而當時美國發生的一些重大事件也未社會心理學的發展奠下基礎。
(4)戰後的5060年代初期,進入社會心理學的發展黃金期,此時政府提供許多研究經費給社會心理學家,讓他們研究如何解決重要的社會問題,其中一個研究重點是團體與團體行為。
(5)6070年代,社會心理學家最關心的是人們知覺與解釋社會事件的方式,因此社會知覺與歸因是當時研究的重點。此外,也致力於修正研究方法,努力設計精細的實驗室實驗,利用精確的生理測量工具以及錄影設備來觀察紀錄人的行為,使用更進步的統計工具來分析資料,期能讓社會心理學研究符合科學研究的嚴格要求。
(6)80年代社會心理學的發展方向與心理學當時盛行的取向一致,社會認知的研究成為主流,研究者致力於探討人面對社會環境時會如何主動地組織與處理訊息,他們認為認知是影響社會行為的首要因素。
(7)進入90年代後,宣告20世紀即將結束,正逐漸進入21世紀。在這世紀交接之際,網際網路從資訊世界蔓延開來,穿越國界、種族等有形無形的界限,地球村隱然成形。因應此一發展趨勢,社會心理學家一方面從事跨文化的研究,一方面也更重視不同的文化觀點。
隨著社會的快速發展,也有愈來愈多的領域,如醫療健康、政府政策、工商組織、法律等,需要社會心理學家的參與,舉凡愛滋病的防治、壓力的調適、自殺行為的預防、宗教參與的社會心理等議題,都是社會心理學家在21世紀到來所必須面對的新挑戰。
5.社會心理學有哪些觀點的理論?這些觀點如何解釋人類的社會行為?請舉例說明。
.本能觀點的理論 = 心理分析理論,對於社會行為的解釋著重於人的本能與潛意識,該理論的學者認為人有生之本能與死之本能,這些本能會透過潛意識的歷程進而表現於外在的行為上,而使人的行為受其本能的影響。如一個人的攻擊行為是源自人的死之本能,經過轉化後,由毀滅自己轉為攻擊他人。

.學習觀點的理論 = 強調後天學習因素對社會行為的影響,認為社會行為是透過學習的過程而獲得,一個人的情緒、態度與行為都是過去學習的結果,亦即【你是你所學習的結果】。個體學習社會行為的過程可分為:
(1)古典制約—強調刺激與刺激之間的配對,當某個制約刺激與另一個本來就可以引起特定反應的非制約刺激,經常配對出現時,該刺激便會與特定反影產生聯結,之後相同或類似的刺激再出現時,也會引起相同的反應。如某人過去的情人總是穿黃色襯衫,因此對黃色襯衫特有好感,以後當見到穿著黃襯衫的人也會頗有好感。
(2)操作制約—又名工具性制約,強調行為的結果對以後行為的影響。當行為結果是好的,此行為會得到酬賞,則此結果會增強該行為的發生;當行為結果是不好的,即此行為會得到懲罰,則此結果會抑制該行為的發生。如在學校裡某生因行為良好而受到獎賞,以後他會繼續表現良好;若因偷竊而受到懲罰,下次就比較不會再做同樣的事了。
(3)觀察學習=強調人可以透過觀察、模仿而學習到他人的行為。如孩子因看到父親打母親,他便會從中學習到暴力行為,如這父親打人沒有受到懲罰,孩子便會模仿其暴力行為。
**學習理論對社會心理學有很大的影響,無論是態度的形成與改變、偏見或暴力行為,都可以用學習理論來解釋。
**社會交換理論可說是社會行為的經濟理論,它以人與人之間交換的利益與成本來分析彼此之間的社會互動。社會心理學家廣泛的將社會交換理論用來研究人際吸引、公平性、利他與利社會行為、合作與競爭、協商與談判等重要課題。
.角色觀點理論=源自於社會學,如社會學家將一個人對於自我的呈現比喻成戲劇表演,從角色、社會脈絡、以及角色其帶來解釋行為。以學生與老師為例,一般人對學生的期待是上課、專心聽講、用功讀書等;而對於老師是期待事前準備充分、用心教書等。
**一個人可能會同時扮演一個以上的角色,當不同的角色有不同的角色期待時,此人便會產生角色間衝突。如A生既是學生,又半工半讀、也是B的男朋友,期末考前夕,老闆要求加班、女友要求共度生日、又要準備考試,在同一時間內無法滿足學生、員工、男友3個角色的要求,因此產生角色間衝突。即使一個人只擔任一種角色,這唯一的角色也可能會因為同時有不同的期待加諸其上而產生衝突,稱為角色內衝突。如學生明天有微積分、英文、心理學3科要考期末考,時間有限到底準備哪一科,他便會產生角色內衝突。
**鏡中自我概念,主張人們是以他人對自己的知覺與反應來知覺自己(別人向一面鏡子反映給我們),而他人如何來看我們其中有一部份就是根據我們扮演的角色而來。如某為人母的女性認為自己是賢妻良母,因為他認為別人對他的看法如此,而別人之所以會對他有如此看法,是因為他的行為符合別人對母親這角色的期待。
**社會也對男性和女性扮演的角色各賦予不同的期待,如男性應獨立勇敢;女性應溫柔依賴,這些對性別的角色期待變成男性和女性合宜行為的準則,因此形成兩性在社會行為上的性別差異。
.認知理論的觀點=認為即使相同的刺激或情境,還是會導致不同的個體產生不同的反應,其中的關鍵即在於學習理論忽略的{黑盒子},由於不同的人知覺、記憶與解釋的方式各不相同,所以不同個體會產生不同的反應。學習理論關心的是S(刺激)R(反應)的聯結,認知理論關心的是S(刺激)O(有機體)R(反應),重點是放在有機體,將人視為主動的訊息處理者。
**完形心理學—基本前提是{整體大於部分的總和},提出的知覺原則如:形象與背景、接近法則、相似法則等,都被用來研究人的社會知覺。歸因研究的目的是在了解一個人如何找出他人或自己行為的原因,亦即對社會行為的原因尋求解釋,一個人會綜合不同的訊息。刻板印象是指人們對某個團體成員有哪些典型的特質所抱持的信念,有一些社會心理學家將刻板印象視為一種認知基模,探討人對某種團體的基模內容。以上所列舉的社會認知、歸因、刻板印象等研究,可以很清楚看到認知歷程在刺激和反應之間所扮演的角色。
**採取認知觀點的學者常使用【基模】的概念來探討人的內在心理歷程。基模式對某些對象或概念一套有組織、有結構的知識,失一個人將過去所經驗的事情組織起來而形成的,當眼前的情境將適當的基模激發起來後,此基模就會影響此人對新事件的知覺與解釋,也會影響其後續的行為。
.動機觀點的理論=社會心理學家指出,在影響人類社會行為的眾多動機中,維持一致、追求正向自我與追求正確是3種重要的基本動機。
**認知失調理論指出,當一個人的認知、態度或行為之間有不一致的情形發生時,他會試圖做些改變以維持它們之間的一致性。
**平衡理論的重點是放在我們對不同人、事、物的好惡是否達到平衡,當有不平衡狀態發生時,我們會努力將不平衡改變至平衡的狀態。
**追求正向自我的動機是指一個人為了讓自己覺得自己是個不錯的人,而誇大自己實際的狀況,稱為正向錯覺。
**人一方面有追求正向自我的動機,另一方面也有追求正確的動機。一個人對自己的能力有正確的評估與了解,才能有效地預測與控制自己的行為。
6.科學研究的步驟為何?
(1)形成問題與假設—進行科學研究首先要形成研究問題,進而形成假設。假設是一種預測,它所採取的是一種可以讓其預測被檢驗的敘述方式。
(2)選擇研究的方式—研究假設形成後,研究者就必須選擇是當的研究方法來檢驗它。研究方法是當與否,要依目的而定,如想找出因果關係便應採取實驗法,如想知道變相之間是否有關係存在,則可選擇觀察、調查等相關性研究。
(3)收集與分析資料—選擇研究方法後,研究者開始收集資料,然後再採取適當的方法有系統的分析資料,從中獲得有用的研究訊息。
(4)解釋結果與做成結論—研究者將原來形成的假設和資料分析的結果予以比較,若研究結果符合假設,則理論假設獲得支持;若兩者不符合,則研究者可能會再設計一個研究,重新驗證,或是考慮修正原來的理論假設。
7.說明社會心理學各種研究方法的特點及其缺點?
()實驗室實驗法:最大的特色在於其對研究過程的精確控制。
1.優點:具方便性、具較高內在效度可以推論IV(獨變項)DV(依變項)的因果關係。
2.缺點:外在效度較低、無法推論實際生活情境。
()實地實驗法:研究者將原本研究情境由實驗室轉移至實際的生活情境之中。
1.優點:{1}不但保留實驗室實驗法的優點,亦進一步解決了外在效度不理想的問題,因為實地環境比較真實,故研究結果比較容易類推至真實生活的情境之中。
{2}由於是在實地進行研究,受試的反應亦較自然,較可避免因受試的偏差反應。
2.缺點:由於研究情境是在實地環境之中,受限制於實地環境本身的條件所致,因此對於變項的操弄、第三變項的控制以及受試的隨機分派並未能如實驗室一般,做到完全嚴謹的控制,故相較於實驗室實驗法,其內在效度將會受到影響。
()自然實驗法/類實驗法:特點在於獨變項的操弄並非研究者所為,而是自然發生的如:地震的發生、政策的推行,好像是自然在操弄這個獨變項。
1.優點:研究的情境是在實際的生活環境之中,因此具有較高的外在效度;對於許多無法在實驗室中研究的主題或變項,採用此種方法則可進一步來加以探討。
2.限制:自然實驗法的最大問題在於研究者無法事先獲知事件(獨變項)何時會發生。對於第3變項的控制亦無法做到周詳縝密的程度。
()實地研究法/觀察法:研究者親自進入受試的日常生活情境中,根據事先準備好的觀察項目或內容,針對受試的行為進行有系統、有計劃的觀察。
1.優點:有助於提升研究結果本身的外在效度;透過觀察可以收集相當多的豐富資料,並可藉以找出有興趣之研究題材,進而加以研究,故其價值不容置疑。
2.缺點:研究的控制程度相當低,亦無法進一步推論變項間的因果關係。此外研究者本身是否有權利觀察受試的行為是一項相當重要的道德議題。侵犯個人的隱私權。
()檔案研究法/文件研究法:運用現有的資料或檔案文件來進行的研究方法。舉凡個人的日記、自傳、創作品、手稿、乃至於政府的公報、統計資料、歷史檔案、出版品、學術刊物、媒體報導等等,均含在檔案文件的範圍之列。
1.優點:{1}檔案資料大多是現成的,資料收集的便利性高、花費低;{2}檔案資料常有長期的收集與保存,研究者可藉此進行縱貫性的研究;{3}避免因受試刻意反應所造成的偏差;{4}對於許多社會文化或自然現象的議題,檔案研究法可取代一些實驗室的研究方法。
2限制:如果資料有縮偏差或缺失,後來的研究者將無法加以補救;許多檔案資料的取得會受到環境或法令的限制;有些檔案資料會因時代背景的不同,產生錯誤解讀其意義。
()模擬研究法/角色扮演:將真實世界中的事物加以模擬後,呈現在研究的情境之中,觀察受是在此情境、角色下的行為。
1.優點:可探討無法在真實世界實際進行的行為與課題。
2.限制:由於模擬過程與受試本身的涉入程度有著相當大的關係,因此受是無法融入其必須扮演的角色時,研究結果將受到重大的質疑與挑戰。
()調查法/問卷法:在於研究者針對於欲研究的主題,事先編撰相關的問題,並採用紙筆或訪談的方式測量受試在這問題上的態度、想法或反應
1.優點:短時間內收集到大量的資料;事情(行為)尚未發生前,就可了解受訪者的態度與看法。
2.缺點:問卷的設計必須遵循一定的原則與方法。
8.社會心理學家從事研究時,常涉及的研究理論議題有哪些?以人類為研究對象又必須注意哪些倫理原則?
(1)無論採用何種研究方法,有關倫理的議題應是社會心理學研究中不容忽視的重要部分,而其中有關嚴厲操弄、以及欺騙的倫理更是研究者必須加以深思的問題。研究者必須反思自己是否有權利對受試做某種操弄,以及這樣的操弄是否會對受試產生無法彌補的傷害,因此研究者必須在研究進行之前盡可能地告知受試有關研究的相關程序,並讓受試知道他們有權利拒絕參與研究,或者在中途退出研究,以確保受試是自願、不受強迫地同意參加研究,亦即他們是知情的同意。
(2)以人類為對象的研究之倫理原則:
1.研究者個人有責任仔細地評量其研究的倫理性。
2.研究者必須判斷受試者是否處於身體或心理的風險。
3.雇員、研究助理、學生研究者對受試者所做的處理,研究者要負權責。
4.研究進行之前,研究者必須和受試者建立清楚而公平的協定。【知情的同意原則】。
5.只有在絕對必須的時候,以及有足夠的澄清,才可以採取欺騙的方式。
6.受試者永遠有權利在任何時間拒絕參與以及退出研究。
7.研究者必須保護受試者免於受到身體或心理的傷害,其中包括事先告知受試者有風險,並提供方法繞受試者在研究結束後可以和研究者聯繫。
8.只要有可能都應該在研究結束後,向受試者解釋研究結果與假設。
9.研究者有責任找出並去除研究對受試者持續造成的任何負面影響。
10.研究中有關受試者的資料是機密的,應該告知受試者誰會看到這些資料,以及如何會保護資料的機密性。


第二章 社會認知 關鍵詞彙
1.社會認知:社會心理學的重要領域,研究人們如何了解自己、他人與社會世界,範圍廣泛。
2.人際知覺:研究人們如何將他人的特質組合成整體的印象。
3.歸因:探討人們如何了解自己與他人行為的原因。
4.基模:人如何將訊息組織起來,如何將之儲存於記憶中,以及如何利用這些訊息進行決策判斷。
5.自我基模:個人對自我的認知結構,是一個人對自己的性格、屬性、社會角色的心理表徵。
6.人的基模:我們對於特定的人有所認識,這些認識會被組織成有結構的訊息,進而影響與對方的社會互動。
7.角色基模:將社會角色具有的行為知識,組織起來的認知結構。
8.事件基模:又稱腳本,描述發生在某個情境中的一連串活動,相同事件放在不同文化裡,就會有不同的腳本內容。
9運作的自我基模:自我基模蘊含的訊息豐富,哪一部份會被觸發往往是取決於當時特定的情境,在該情境下被觸發的自我基模。
10.理論取向:基模處理的方式,就好像研究者作研究時事先有一個理論,這是一種理論取向。
12.資料取向:如果根據提供的資料來做決定,那麼採取的便是資料取向。
13.引發:將之前被激發起來的基模應用到之後不相干的情境中。
14.初始效果:初始的訊息會將相關的基模激發出來,接下這基模就會影響對後續訊息的解釋。
15.證實性的假設考驗:以知覺者本身所受的影響,在與他人互動前,如果已經對對方形成假設,往往會將焦點放在能夠證實此假設的訊息,而忽略與此假設不一致的訊息。
16.自我應驗的預言:基模會藉由互動的過程,使得心中的預期變成真實。
17.社會推論:包括收集訊息、決定使用哪些訊息來形成判斷,以及整合這些訊息做成判斷。
18.心理捷徑:稱為策略法,人們使用這些策略可以快速而有效率地做出判斷或決定。
19.錯誤的同意性效果:個人高估其他人與自己的意見或行為一致的傾向。
20.基本率謬誤:忽略基本訊息,而過度重視鮮明顯眼但不一定有關的訊息。
21.與事實相反的思考:人們對於過去已發生的事情,在心中模擬想像其他的可能狀況。
自我評量題目
() 何謂基模?它有哪些種類?功能為何?
.基模:是一種認知結構,它是個人基於過去經驗而形成對某些人、事、物的知識,它是儲存於記憶中的有組織的訊息。
.種類:(1)自我基模—是個人對自我的認知結構,它是一個人對自己的性格、屬性、社會角色等方面的心理表徵。
(2) 人的基模:我們對於特定的人有所認識,這些認識會被組織成有結構的訊息,進而影響與對方的社會互動。
(3) .角色基模:將社會角色具有的行為知識,組織起來的認知結構。
(4)事件基模:又稱腳本,描述發生在某個情境中的一連串活動,相同事件放在不同文化裡,就會有不同的腳本內容。
.基模的功能:(1)可提供訊息處理的架構—基模讓人將新的訊息和過去的經驗聯結在一起,不但可節省處理訊息的時間,也可以使人的生命經驗產生連續性,而不再只是斷簡殘篇。
(2)有助於模糊訊息的解釋—當訊息模糊有多種可能的解釋方式時,基模可以幫助人如何解釋這些訊息。
(3)有助於回憶—雖然有助於回憶,但是它有時也會產生錯誤的回憶,因為當訊息不夠完整時,人會依其基模填補上缺漏的細節,這種無中生有往往就是錯誤的來源。
() 人不一定都會採取基模處理的方式,什麼因素會使一個人採取基模處理方式?什麼因素又會使一個人採取資料取向的處理方式?
人在面對一個情境時,一方面心中既有的基模會被激發出來,另一方面也會收集當前的訊
息,如化妝品公司的人事主管在決定是否錄用男性應徵者時,他心中一面存著性別的基模,另一方面手上也有應徵者的履歷資料。如果依性別基模而判斷男性不適合化妝品櫃檯工作,最後決定拒絕錄用此人,顯然他便是採取基模處理的方式。
如果他是根據對方的履歷提供的一件件資料來做決定,或許會發現此人很適合這份工作,那他採取的便是資料取向的處理方式。因此當一個人做出錯誤決定的代價很高,或是情境要求必須做出正確決定,這時便會傾向與採取資料取向的處理方式。
() 人有各種認知基模,一個人使用何種基模會受到哪些因素影響?
1. 突顯性—凡是能突顯於背景之上而成為圖形的刺激,如明亮、移動的刺激,特別容易吸引人的注意。如鶴立雞群的那一隻鶴,情境中突顯的刺激不但容易吸引人的注意力,它也會讓人傾向於使用某一特定基模。
2. 可接觸性—某種想法或基模容易被激發起來的程度,剛剛想到以及常常想到的基模其可觸接性都很高。如對女性主義、女性運動十分關心的女性,常使用性別基模,所以其性別基模的可接觸性一定會比從不關心這方面議題的女性高。
3. 初始性—人與人互動時,一開始時傳遞的訊息往往會成為激發相關基模的線索。初始的訊息會將相關的基模激發出來,會影響你對後續訊息的解釋。
4. 角色—角色基模由於可以產生較多,也比較獨特的聯結,因此它提供的訊息會比較清楚而豐富。社會分類或角色線索比特質分類可以產生更多的人名,其速度也比較快,因為人在回憶的時候,比較容易想到在某個情境中擔任某個角色的人。所以角色基模對記憶的幫助比特質基模來的大。
() 請舉例說明基模如何影響一個人的知覺與記憶
1.一個人擁有的基模往往會影響他對人、事、物的知覺。基模就像是一個過濾器,會將與之不一致的訊息過濾掉,而使人只注意到與基模一致的訊息。尤其是當訊息模糊不清或時間不夠時,人就愈會依靠它的基模解釋相關訊息。我們初認識一個人時,年齡、性別、種族、外表等顯而易見的特徵,往往會激發相關的基模,而我們也就會依此基模來認識他。如,在公司聚會的場合上,友人向你介紹一位新同事,並說他是原住民,可能你會依照對原住民的基模,而認為他熱愛運動、喜歡唱歌。如果又與你在同一辦公室,有機會長時間相處,這時就比較會將他以個人來了解,而不會只用原住民的基模來認識他。
2.基模會影響一個人的記憶;研究也發現人的記憶會傾向於基模一致,而人們對於基模一致的訊息比不一致的訊息有較佳的記憶。如果一個人有足夠的時間與動機,就可仔細思考與基模不一致的訊息,並試圖將它放進既有的基模,有助於記憶不一致的訊息。如,應徵化妝品櫃檯的男性應徵者,由於不符合人事主管對該工作的基模,又因必須將其甄選決策的結果向上級說明,所以人事主管比較會有動機去思考該男性應徵者的履歷資料,在此情況下,它也較能記得這位不符合其基模的應徵者資料。
() 請舉例說明基模如何影響一個人與他人的互動行為
當我們預期對方是某一類型的人,亦即當我們對對方抱持某一種基模時,不但會去尋求符合基模的訊息,即使是對方的行為也會在互動過程中受到影響,而表現出與我們預期一致的行為。關於基模對人際行為的影響,以下分別從對知覺者本身行為以及對他人行為來討論:
1. 以知覺者本身所受的影響,在我們與他人互動前,如果已經對對方形成假設,往往會將焦點放在能夠證實此假設的訊息,而忽略與此假設不一致的訊息,稱此為證實性的假設考驗。
2. 我們對他人的預期不但會影響我們對他的行為,也會引發對方表現出我們預期一致的行為。研究顯示一個人抱持的基模會解由互動的過程,使得心中的預期變為真實,最明顯的現象就是自我應驗的預言。當我們預期互動對方是什麼樣的人時,預期就會影響我們如何對待他,而對待方式又會使對方表現出被預期的行為,從而使原來的預期成真。彷彿對方的行為應驗我們對他的預言一般。
() 在社會推論的過程中,人們往往會使用一些心理捷徑來作判斷或決定,請問人們常使用的心理捷徑有哪些?使用心理捷徑有什麼好處?
如果我們要將生活中的每個判斷或決定都做到最正確,就必須收集所有的資訊,而在很多的時候,這幾乎是不可能的,因此,為了追求效率,我們往往會利用一些心理捷徑來作判斷或決定,心理學家將這些心理捷徑稱為【策略法】,人們使用策略法可以快速而有效地做出判斷或決定。常使用的策略法:可得性策略法;代表性策略法;定錨策略法;模擬性策略法。
() 請具例說明可得性、代表性、定錨與模擬性四種策略法的意義,以及可能產生的錯誤
1. 可得性策略法:人在判斷事件發生的次數或機率時,如果是依照是否可以快速、容易想到的一些例子來判斷,便是在使用可得性策略法。
有時也會產生判斷的錯誤,【錯誤的同意性效果】便是其中一個常見的例子,它是指個人高估其他人與自己的意見或行為一致的傾向。
2.代表性策略法:代表性是判定AB的相似性如何;相似性高會高估A是源自B。雖然代表性策略法是一個有效率的思考方式,通常可以得到正確的答案,但是有時也會得到錯誤的答案。有可能產生忽略基本率訊息,而過度重視鮮明顯眼但不一定有關的訊息的現象,稱為基本率謬誤。
3.定錨策略法:人們在做社會推論或判斷時,由於社會情境的訊息模糊不清,所以常會找一個參照點為起點,然後再以此為依據做上下調整。定錨策略法雖然可以讓人們很快的得到答案,但是在使用時卻往往會任意地使用某個參照點為起點,而之後的調整也常會過於貼近,發生調整不族的問題。
4.模擬性策略法:當有不好的事情發生,而人們在思考為什麼會發生這樣的事情時,往往會想「如果….就好了」。這種以「如果....」開頭的假設語氣是一種與【事實相反的思考】,是人們對於過去已發生的事情,在心中模擬想像其他的可能狀況。對於不好的事情,尤其只差一點就可避免發生的事情,人們特別會使用這種模擬性策略,而留下「如果….就好了」的感嘆。一念之差產生的悲劇令人遺憾;一字之差的中獎號碼令人扼腕。


3章 人際知覺 一.「 關鍵詞彙」
1.月暈效果:指一個人如果有一些正向特質,則知覺者就會假定他擁有其他正向特質;反之,如果有些負面特質,則知覺者也會假定他擁有其他的負面特質。
2.刻板印象:就是對一個團體固定的、僵化的看法。
3.加成或累加模式:我們對人形成的印象,是根據我們對此人所具有特質的主觀評價全部相加而成的。
4.平均模式:我們對一個人的印象,根據對此人所有特質主觀評價的平均數,而非總合而得。
5.加權平均模式:預測人們對他人的印象,根據所有特質經過不同比重的加權以後之平均值。
6.核心特質:有些特質因為對最後形成的印象有較大的影響力,所以被稱為核心特質。
7.周邊特質:而有些特質則對最後形成的印象沒有很大的影響力,被稱為周邊特質。
8.初始效應:在對人形成整體印象時,先得到的訊息往往較後來的訊息有較大的影響力。
9.近時效應:後來的訊息較先得到的訊息有較大影響力的現象。
10對人的正向偏誤:當我們做評價時,如果對象是人,則相較於對象是物體或事件時,我們或給予更正向的評價。
11.他人歸因:解釋人們為什麼作他們所做的行為。
12自我歸因:解釋我為什麼做我所做的行為。
13內在歸因:將原因歸於個人本身的內在特質,包括能力和努力。
14外在歸因:將原因歸於事件的外在因素,包括工作難度和運氣。
15折扣原則:如果同時有2個可能的原因存在,則任何一個原因是導致行為的真正原因的可能性就被打折扣了。
16擴大原則:如果存在的其他原因是抑制性的,而行為然產生,則第一個原因是產生行為的真正原因的可能性就被擴大了。
17基本的歸因謬誤:人們常會有一種傾向,就是過度相信行為者的個人特質是行為發生的原因,而忽略了情境或其他因素所可能扮演的角色。
18控制的錯覺:當人們其實沒有太多控制能力時,他們仍相信自己是有相當控制能力的。
19公正的世界:好的事情發生在好人的身上,壞的事情發生在壞人身上,因此也往往由發生在個人身上的事情好壞來判斷個人的好壞。
20觀察者與行為者的分歧歸因:通常行為者傾向於將自己的行為歸因於情境因素,而觀察者則傾向於將行為歸因於行為者的特質因素。
21錯誤的同意性:人們常高估自己行為的典型性,認為自己的意見或行為與他人相同的程度,大於它真正相同的程度。
22.選擇性的曝光:因為我們通常交往的朋友,都是態度、行為和我們比較相似的人,因此會高估別人和我們的一致性。
23.錯誤的獨特性:人們常高估自己的獨特性,認為這些能力或特長,是自己所持有的。
24.自利的歸因偏差:在歸因時,做對自己較有利的判斷,是人非常普遍的一種傾向,因此成功時歸因於自己,而失敗時責備別人。 二 自我評量題目
1」影響第一印象形成的四類訊息特徵?
. 外表特徵:影響印象形成的第1個也是最重要的因素是個人的外表,包括種族、性別、 長相、穿著、身高、體重等,因為它是每個人一眼就立刻可以看到的。
. 行為表現:當我們和一個人接觸時,常見到的是他的一些行為表現,一個總是笑容滿面,親切和人打招呼的人;相對於一個冷漠冰冷,眼睛看都不看一下的人,我們會對他們形成不同的印象。最重要的是人們會從行為推論到特質,原因是特質較有概括性。
. 類別特徵:當遇到一個穿著印有某大學或某團體的T恤,直覺會認為他是屬於那個團體的成員,而不論對這團體印象好壞,就都會加諸在他身上,而影響對他形成的印象。
為什麼?歸類—形成=印象就形成了呢?主要是因為常用刻板印象。研究發現人們不但對種族、性別、職業等有刻板印象,甚至對美、醜、胖、瘦,是否戴眼鏡等也有。
. 突顯特徵:不論是外表、行為或類別特徵,只要是特別突顯的都會用來形成印象。
突顯特徵特別會形成影響印象的行程呢?主要有會吸引較多的注意力;認為有較大的影響力;會得到比較極端的評價。
2」社會心理學家認為各有那3種訊息組合模式來解釋整體印象的形成?
社會心理學家認為有3種不同訊息組合模式:形成整體印象的訊息組合模式
1. 加成或累加模式:認為我們對人形成的印象,是根據我們對此人所具有特質的主觀評價全部相加而成。
2.平均模式:我們對一個人的印象,根據對此人所有特質主觀評價的平均數,而非總合而得。
3.加權平均模式:預測人們對他人的印象,根據所有特質經過不同比重的加權以後之平均值。
3」加權平均模式中,那些因素會影響不同特質所得到的不同比重?
影響比重的因素至少有以下:
1. 評價目的:因為不同的目的,我們對人形成整體印象時,賦予每一個特質的比重就不一樣。
2. 負向的特質一般有較大的比重:可能的原因是人們很少會以負面特質來形容人,除非他是特別明顯或重要的。
3.核心特質與周邊特質:有些特質因為對最後形成的印象有較大的影響力,所被稱為核心特質。而有些特質則對最後形成的印象沒有很大的影響力,被稱為周邊特質。
4.背景形容詞的影響:將一特殊的特質置於不同的背景中,其意義將會改變。由於背景的不同,某些形容詞的意義可能較會轉移,對最後整體印象的影響就比較大。
5.初始訊息較重要:對人形成整體印象時,先得到的訊息往往較後來的訊息有較大的影響力。
6.不一致或重複的訊息會被打折扣:初始訊息之所以對印象形成有較大的影響力,一個重要的原因就是後來的訊息如果和先前不一致時,後來的訊息往往會被打折扣,甚至被扭曲而使與先前的訊息一致。
4.」人類有哪些情緒?我們在辨認別人情緒時的正確性如何?
人類的情緒有六種,包括憤怒、厭惡、恐懼、快樂、悲傷、驚訝。
近來學者提出二個基本向度,一是根據愉悅的程度,而可分為正向(如興奮、快樂)或負向(如恐懼、憤怒、厭惡)的情緒,一是根據激起的狀態而區分為激起(如恐懼、憤怒)或非激起的情緒(如悲傷)。為什麼人們在判斷他人情緒,尤其是較不相同的情緒,有相當高的正確性呢?一個可能的原因是,同樣的情緒,人們事實上市有相同的表情的。雖然臉部表情有續多的共同性,但是也會因社會文化、性別的差異而有不同
5」何為歸因 ?歸因為什麼重要?簡單說明學者們所提之歸因理論
**人際知覺一個重要的特點就是尋找原因,這種對行為推論原因的過程就叫「歸因」。 **歸因所以重要就是因為不管我們的歸因正不正確,它都會影響歸因者以後的行為。
..Heider的自然心理學:是歸因理論中的先之先覺者,早在1958年的人際關係心理學一書中,就提出許多的重要觀點,他認為一般人都相信一個人的所作所為必有原因,因此當觀察到一件事情發生時,都會試著解釋、了解他,希望找出事情的原因。
.Jones Davis 的相當推論說:理論主要強調在什麼樣的情況下,我們比較有信心做內在歸因。什麼時候人們會比較有信心對所觀察到的行為做內在歸因呢?一般發現,當行為不符合角色要求、不符合社會期望、不符合預期或者行為者有選擇時,人們較有信心做內在歸因。
(1)不符合角色期望、社會期望及預期的行為:如果一個人的行為是符合角色要求的行為,則我們對次行為的發生比較不會歸因於個人的特質;但是如果行為和角色不符合的話,反而能給觀察者較多有關特質的訊息。社會讚許性及其他因素導致的預期也有同樣的效果,一個行為,如果是社會讚許性低,但它還是發生了,人們就比較會做特質推論。
(2)行為是否有選擇權:通常一個人的行為如果是在沒有選擇的情況下發生的,我們比較不能推論行為者的個人特質或態度,這就是行為是否有選擇權。
.Kelley的歸因理論:.Kelley是歸因研究中最重要的人物。認為,人們在對他人行為做歸因時,會根據共變原則,基本上有2種情況:一是僅憑依次觀察機會而去推論行為的原因;一是根據多次觀察結果而推論行為的原因。
(1)單一觀察機會—當人們只有一次觀察機會,而必須去推論行為的原因時,有無其他可能原因存在,是影響歸因判斷的最主要因素。
(2)多次觀察機會—當人們有多次觀察機會,以對當事人的行為推論其原因時,通常會根據:
1.區辨性:即此當事人對其他刺激是否也會做同樣的反應?如果此反應是只對特定刺激的,則區辨性高;如此反應是對許多刺激都一樣的,則此行為的區辨性很低。
2.同意度:即其他人是否對同樣的刺激做與當事人同樣的反應?如果其他人和此當事人的反應一樣,則此行為的同意度高,如其他人和此當事人的反應不一樣,則此行為的同意度低。
3.一致性:即此當事人在不同的時候、不同的情境下,是否對同一刺激都做同樣的反應?如果是則一致性高;如果否則一致性低。
.Bem的自我知覺理論:.Bem認為當人們自己內在線索不是很明顯時,基本上就像一個旁觀者一樣,必須根據行為及行為發生的情境來推論行為發生的原因。適用在行為是因為是當刺激存在才產生時(稱此行為為Tact),如人們做一個行為是因為想得到一些東西(稱為Mand)
則我們無法判斷他行為的真正原因。
6.」請說明常見的歸因偏誤?
. 高估個人而低估情境因素:人往往有一種傾向,就是過度相信行為者的個人特質是行為發生的原因,而忽略情境或其他因素所可能扮演的角色。
. 行為者與觀察者的不同歸因:研究發現,對同一行為的歸因,當事人和觀察者常有很大得差別,通常行為者傾向於將自己的行為歸因於情境因素,而觀察者則傾向於將行為歸因於行為者的特質因素。
.錯誤的同意性效果:人們常高估自己行為的典型性,認為自己的意見或行為與他人相同的程度,大於它真正相同的程度。
. 自利的歸因偏差:在歸因時,做對自己較有利的判斷,是人非常普遍的一種傾向,因此成功時歸因於自己,而失敗時責備別人。


第四章 非語言溝通 【關鍵詞彙】
1.非語言行為:除了語言內容外,所有在人際互動中所交換的各種訊息。如目光接觸、臉部表情、肢體動作、說話快慢或音調高低等都是非語言行為。
2.象徵手勢:說明某件事情時,常會使用手勢形容,但某些手勢本身就具有完整的意涵,甚至可完全取代語言,稱象徵手勢。
3.協調同步:指互動的兩人肢體動作相當配合,彼此呼應模仿,因而常出現相同姿勢及行為。
4.動作:特指需要整個身體配合才能表現出來的特定行為。
5.聲音線索:音量大小、說話速度、頻率、語調、音質、及語氣停頓等,均稱為聲音線索。
6.接近程度:代表喜歡及具有著正向感受的程度。
7.喚起程度:是我們所感受到的強烈程度
8.優勢程度:展現互動雙方的相對權力關係。
9.自我監控:一個人會時時監控自己行為以配合情境或他人期待的傾向。
10.非語言訊息敏感度量表:
11.表達能力:非語言溝通能力較強,能表達自己的情緒。
12.解讀能力:非語言溝通能力較弱、較低,無法完全體會對方的情緒。

【自我評量題目】
甲、 簡述非語言溝通行為的重要功能?
既然非語言行為在溝通過程中相當重要?那非語言行為到底扮演著何種功能呢?以下:
1.加強語言訊息:語言訊息再加上非語言行為的幫助,常能讓溝通的對方對語言內容的強度和重要性有著更清楚的了解。
2.補充語言訊息:非語言行為也常能補充語言訊息的不足之處,使得傳達給對方的訊息更清楚更完整。當語言似乎無法完整表達感受時,可能就會去擁抱對方,來補充言語所未能完全表達的感受。
3.取代語言訊息:非語言行為有時也能取代語言訊息。有時不需形諸於言語,我們的感受與想法,也能藉由非語言行為傳達給對方。
4.調整語言溝通的進行:在兩人交談互動的過程中,所伴隨的非語言行為常會影響更通是否能持續進行。或在談話中,對方站起來向門邊移動,也該知道應停止談話。

乙、常見的非語言溝通管道有哪些?
非語言行為的表達管道分為:(1)目光接觸或注視; (2)臉部表情;(3)肢體語言—手勢、姿勢、動作; (4)觸摸行為; (5)空間距離—親密距離、個人距離、社交距離、公開距離; (6)聲音線索; (7)衣著打扮。
丙、簡述目光接觸所代表的意涵?
1.目光接觸與注視通常代表善意與興趣,會不由自主地去追隨喜歡或吸引我們的人;同樣我們對別人送出的目光訊息也相當敏感。
2.彼此互相凝視更代表了兩人間的親密感,顯示彼此相對的地位。
3.在互動的過程中,低地位者注視高地位者的頻率較高,處於高位者會使用「視覺優勢行為」來展現他們對情境的掌握。
4.目光接觸也調節互動行為,當兩人目光一接觸,其實就開啟互動的可能性。
5.所謂的瞪視—就是某人目不轉睛的盯著你看,多半會認為對方有敵意與挑釁,甚至會引發我們的攻擊行為。
丁、何為肢體語言中的協調同步?
研究發現當兩人之間彼此感覺不錯時,在雙方的姿勢動作上甚至會出現協調同步。所謂的協調同步指互動的兩人肢體動作相當配合,彼此呼應模仿,因而常出現相同姿勢及行為。在戀愛中的男女或友誼深厚的好友之間,表現出相同的姿勢或行為。
戊、請說明男女在觸摸行為的差異?
在主動碰觸行為方面是否有性別差異的存在呢?Henley認為性別多與社會地位結合,因此男性主動觸摸的行為應多於女性。但HallVeccia則發現男女性在主動觸摸行為的基本頻率上並無顯著的差異存在,但有年齡層的差別。在40歲以下的異性伴侶中,男性主動觸模行為的頻率高於女性;而在40歲之後,關係已然確立,女性則藉由較多的觸摸行為表達關懷及維持關係。因此跨所有年齡層進行分析時,性別的差異並不明顯。
己、 請說明各種不同空間距離所代表的意涵?
當我們與不同關係的人進行互動時,所需維持的距離並不相同,可分為:
1.親密距離:約在50公分之內,多存在於夫妻、情侶、好朋友等之間,容易與對方有肢體的接觸,能聞到對方的體味也方便講悄悄話
2.個人距離:朋友之間的互動,約50~120公分之間,與熟識朋友距離近些,而與數面之緣的朋友距離遠些,但若偶爾想拍拍對方肩膀,表示讚許或欣賞在此距離下也不至太困難。
3.社交距離:約為125~350公分間,主要出現在與個人感情無關的互動溝通情境,如討論公事時,長官與部屬或同事之間,多半在此範圍內,彼此都有自己的空間,可避免不必要的肢體碰觸。
4.公開距離:約在350~750公分之間,此公開距離中的互動通常相當正式,如演講中的演講者和聽眾、或課堂上老師與學生,彼此雙向立即溝通的可能性低,關係正式而疏遠。
5.性別差異:女性與他人(男或女性)的人際距離小於男性與男性間的距離。原因是女性一般而言,是較友善且較易與他人相處、威脅性小、較樂於親近。
庚、何謂聲音線索?可提供哪兩大類的訊息?
(1)聲音線索:音量大小、說話的速度、頻率、音質及語氣停頓等等,也是非語言訊息的一種。
(2)第一大類與語言內容有關的非語言聲音線索,如語調、音量、音調、快慢等,此類訊息會影響對語言內容的解讀。談話內容是我們所介意的或言談中有關鍵字的出現,說話的音量會加大,速度會稍微放慢。
第二大類訊息提供有關說話者的種種個人訊息,包括此人情緒態、對他人的感受,個人本身的個性、基本資料,都有助於了解對方。
辛、說明非語言行為的基本解讀向度及其意涵?
非語言行為3個基本的解讀向度:
1.接近程度:代表喜歡及具有正向感受的程度,希望接近喜歡及逃避所不喜歡的;接近性的展現也可是多重管道的,如較頻繁的目光接觸、觸摸對方、與對方的距離接近、身軀傾向對方等,出現上述的非語言行為時,代表對對方有好感,希望親近對方。
2.喚起程度:即是所感受到的強烈程度。當愈在意、情緒愈強時,非語言行為所展現的強烈程度也愈高。頻繁的注視、多變化的語調、及聲音線索,生動的臉部表情及較大幅度、較頻繁的動作都代表著處於喚起狀態,相當在意正在進行的事情及互動的對方。
3.優勢程度:展現的是互動雙方的相對權力關係。當個人具有較多的資源、較高的社會地位或彼此的關係握有主控權時,此時個人就處於優勢地位。如高地位的人較會展現視覺優勢行為,互動時姿勢較為放鬆,別人不敢主動碰觸,而且衣著打扮也較為得體合宜。
壬、請簡述欺騙的線索?
欺騙者通常處於一種不自然狀態,除了要編造所說的內容外,也必須同時兼顧各個不同的非語言管道所釋放出來的訊息,因此難免顧此失彼、露出破綻。就可能的破綻加以說明:
(1)瞬間即逝的表情:臉部表情一般是相當容易偽裝,但偶爾也有洩密時刻。通常出現在個人無預警地突然面對情緒激發事件時,此時個人可能會赤裸裸表現出最真實的情緒與感受。
(2)聲音線索的變化:一個人再說謊時,聲音線索會與平時說話時不同。說謊時,說話的音調會提高,結巴與停頓次數會較多。也常會出現說到一半又開始重說的情形。
(3)目光線索:說謊者會有不安定的眼神,眨眼的頻率也會較平時高,而且瞳孔會有放大情形。
(4)訊息之間的不一致:在進行人際溝通時,若各種訊息均一致的傳達相同的訊息時,此時的溝通最好,會覺得接收到的訊息清楚可信。但當溝通管道送出不一致的訊息時,都會令人感到相當困惑懷疑,覺得其中一定有欺騙存在。
癸、請說明非語言溝通能力的性別差異及其可能的解釋
其實男性與女性在許多非語言行為表現方面,原本就有差異存在。男性與女性在非語言行為方面的差異,其實是反映社會上兩性地位的差異。就非語言溝通能力所涵蓋的解讀能力與表達能力,研究上是女性的表現均優於男性。女性在與他人互動時,情緒的表達較為坦白清楚,也較會同時透過不同的非語言溝通管道傳達出自己的感受與想法。女性在解讀他人的非語言行為訊息的能力優於男性,非語言的敏感度也較男性為佳。
十一.說明如何增進非語言溝通的品質。
要如何才能提升非語言溝通品質,使得人們對非語言訊息有著更正確的表達與解讀呢?
(1)同時接收來自多重管道的訊息:在非語言溝通管道中,來自臉部表情的訊息最不正確。所以在與他人進行溝通時,若能同時注意來自不同管道的非語言訊息,再加上綜合判斷,應可降低誤解或被誤導的可能。
(2)多方面觀察對方行為:若與對方有長期互動的可能,則可多觀察對方在不同情境場合中的非語言行為,若對方行為表現的意涵不是很清楚時,甚至可嘗試與對方討論,澄清行為的真正意涵。當累積相當程度的觀察經驗後,將有助於理解彼此的非語言行為,更可使兩人在互動時,更加愉快順暢。
(3)注意相關情境:同樣的非語言行為在不同的場合或文化下,可能有不同的意涵。加入相關情境的考量,才能傳送出最適切的非語言訊息,也才能對接收到的訊息做最正確的詮釋。
第五章 人際吸引與兩性親密關係
1.親和需求—人是社會性的動物,想與他人接觸,建立並維持關係的需求。
2.單純曝光效果—當重複接觸某個特定的人事物之後,對其正向的評價或好感也逐漸增加的一種現象。
3.犯錯的效果—優秀的人犯錯之後,反而會讓我們覺得距離拉近,原來對方也很一般人,因此增加了對他的喜歡。
4.美貌的刻板印象—傾向於相信凡是美的就是好的。
5.排斥假說—態度相似並不會產生吸引力,而是態度不相似會造成排斥,使得吸引力下降。
6.吸引力的兩階段模式—先排斥態度與我們不相似的人,然後受到態度與我們相似的 人所吸引,相似程度愈高,吸引力愈強。
7.需求互補—只要對方表現出來的行為能夠滿足我們的需求,那麼極可能被對方所吸引。
8.平衡理論—一般人喜歡的關係是平衡關係,當處於不平衡狀態時,會對個人造成壓力,因此個人會採取行動使得關係回復平衡狀態。
9.得失理論—當他人對我們的評價由負向轉為正向時,是處於一種獲得的狀況;當評價由正向轉為負向時,是處於一種失去的境地。
10.愛情—是人際吸引中最深刻的一種形式,但愛情包括3種感受:關心、依附、親密。
11.狂熱式愛情—一種整個心思幾乎都被另一個人佔據的強烈情緒狀態
12.友誼式愛情—並不伴隨著極大的情緒起伏,也沒強烈獨占對方的心態,帶給人是一種溫暖、親密和會心的感受。
13.情緒二因論—強調特定情緒的出現,均是某些因素先引起了生理喚起,然後我們在周遭環境中尋找適合的線索加以解釋,所造成的結果。
14.喚起—吸引力假說—強調生理喚起是影響吸引力感受的最重要因素,只要能激發生理喚起,就可以提昇吸引力感受。
15.依附類型—分成安全依附—此類型的嬰兒信任他的母親;焦慮依附—此類型的嬰兒很沒安全感;逃避依附—也是沒安全感,表現方式是莫不關心與逃避。
16.愛情三角理論—強調愛情包含承諾、親密及熱情3種重要成分,因組成成分不同,可分為七種不同的愛情型態。
17.愛情風格理論—愛情色彩的想法,將愛情分為六種不同風格:
(1)情慾之愛:相當在意對方的外貌,重視性的滿足。
(2)友誼之愛:一種深刻的友誼,彼此關心。
(3)遊戲之愛:不太願意做承諾,喜歡周旋數個人之間。
(4)現實之愛:以理性選擇對象,斟酌對方的各種條件及可能對自己生活或事業帶來的影響。
(5)佔有之愛:希望得到對方所有的注意,控制對方、容易嫉妒。
(6)利他之愛:願意犧牲自己成就對方,除非對方快樂,否則自己都不快樂。
18.刺激—價值觀—角色模式:兩性之間的吸引力最出是刺激階段;關係是否能繼續則需通過第二階段的考驗,也就是價值觀階段的考驗;角色階段強調的是是否可以滿足對方的角色期待。
19.共有關係:在關係中並不仔細地去計算利害得失,只希望能滿足對方的需求,真正在意的是共同的結果。
20.交換關係:個人會仔細計算個人得失,希望不佔人便宜,但也不願別人佔自己便宜。
21.表達:一種積極而建設性的因應方式,想要改善關係,能彼此溝通、解決問題。
22.離去:一種積極但破壞性的因應方式,希望結束現有的關係。
23.忽視:一種消極且為破壞性的因應方式,並不想解決問題,讓關係持續惡化,直到對方主動求去或關係自然瓦解。
24.忠實等待:一種消極而建設性的因應方式,不採取任何行動,忠實的等待對方回應。
25.關係親密性:將對方包含在自我之中的程度。
26.相互依賴性:彼此在對方生活層面的影響,從事共同的活動、共有的朋友及生活圈。
27.社會支持網絡:來自於家人朋友的關心與支持鼓勵,就是社會支持網絡。

【自我評量題目】
. 何謂親和需求?試說明影響親和需求的因素。
1.人是社會性的動物,這想與他人接觸,建立並維持關係的需求,有因人而異,稱親和需求。
2.親和需求的程度差異:
(A)、高親和需求的人會主動地製造與他人互動的機會,較不喜獨處、會積極維持與他人的關係,也會盡量避免衝突的發生。
(B)、低親和需求的人不會主動與他人接近,在關係發生狀況時,所感受到的衝擊也較小,對維持人際關係也較不積極。
3.四個基本動機:
(a)正向刺激:希望由與他人互動中得到樂趣,感受到興奮愉悅的氣氛。
(b)得到她人的注意力:能在他人面前表現自己的能力與才華,得到肯定與讚美。
(c)情緒的支持:遇到挫折或失意時,能有他人給予支持與幫助。
(d)社會比較:當對自己的處境不甚確定或敢定焦慮時,她人可提供訊息以供比較。
4.情境提升親和需求:當情境造成我們的焦慮恐懼時,親和需求的程度會提高,想要能與同樣處境的人做伙伴,進行社會比較,降低本身焦慮。

二、試說明時空因素如何影響人際吸引?
時空的接近性對友誼的形成是相當重要的影響因素。但為什麼近水樓臺先得月呢?心理學家提出兩種的解釋:

甲、即時回饋:時空距離接近時,彼此的互動機會自然增加。若在互動過程中,彼此能分享情緒、分擔壓力,好感自然逐漸累積,情誼自會逐漸形成、加深。但距離拉遠後,既有的情感也就面臨嚴苛的考驗。
乙、單純曝光效果:當重複接觸某個特定人物之後,我們對其正向的評價或好感也會逐漸增加的一種現象。「接觸頻率愈高,就愈喜歡」,熟悉後戒心自然會消除,正向評價才會產生。首次接觸陌生的人或事物時,最初的評價不能是極端負面的,否則接觸愈多,只會造成負面的評價,並不會產生喜歡的感受。

三、試說明能力與人際吸引之間的關聯
*具有優秀能力的人比平庸的一般人容易讓人喜歡欣賞,更容易吸引人。
**但是一個人若在各方面都表現相當優秀,甚至完美時,卻會讓人覺得與他距離遙遠,同時也會激起「不優秀」的自覺,反而會不願意接近她,甚至排斥她。
***當極優秀的人犯錯之後,反而會拉近與人們的距離,原來對方也跟「一般人」一樣,因此增加對他的喜歡。

四、美麗的標準為何?我們為什麼會受到美貌的人所吸引?

(A) 何謂美麗?是否有判斷的標準呢?研究經過不斷嘗試之後,發現有兩大類型美女出現。
1.娃娃臉型的,有著大眼睛、小巧的鼻子、小小的尖下巴,看起來相當的可愛。
2.成熟型,具有較深邃的五官、高挑的眉型,和帶著笑意的大嘴。
3.平均值,測量五官的大小及之間的距離然後加以平均,所建構出的臉孔愈具有吸引力,會覺得熟悉親近。
4.女性腰臀的比約23時,有著沙漏狀的身材是最具有吸引力的。而理想的男性身材則是呈V字型的。

(B)為何會受到美貌的人吸引呢?可能基於下列:
1.美貌的刻板印象:傾向於「凡是美的就是好的」,外貌具有吸引力的人通常被認為是聰明、
成功、快樂、適應良好、有自信、高自尊和具有良好的社交技巧;美貌的刻板印象更是跨越文化及國際的。
2.美貌代表健康:通常人們喜歡的對象是健康而具有生育能力的,因此很容易會被這些美貌的人所吸引。
3.與美貌的人在一起提升了別人對我們的評價:「輻射效果」如果這個美貌的人是一個與我們沒有關聯的陌生人,反而會有對比效果出現,我們所獲得的評價反而會更低。
4.美貌的人獲得較多的注意力:一向美麗的人會獲得較多的注意力,因此有較多與他人互動的機會,來發展及練習社交技巧,達到自我實現的預言。

五、外貌是否會提高人際吸引?試說明外貌提高或降低人際吸引的原因。
因為美麗的人深具吸引力,所以他們在各方面常佔優勢,也較具有未來發展的潛力。研究發現與美麗的女性互動時,男性甚至不惜撒謊,藉由迎合女方的想法博取好感;外貌的優勢在法庭上也能發揮影響力。
美麗的人似乎佔近優勢,但也需為美麗付出代價,代價之一是:雖因美麗常獲的優勢,她們常會覺得無法肯定自己真實的能力,因為不能確定來自他人的讚美,是基於實際的工作表現或只是再次反應了外貌的優勢,這就是為什麼美麗之人多具有不穩定的自尊的原因。
代價之二:來自於維持美貌所帶來的壓力,最怕人說今不如昔、紅顏已老,這些美麗的人會花費許多的時間和心力,努力維持自己的外表,以符合他人的期望。

六、心理學家如何說明相似性與人際吸引的關係。
相似性這個因素所造成的影響如下:
甲、個人背景的相似性,涵蓋學歷、年齡、種族、家庭社經地位等。在研究中發現來自相似背景家庭的人容易成為朋友;門當戶對的確有助於戀愛關係的建立。
(2)外貌吸引力程度相似的人容易彼此相吸引。我們會先評估自己的吸引力與條件,
判斷自己是否在可及的範圍內,距離會不會太遙遠。一般人的信念中,外表相配的伴侶比較幸福美滿。
(3)態度價值觀的相似性是影響人際吸引的關鍵因素,能很快的拉近彼此距離,增加對對方的好感。吸引力和態度相似程度關係密切,首先會盡量遠離那些與我們非常不相似的人,而後在態度與我們差異不多的人群中,尋找最相似的人發展友誼。

七、試以「平衡理論」和「得失理論」的觀點說明雙方互動的方式如何對人際吸引造成影響?
1.平衡理論:一般人喜歡的是平衡關係,當關係處於不平衡狀態時,會對個人造成壓力。
若有人喜歡我,對我表達善意,此時的關係是處於不平衡的狀態,我只有回應對方的善意與喜歡,才能維持關係的平衡。正如俗語所說:「伸手難打笑臉人」。
2.得失理論:我們喜歡別人對我們的善意,也傾向去回應別人的喜歡。當逐漸贏得別人的
喜歡時,固然能讓我們有獲得肯定的感覺,若是發現別人對我們的喜歡逐漸消失時,那種被否定的感覺也會讓我們更討厭對方。

八、心理學家如何區分愛情的類型?各種說法之間又有何關聯?
就愛情而言它有萬般的風貌,心理學家試圖從中整理出不同種類,讓我們對愛情有更清楚的認識。最常見的方式是將愛情分為狂熱式愛情及友誼式愛情,也有社會心理學家以依附類型、愛情三角理論、及愛情風格理論來解釋愛情的不同風貌。
心理學家在愛情研究上所做的努力,無非是希望讓我們在面對兩性親密關係時,能有著更清楚的了解及更多的掌握。愛情從不是一個人單方努力就可成就的,而這些愛情理論,可幫助我們了解自己也了解對方,或許也可讓我們及早發現在愛情中自己所在意和對方所關心的是否有所差異,進而能找出適合彼此的互動方式。

九、試以情緒二因論的觀點說明狂熱式的愛情是如何產生的。
Berscheid Walster卻認為狂熱式的愛情可能只是「錯誤歸因」所造成的結果罷了。他們嘗試以情緒二因論為解釋的基礎,強調特定情緒的出現,均是某種因素先引起「生理喚起」,而後在周遭環境中尋找適合的線索加以解釋所造成的結果。因此狂熱式愛情的產生也可能是一些情境因素先引發「生理喚起」,然後將這種心跳加快、手心出汗等情形解釋為是某人所引起感覺,產生強烈的情緒感受,覺得掉入愛河。

十、親密關係中常見的問題有哪些?這些\問題是如何產生的。
在親密關係的維持上,到底常出現哪些問題呢?
()、溝通不良:真正的溝通絕非是單向的,訊息必須清楚明確的傳出,而對方也了解訊息中真正的意涵時,兩人之間才有溝通。溝通不良的原因有二:
1.其一男女溝通方式的差異:
(A)、男性—勇於表達自己的看法,爭取自己想要的。因此溝通方式較為直接,少用暗示或間接方式表達自己的要求;遭遇感情問題卻變得退縮、沉默而不願討論。
(B)、女性—被教導要善體人意、顧及人際和諧,溝通方式通常較為間接,不會直接提出看法或要求;遭遇到感情問題會變的直接,要求針對問題進行討論。
2.其二則與我們對伴侶的言行所做的歸因解釋有關:
(A)、關係增進歸因模式造就快樂幸福的伴侶關係,會試著將伴侶負面的言行舉止較能心平氣和的接受與體諒,自然有利於溝通。讓我們更能體會或欣賞對方的優點,感情當然是甜蜜的。
(B)、苦惱持續的歸因模式則會使兩個人成為怨偶,對伴侶表現出來負向行為會認為出自於對方內在的,其他方面對方也常是如此不好。當伴侶出現正向行為時,則認為是情境造成的,是偶發狀況不會持續,無法欣賞對方、溝通困難,關係自然容易出現問題。
()、厭煩感的產生:親密伴侶在長期相處之後,會發展出一套固定穩定的互動模式。雖然有助於減少彼此之間的磨擦與衝突,但也常使生活陷入一成不變的模式,令人厭倦。那如何才能維持親密現的滿意度呢?比如共同去參加一些新奇、令人興奮的活動,當參加活動所感受到的喚起,可強化對對方吸引力的感受,而新奇活動本身可增進彼此互動合作的機會,也可分享心的經驗與觀點,對彼此有新的感覺,自然會降低厭煩感,關係滿意度提升。
()、不相似::態度價值觀的不相似,生活中各種磨練增加,能夠分享的事物愈來愈少,甚至會懷疑對方,或者是對方根本沒改變,而在關係之初並未真正了解對方。
Murstein 提出「刺激—價值觀—角色」。
*在兩性之間的吸引力最初是所謂的刺激階段,外在的特性,如外表美醜、社經地位等扮演重要角色;
*關係是否能繼續,就是態度價值觀的考驗,與對方互動的增加,對彼此態度與價值觀開始認清楚,此時相似性的影響力就突顯了;
*最後到角色階段,強調的是我們是否可以滿足對方的角色期待,不過這些角色期待仍以彼此的態度與價值觀為基礎。
十一、試以Leviger的觀點說明為何有些情侶會終止他們的親密關係。
Leviger嘗試以社會交換理論為基礎,提出可能的解釋
*第一大因素「關係本身的吸引力」:當在這段關係所獲得的愈多,正向感受愈強,負向感受愈少時,這關係本身的吸引力就愈高。如我們覺得得到尊重如我們覺得得到尊重或者可獲得經濟的保障、性的滿足及情感的支持等。
*第二大因素「終止關係時可能遭遇到的障礙」:分手時可能會遇到的困難,如經濟的考量、父母或親人的反對、或來自他人異樣的眼光等,也就是要終止關係時所需付的代價。
*第三大因素「其他可能關係的吸引力」:意指是否有第三者的存在,當第三者愈能提供情感支持 、各種保障、或滿足需求時,會感受到第三者的吸引力,會傾向終止原先的關係。
十二、愛情與喜歡有何不同?
愛情和喜歡是有區別的,愛情也覺不等同強烈的喜歡。喜歡一個人時會認為對方值得尊敬、聰明、可以信任和討人喜歡。但愛情則包含另外3種感受:(1)關心:為了對方幾乎願意做任何事,(2)依附:有極強烈的慾望想和對方廝守,(3)親密:彼此親近且能分享內在深處的感受。
十三、當個人面臨失敗的親密關係時,有哪既種可能因應方式?
當我們面臨一段不快樂,失敗的親密關係時,會如何因應呢?可依積極或消極及建設性或破壞性等兩個向度,分成四種不同的因應方式:
1.表達:是一種積極而建設性的因應方式,想要改善關係,希望彼此溝通、解決問題。
2.離去:是一種積極但破壞性的因應方式,希望結束現有的關係,如提出離婚…。
3.忠實等待:是一種消極而建設性的因應方式,不採取任何行動,只忠實等對方回應,希望隨著時間,關係終有好轉的可能。
4.忽視:是一種消極且為破壞性的因應方式,並不想要去解決問題,讓關係持續惡化,直到對方主動求去或關係自然瓦解。
十四、試說明影響分手後反應的重要因素?
近年的研究發現分手後的反應與在分手過程中的主動性有關。主動提出分手的一方雖然較有罪惡感,但通常較不沮喪、較快樂,很快恢復正常生活作息;而被動接受分手事實的一方,則較悲觀、孤獨及憤怒。若男性是被要求分手的一方,他們的痛苦感更強,可能與傳統的性別角色有關。分手後的反應也與原先關係的親密性及相互依賴性有關,如共同從事的活動,共有的朋友及生活圈,日常生活中彼此的幫助等,如同親密性一般,當依賴性愈高時,一但分手,所受的衝擊愈大,平復之路也愈漫長。

第六章 態度與態度改變 關鍵詞彙
1.態度:對特定對象一種情感的評價。
2.價值:價值是單一信念、超越固定的物體與情境、是準則、人生基本價值數量有限。
3.態度的功能:有工具性功能、自我防衛功能、知識功能、價值表達功能、社會適應功能。
4.態度的測量:分為直接測量—自陳式單一向目測量、由多項題目組成的態度量表; 間接測量—掩藏自陳式、行為指標、非干擾性測量、生理反應測量。
5.態度形成:建立在認知、情感或行為的基礎上。
6.自我知覺理論:人們在不清楚自己對某事物的態度時,會反觀自己對該事物的行為,並經由自己的行為知覺自己的態度為何?
7.認知失調理論:當個體的行為與他已有的態度相矛盾時,如果他的行為沒有一個合理的理由或藉口,會處於一種認知失調狀態,他可以選擇修改原有態度或否認自己做過的行為。
8.專業性:專家的言論比非專家要有影響。訊息觀點與一般人差距愈大時,專家的影響愈大。
9.可信度:專家與非專家對民眾而言都是值得信賴的人,因此專業性成為主要影響因素。
10吸引力:廣告主利用的正是人們會因為訊息來源的吸引力或是喜好程度,而相信他們所說。
11.單面訊息與雙面訊息:只強調一方之優點的稱單面訊息,優缺點並呈的方式稱雙面訊息。
12.恐懼訴求:使用恐嚇性方式,造成人們的恐慌。強烈的恐懼訴求,不一定會引起態度的改變,相反的可能引發人們的挫折與自我防禦,而有意忽視訊息
13.自尊:高自尊者因為看重自我,不意順服他人;低自尊者較易順服他人。
14.睡眠效果:說服效果在訊息呈現後的一段時間出現。
15.深思可能性模式:中樞途徑—事情與你有利害相關時,會有動機去仔細思考,並產生自己論證想法;邊緣途徑—當你缺乏理解訊息的能力與動機,在分心的狀態,或者事情不重要時,而依賴某些與說服訊息有關的邊緣線索做反應。
16.法則-系統模式:當人們有動機與能力去思考說服訊息時,會系統化的蒐集資料與思考論證。
17.免疫理論:說服言論如同細菌與病毒會造成感染一樣,改變個人觀點。但個體也會產生抗辯,如同身體免疫機構面對細菌與病毒入侵時產生抗體。
18.阻抗理論:人不喜歡自己的自由受到限制,因此會有一種不愉快的感受,而從事被限制的行為可清除此種不舒服的感受。
19. 理性行為理論:針對態度預測行為問題,提出(理性行為理論),而後又擴充計劃行為理論。
20.計劃行為理論:人們的行為意向,受到—對物象的態度、主觀規範與服從動機、行為控制能力知覺,這3因素會影響是否要做該行為的意向,但是行為是否發生,視當時情境是否許可而定;亦即態度是決定行為發生的一個重要因素,但並不是唯一的因素。

自我評量題目
. 態度的定義為何?與價值觀有何不同?
1.McGuire定義如:將物體或思想按照某個判斷向度定位的反應 。
2.PettyCacioppo定義為:對特定的對象(人、事、物)的一般性與持久的正面或負面的感受。
3.Eagly Chaiken定義為:經由對該個體喜歡或不喜歡的評價表達對特定個體的心理傾向。
4.態度與價值 觀的不同之處:
價值是單一信念、超越固定的物體與情境、是準則、人生基本價值數量則有限。
態度是針對某特定物體或情境的一組信念、針對某特定物體或情境、非準則、可以是無限的,雖其學習經驗與信念組合而生。
.態度有哪五種功能?請舉日常生活例子說明之。
1.工具性的功能:表達態度獲取獎賞或避免懲罰。如在商場廣告中暗示你不用某種藥品「人生是黑白的」,人生是黑白的便是訴求此一功能。
2.自我防衛功能:這是否認與頭射等心理防衛機轉方式的產物,用以避免人格成分間的衝突與隨之產生的焦慮感。如內心有性別歧視又重視人權的男性,會對女性表面上格外尊重以壓抑心中的歧視感。
3.知識功能:可協助我們整理對對態度對象物的知識與理解相關訊息,建立態度對象塢與其環境之關係。其作用有如使用認知結構來了解事物。如洗髮精強調頭髮保養的知識。
4.價值表達功能:經由對各項態度對象物的態度表達,反應個人基本價值。喜歡穿著樸素保守衣著的人,重視保守的價值。
5.社會適應功能:透過態度的表達來建立、維持與促進平順的人際交往。穿戴有團體符號的衣物,參與團體活動表達對團體的認同。
.請說明個人在什麼樣的條件下,會經由認知失調作用產生態度改變?
認知失調理論預測在行為與態度不一致甚至相反時,由於行為難以收回,人們會改變其
態度以疏解失調感。不過與態度不一致的行為須符合下列條件,才會誘發失調感與改變態度:
1.缺乏行為的合理解釋。2.選擇行為的自由。3.不可更改的承諾。
4.預見行為後果。5.為後果負責。6.心力。
.說明深思可能性模式,說明何時說服訊息的品質重要?何時數量重要?
1.深思可能性模式:
*中樞途徑—事情與你有利害相關時,會有動機去仔細思考,並產生自己論證想法;
*邊緣途徑—當你缺乏理解訊息的能力與動機,在分心的狀態,或者事情不重要時,而依賴某些與說服訊息有關的邊緣線索做反應。
2.當經由中樞途徑處理說服訊息時,影響人們態度的主要因素是說服訊息中論證的品質,如果論證強而有力,合乎邏輯,會引發你做正面的思考,你會被說服。當你經由邊緣思考時,說服論證的品質不重要,你會依賴與說服訊息無關的外來訊息。
3.研究顯示說服訊息中所含的論證數量會影響說服效果,但數量愈多不代表愈好,過多的訊息可能會使接受訊息的人沒有時間思考。論證的品質也很重要,被說服者如果是處於高度涉入的狀態;他會用心思考,此時大量的欠缺說服力的論證可能會造成反效果,不如少量的強而有力的論證來得有效。反之,如果說服者不是那麼在意與用心,那麼訊息的數量會有影響。
.如果你是機構主管,你如何利用免疫理論協助員工抗拒他人對本機構的批判?
免疫理論:說服言論如同細菌與病毒會造成感染一樣,改變個人觀點。但個體也會產生抗辯,如同身體免疫機構面對細菌與病毒入侵時產生抗體。如果公司員工以往未曾聽過他人對自己的公司所做的批判,一但遇到強而有力的說服言論便會接受(如同致病)。反之,如果聽過適當強度的批判言論,就如同接受過減弱毒性的疫苗,會產生抗體一樣,這些批判會使員工自我產生抗辯的能力。也就是說讓個體主動自行產生論辯,會產生符合自我論證觀點的強而有力的態度而且不易改變。
.如何利用阻抗理論的發現,減少人們反社會行為。
阻抗理論:人不喜歡自己的自由受到限制,因此會有一種不愉快的感受,而從事被限制的行為可以清除此種不舒服的感受。父母要子女早一些回家,假如換一種方式,以溫和態度告訴子女我希望你能早些回家,太晚了我會擔心。是否會比較好些呢?
.我們常發現人們「言行不一」,哪些因素會影響態度與行為的 一致性?
1.態度測量與行為是否屬於同一層次:態度測量要與其所預測之行為在行動、目標、情境脈絡、與時間四項因素的具體程度上處於同一層次,才具有預測性。
2.人格因素的影響:
高自我監控性格者善於看環境表現不同的行為取悅他人,態度對行為無預測力;
低自我監控性格的人則不論環境如何,會以一貫的表現相同的態度,態度對行為具有預測力。
3.情境變項:環境中的社會規範或是外在壓力威脅,會影響態度表達。
4.態度的強度與易記取性:在日常的習慣性行為上,態度的強度,反映態度在認知上容易記憶的程度。個人對事物的訊息多寡與是否有直接經驗,則會影響態度的記憶喚起的容易程度。
5.態度對象物特性:在外型上與刻板印象完全不同。
6.行為的測量:以整合性量表測量的態度適於預測某「類」整合性的行為,而非單一特定行為,但以往多數研究是以單一行為作為態度的預測變數。
.依據FishbeinAjzen 的理性行為論,哪幾個因素會影響人們的行為傾向?
1.個人對該項行為對象物的信念與對這些信念的評估組合成的對這件事的態度。
2.個人身旁重要人物的意見(主觀規範)與服從主觀規範的動機。
3.個體自覺是否有能力執行該項決定。
這三個因素會影響是否要做該項行為的意向,但行為是否發生,又要視當時情境是否許可而定;亦即態度是決定行為發生的一個重要因素,但並不是唯一的因素。

社會心理學 期末重點7-11(12章請自理)
王淑芬老師 提供 H502
黃秀英同學打字 2005-11-23 (感謝師長的分享)

第七章:助人行為
第一節 助人的基本動機

助人行為:又稱為利社會行為,泛指一般對他人有利或以他人利益為主要目的的行為。
壹、助人的基本動機:
一、社會生物學觀點:
1.以進化論觀點來解釋助人行為。由於物競天擇,生物為求生存,必須將好的基
因遺傳下來,因可增進存活的可能,故個體所表現出的種種社會行為均有其遺傳基因基礎;助人行為之所以存在也應有其基因基礎。
2.親屬選擇及自私基因的觀點:指我們幫忙的對象最可能先選擇有相同或相似基因的親屬,在幫忙的過程中就算我們犧牲了,但相同的基因仍能傳遞下去。
二、學習論的觀點:助人的行為是透過條件化的學習歷程學得的,如操作制約的增強,為求酬賞或增強,此論認為助人多出於利己或自利的考量。
三、同理心─利他假說:指當我們能同理對方的感受,能對對方的感受與情緒感同身受時,會激發我們的利他動機,我們會想要幫助對方,改善對方的處境。此時並無任何自利或自我的因素考量在內。
四、負向狀態解除模式:我們所以會助人,乃因當我們看到別人處於「苦難」中時,引發了我們悲傷的情緒,為了讓我們自己好過一些,才會去幫助他。即藉由助人來解除自己的負面狀態,故係基於利己的自我考量。
結論:社會生物學觀點認為助人是一種直覺反應,早存在人類基因中;學習論則認為助人是一種基於利己考量的學習過程;負向狀態解除模式亦強調助人乃為消除自我的負面情緒,亦為利己考量;僅同理心利他假說認為助人純基於利他動機®可知,助人的基本動機絕非單一理論或觀點可以涵蓋周延,助人者個人及情境因素均需考量。

第二節 影響助人行為的情境因素

壹、影響助人行為的情境因素包括:助人決策歷程、居住環境、情境中的模範角色
貳、助人決策歷程:
一、Darley & Latane(1968)提出。
二、凡其中任何一個受到干擾,助人的行為就不會出現。
三、助人決策歷程的五個步驟:
(一)注意:指先能「注意」到情況的危急或有人需要幫助。
(二)對事件的解釋:指是否能辨識及解讀危機事件,以決定介入幫助與否。
人們常會以「察言觀色」來解讀當前的情境,在不明確的情境中,常會出現「多數人的無知」情形,而抑制或延遲了人們對危急情況所應採取的立即反應。
「多數人的無知」:指當一群彼此陌生的旁觀者,面臨不確定的情境時,會先壓抑本身的表現及反應,仔細觀察在場他人,而在彼此觀望的過程中,又常會將彼此的缺乏表情及行動,解釋為因為情況並不嚴重,所以對方才會如此的「鎮靜」。
(三)承擔責任:指在危急時我們是否會伸出援手,常取決於是否覺得自己有責無旁貸感。「旁觀者效應」:在危急情況時,常因旁觀者越多,伸出援手的人越少,係因旁觀者的出現,會導致責任的分散。若僅一人在場就會立刻伸援。
() 知道如何著手:指面臨危急情境時,個人是否具有相關的知識與能力,常決定其是否伸出援手及救援的可能形式。
() 決定幫助:指要幫助與否,個人必須作個決定,卻有許多因素會影響我們作決定,如:怕被誤會沽名釣譽、擔心在助人過程中舉止笨拙,惹人訕笑、或避免招致對本身不利的結果。
二、居住環境:
(一)城市人要比鄉鎮人,出現的助人行為少,Amato(1983)發現當居住人口愈多時,助人行為的比例就愈低。
(二)Milgram的「城市負荷過度假說」:在城市中生活的人,周遭環境充滿了各種刺激及訊息,若一一加以注意或處理,一定會負荷過度。故人們多半選擇個人關心在意的訊息加以處理,而忽略了他人的狀況。
(三)Fischer(1976)則解釋因大城市匯聚了各種種族、宗教背景之人,如此極大的變異性,降低了人們對週邊他人的相似感及同理心感受,而不易出現助人行為。
三、情境中的模範角色:
(一)他人的榜樣與示範(模範角色),提供了行為供人們學習參考。
(二)模範角色未必一定要真實存在於情境中的他人,卡通人物以可達此效果。

第三節 影響助人行為的個人因素
壹、影響助人行為的個人因素:
一、個人特質:
()同理心:此心越強越會助人。
()道德理解層次:指個人對行事為人的準則及道德價值體系的認知。道德理解層次越高的人,越能不顧一切地去幫助他人。
()利他性格:Bierhoff認為具有利他性格的人,在各種情境中都較可能表現出助人行為。利他性格應包含五種人格特性:同理心、具「公平世界的信念」、具社會責任感、低自我中心、內控性格。
二、性別差異:通常男性比女出現較多的助人行為,但在不危險的情況下或協助老人、幫助親人與小孩時,則女性比男性多,充分反映傳統中男性的英雄角色,女性則體貼溫娩。
三、個人情緒狀態:()正向的情緒狀態下會出現較多的助人行為。以「心情維持假說」來解釋:即指個人此時較可能以正向的觀點來解釋他人的行為,並藉幫助他人來維持或延長自己的好心情。()負向情緒狀態:如前述「負向情緒解除模式」,為消除悲傷的情緒,會產生助人行為。但此時跟我們所「關注的焦點」有關,如果關注的焦點是在自己身上(無暇他顧),助人的行為就不易產生,如果關注的焦點放在他人身上,那麼悲傷的情緒就有益於助人行為的產生。

第四節 受助者的特性
壹、受助者的特性:
一、外貌的吸引力:貌美者得到的協助較多。
二、與我們相似的他人:較易得到協助,原因有二:(一)相似的他人,可能代表著有與我們相似的基因緣故;(二)跟我們愈相似的人,我們越容易產生同理心。
三、值得幫助的他人:我們認為此人是否值得幫助,常取決於我們對他所處情境的責任歸因有關。Weiner(1996)用「歸因─情緒─行動」理論,來解釋:當我們「歸因」某人之所以處於不幸的情境,非因他可控制的因素所致(如輸血染愛滋),他的不幸較能牽動我們的「情緒」,我們會有同情的感受,並因而採取實際的「行動」來幫助他。

第五節 助人的方式
Piliavin(1981)提出「喚起:代價─酬賞模式」:指當目擊一危急情境時,我們都會經驗到一種喚起的感覺,覺得緊張且不舒服,因此我們會希望能消除這種感受,而以「代價」或「酬賞」進行「代價分析」,用以預測在各種不同代價情境中個人可能會出現的助人方式。
一、「酬賞」:指他人獲得的幫助。
二、「代價」:則指受難者在此情境中所須付出的代價,以及個人如果介入此情境後,可能需要付出的代價。而「代價」又分為下列四種情況:
(一)若受難者付出的代價高,而我付出的代價低時:直接助人。
(二)受難者付出的代價高,而我付出的代價也高時:間接助人,亦可能採取「認知防衛」,即人們會重新定義所面臨的危急情境(如受難者目前情況尚可),來合理化我們的間接介入行為。
(三)受難者跟我付出的代價同樣低時:此時決定介入與否,跟我們在此情境中所知覺的規範有關,如你與受難者有親戚關係,則會介入。
(四)受難者付出的代價低,而我付出的代價卻極高時:完全不介入。

第六節 受助者的反應
受助者的反應:
一、公平理論:
(一)強調我們喜歡與他人維持一種公平的關係。即我們付出與獲得的比例,應等於對方付出與獲得的比例。唯處在此情形下,我們才會覺得愉快。
(二)而在助人時,助人者跟受助者均處於「不公平」的情境,因助人者付出多獲得少,而受助者是付出少獲得多,故雙方均欲設法達到平衡的狀態。
(三)助人者藉控制感與對他人的影響力,來增加愉快感的獲得;而受助者以回謝,使之達到平衡狀態。若受助者無法回報對方,就會拒絕對方的協助。
二、威脅自尊模式:
我們會敵視或感激他人的協助,其實跟我們是否覺得自尊受到威脅相當有關,如果接受幫助會使受助者自尊受損,即傾向拒絕接受幫助。尤其當事情愈重要時,來自親近他人或相似他人的幫助,較會產生威脅,因而常會出現負面反應,而拒絕對方協助。

第七節 建立一個互助的社會
一、使人樂於或願意助人,必須靠後天的教育,可藉模仿角色或角色扮演讓孩子模仿學習培養同理心,並設法排除助人時所面臨的阻礙。
二、而受助者必須要懷感恩之心,並以長遠的架構來思考「報恩」的問題,不急著將恩怨再短時間內結清,待他日有能力再回報。如此亦能解決受助者心理上的「不公平」狀態,並解決維護自尊的問題。

第八章:攻擊
第一節 攻擊理論
感謝H502黃秀英同學協助打字
壹、攻擊類型:
一、工具型攻擊:指為了覓食保衛生命而攻擊,只是以攻擊為工具來達成目的。
二、有敵意的情緒性攻擊:指由於情境刺激與個人認知誘發生理及情緒反應的結果。

貳、攻擊的理論:
一、本能論:認為攻擊是動物在演化過程中,為了傳遞生命而產生的本能行為。其又分為:
()動物行為學派:人跟其他動物一樣有攻擊的本能,當外在刺激的誘發下,會釋放出來以促進生存。
()精神分析學派:攻擊是潛意識動機中毀滅本能的展現,唯有透過毀滅本能消除攻擊慾望。
二、挫折─攻擊理論:指個體受驅力支配會想要達成某些目標,若不能達成目的會產生挫折感,挫折感會造成攻擊驅力,此又稱為「驅力理論」。
三、社會學習理論:指出攻擊是直接經驗和觀察學習的結果。
四、現代攻擊理論同時考慮情境因素、個人特質因素、個人在情境中的心裡歷程(生理、情緒及認知)因素。如:普遍性情感攻擊模式。
普遍性情感攻擊模式:其將攻擊分為三個層次,且三者的互動來決定個體是否會產生攻擊行為:
()攻擊的誘發環境因素:包括挫折、挑釁、攻擊示範的存在、引發不舒服感的因素,以及過去的學習制約誘發線索,如天氣、暴力影片。
()攻擊者的人格特質:是否易被激怒、A型性格、以暴力來解決問題的價值觀、對挫折感的歸因方式、在某情境中的生理與情緒狀態。
()個體的信念與歸因:會影響他對情境的認知解釋。

第二節 生理因素在攻擊行為中的角色
Huesman認為個體的基因會影響生理結構,再配合與環境的互動,則易產生暴力行為,如:腦中的血清素濃度過低、高濃度的睪丸酮(雄性激素)、腦前葉和下視丘及杏仁核受損。

第三節 環境因素

壹、誘發攻擊的環境因素:
一、物理環境因素:
(一)溫度 濕度:此可藉深呼吸來放鬆,並作自我反思。
()武器效果:指憤怒時若身邊有武器,較會激起人們的攻擊行為。
二、社會情境因素:
(一)挫折與攻擊:當個體慾求受外界阻撓時,會產生挫折,並進而引發攻擊。Berkowitz 將挫折攻擊假說修正為:挫折引發的負面感受是引發攻擊的主要因素。
()挑釁與報復:指挑釁的行為與挑釁行為背後的動機,易引發人們報復的意願。
()觀看媒體暴力的影響:其易產生模仿的效果,而使暴力行為增加。
媒體暴力增加攻擊行為的原因如下:
1.媒體降低了人們對暴力行為的抑制力量,人們會覺得那是一種可以使用的方法。
2.媒體暴力提供人們模仿的對象,學習如何進行暴力行為。
3.媒體暴力會「誘啟」憤怒感受及暴力行為。
4.長期經驗暴力使人們對暴力行為冷漠,並降低暴力行為產生的恐怖感受,使人們比較「容易」從事暴力行為。

第四節 個體內在歷程因素
壹、個體內在歷程因素包括:
一、情緒感受與生理悸動:悸動轉移理論指出不管是物理環境或社會環境的刺激,都會使個體生理處於悸動亢奮狀態,且會持續一段時間,而影響他在下一個情境中表現出較平常多或強的攻擊行為。
二、認知與歸因:個體對外界環境挑釁或挫折的歸因解釋,會影響其情緒與行動。有「敵意歸因偏誤」的人,他們傾向於認為他人的行為出自敵意。

第五節 家庭及妨害性自主暴力
壹、家庭及性侵害暴力依對象可分為三類:
一、親子間暴力。
二、對配偶施暴。
三、對追求對象或對陌生人施以妨害性自主暴力。
貳、家庭暴力及其影響因素,由下列三者互動而產生:
一、社會文化因素:貧窮與居住環境不佳、常搬家、父母管教子女的不正確觀念。
二、管教者個人因素:受虐的經驗、吸毒、情緒困擾、缺乏管教技巧、單親。
三、受虐者特質:過動、不聽話、衝動、年老。
叁、美國對子女的暴力分為五類:
一、身體虐待;二、性侵害;三、忽略子女生活照顧;四、忽略子女情緒;五、心理凌虐。
肆、性侵害暴力及其影響因素:
一、強姦犯的病態心理。
二、社會文化因素:男尊女卑的文化觀,使男性覺得可以支配女性。
三、個人特質的因素:經歷過父母與他人通姦、經歷父欺母、曾被同性性侵害、看強暴色情片等均易產生強姦迷思。

第六節 控制與預防攻擊
壹、控制與預防攻擊的有效方法:
一、以暴制暴:以產生嚇阻之效。懲罰可以遏止暴力行為的學理根據來自行為學派的操作制約的概念,但其實施的條件有四個:
(1)時間:必須在暴力行為發生之後立即實施。
(2)行為後果的必然性:即凡是暴力行為必然會受到懲罰。
(3)懲罰強度:指強度要適當,要強到使受罰者不願再嘗試即可。
(4)使被罰者認為懲罰是合乎公義的。
二、疏洩:採Freud的理論,人有攻擊的本能,其為一種能量累積,以暴力方式宣洩出來。故有人認為應採激烈運動,來消耗其精力藉以除掉暴力。但常適得其反。
三、察覺情緒與分享抒發情緒:憤怒的情緒不作紓解,會引發身心的疾病,故應引導他人分享情緒,以減低情緒壓力,可增進自我理解、自我肯定且有心理治療之效
四、同理心:以站在對方的立場去理解對方為何作出這種行為,會減少憤怒感受。
五、道歉:當你傷害他人之後,証明自己並非出於惡意,最有效的辦法就是道歉,且提出合理的解釋,通常能迅速消除對方的怒火。


第九章 社會影響
第一節 從眾
壹、社會影響:指不管是有形或無形的,直接或間接的來自他人的影響,進而使我們產生行為改變的情形謂之。這種影響往往是雙向的,即別人影響我,我也影響別人。
貳、社會影響分為四種形式:從眾行為、順從、對權威的服從、合作或競爭的互動策略。
叁、影響從眾行為的因素:
一、從眾:指個體選擇跟多數人相同的作法。Asch(1955)研究顯示,從眾現象確實存在。
二、人為什麼會從眾?Deutsch & Gerard(1955)提出二種解釋:
()規範性社會影響:指我們之所以從眾或遵循規範是為了避免遭他人排斥、處罰或引起他人反感。而當我們與大多數人意見不同時,他們會先試圖說服改變我們,若仍不從眾,則將容易遭受排斥與處罰。
()訊息性社會影響:指當我們沒有足夠的訊息作判斷的依據時,我們會參考大多數人的意見,而遵循他人的行為方式。係因我們覺得他人更了解情況的緣故。
影響從眾行為的其他因素:
()團體凝聚力:當團體凝聚力愈高時,團體中的個人所感受到的壓力愈強。
()個別差異:從眾行為與個人控制感需求的高低呈反比。
()性別因素:女性的從眾性高於男性。
()文化因素:西方文化較強調個人主義,而亞洲與拉丁美洲,較強調集體文化,故集體文化個人的從眾行為高於西方。
肆、多數人的影響與少數人的影響:
一、產生「多數人影響」的關鍵因素:
()人數:人數愈多時,個人的從眾行為比率愈高。當人數達到3時,對個人的影響就達到極限,不可能再增加了,若以線條來表示,當人數由1人往上升至3人後,便呈平行不變的一直線了,Asch稱為「魔術數字3」,此時個人的從眾行為已出現「天花板效應」。
()一體感:指與多數人的意見一致時,個人會覺得他們是一體的。倘打破一體感,則從眾性就降低了。
二、少數人如何取得影響力?有二個方法:
()一致堅持的少數人才能發揮影響力:條件有三:少數人的想法意見必須堅持一致、必須引起多數人的注意、必須表現出彈性及開放的態度。
多數人的影響是相當直接又顯而易見的;而一致堅持的少數人造成的影響則是間接且不明顯的,但多因經過重新思考,因之特別持久。
()取得高地位的少數人才能擁有影響力:在團體中高地位的成員遠比低地位的成員有影響力,而高地位的取得則靠「個人信用度」的累積,此謂之「個人信用度模式」。因人微言輕,待立下汗馬功勞後,你的話就有影響力了

第二節 順從
壹、順從:指面對他人的請求或期待時,個人即使不樂意或不同意,仍會表現出接受要求的行為。係因對方利用了一些要求策略,使我們落入順從的陷阱中。
貳、順從的策略有四個:
一、腳在門檻裡的策略:指先向對方提出一個較小但不易被拒絕的要求,當對方答應後,再接著提出一個較大,較困難的要求,此時對方同意的可能性會大大的提高。係因我們的自我覺知有了改變,在答應第一個要求時,其實我們已開始思考我們為何會願意幫忙?結果是傾向認定自己的本性是樂於助人的,所以在面臨之後較難的要求時,我們仍會儘力協助他,以維持自己觀點的一致性。此為「得寸」又「進尺」的情形。
二、以退為進的策略:指先提出大且讓人為難的要求,當被拒絕後,隨即提出較小的要求,此時獲得同意的可能性大為提高。其實後面的小要求,才是真正的目的。採用此法要注意二點:第一個要求的代價必須非常高,高到當對方拒絕時,不會產生負向的自我知覺(如認為自己是小氣鬼),否則拒絕後續要求也是理所當然、第二個小要求必須立即提出。
三、變化球的策略:指先讓對方低估他所需要付出的代價,當對方動心後,再揭露真正的代價,此時對方多因已經動心或承諾,難以放棄,而願意付出後來較高的代價。係因心理上的承諾感所致,當我們一作決定後,就會思考它所帶來的種種好處,而使我們覺得非如此不可。
四、「還有更多」的策略:如果要讓對方接受我們的要求,與其從一開始就把所有條件都攤開,不如先公開部分,再一一追加對對方有利的條件,以逐漸增加誘因。

第三節 服從權威
壹、服從權威的情境因素:指權威要求我們傷害他人時,此時「受害者」與我們的距離遠近,會影響我們對權威的服從與否。若越近越較不會服從權威。
貳、服從權威的心理因素:承諾感(指是否出於自願,若自願則較會服從)、實驗者的權威形象(若具專業形象,則較會服從)、代理人的心態(指自己只是代理不需負責)

第四節 合作或競爭的互動策略
一、囚犯困境遊戲:其探討社會影響中合作或競爭的互動策略,指處於兩難的困境中,若兩人就共同利益而言,我們應採取合作策略,但若就個人利益而言,競爭策略雖然無法創造出兩人最大利益,但卻可以保障個人的處境不至於比對方的處境更悲慘。倘採競爭方式,創造個人的最大利益,但也可能結局為雙輸。但通常人們會不惜造成雙輸,也要採競爭的方式,因採合作的方式較為困難。
二、社會困境:指當資源有限時,一開始若採取競爭的策略似乎最符合個人利益,但倘其他人也採取同樣的競爭策略時,很快地資源就會消耗殆盡,落得大家均無利可圖的下場。結果是,大家明知競爭的下場會造成全輸的局面,但仍如此做,因如此做可獲得立即的個人利益。Hardin(1968)以「公有牧場的悲劇」來說明此種現象,Dawes(1980)稱為「社會困境」。
三、卡車載貨遊戲:指在雙方均有某種控制權的情況下,探討當互動中的一方或雙方採取的互動策略。結果發現,就算會造成嚴重虧損,雙方也常採取競爭策略。
四、影響競爭或合作策略的因素,即明知合作對大家都有益,但卻仍採競爭策略之理由:
()個別差異:每個人的社會價值觀不同(重競爭者、重合作者、競爭合作並重者)
()性別差異:一般皆認為男性較女性更常採用競爭策略。
()文化差異:西方社會多為個人主義,重競爭,集體文化重合作。而研究顯示台灣受試者和美國受試者同樣傾向採用競爭策略。
()溝通與信任:有溝通討論時,因可建立信任感,而顯著提升雙方的合作行為。
()回應性:我們採競爭抑或合作策略,會深受互動他人的影響,常以牙還牙來回應。


第十章:團體
第一節 團體的基本概念

壹、團體:指兩個或兩個以上的人經由社會互動而互相影響的群體。
貳、團體的特性:互動、有內部獨特的結構、每位成員的地位都不同且各自扮演不同的角色、有規範來界定適當的行為標準、不同的團體其目標亦不相同、團體是有團體感的、成員間的動態互賴關係中團體及其成員均會產生變化。
叁、團體的形成: 人為什麼加入團體?
()心理動力說:認為人們加入團體是為了滿足一些在團體外無法獲得滿足的基本生理與心理需求如:獲得歸屬感、控制、情感。
()社會生物說:群居的團體較能共同抵抗環境的威脅,亦能增加尋得配偶的機會,以繁延後代。
()社會比較說:人們為了要跟他人作比較的緣故,藉以認知自己的能力與行為適當
與否。
()社會交換說:為相互交換彼此所需要的東西。
肆、團體的結構:
()規範:界定團體成員行為的標準。
()角色:指分工合作的角色劃分。
()地位:以地位層級來決定團體成員應扮演的角色。
伍、團體的溝通:
(一)溝通:指團體成員分享彼此的看法、思想、感覺,以解決問題,建立情感的一個活動。
(二)溝通的方式:Leavitt(1951)實驗四種最常見的溝通網路,發現:
1.不同溝通管道的效率與中心化程度有關:因訊息通常往中心位置的成員集中,因此:
1)以輪型最快:團體成員中只有一位可與所有其他成員溝通,其他成員間無法彼此溝通。
2)Y型與鏈型次之:每位成員均可與鄰近的一至三人溝通。
3)圈型最慢:每位成員均可與鄰近的二人溝通。
2.與訊息複雜難易程度有關:簡單問題,採中心化溝通方式較有效,因居中央者能很快收集訊息後作決定;而複雜問題則以非中心化的溝通網路較有效,因居中心位置的成員會面臨訊息過多,無法處理的難題,即訊息達到飽和,無法負擔。
3.溝通網路中所處的位子,會影響其滿足感:中心化的溝通型態中,居中央的人較覺得滿足,離中心愈遠者愈不滿足,因此,非中心化的溝通方式,整體滿足感較高。
4.位於可控制溝通的位置上者,易成為領導者。
陸、團體凝聚力:指團體吸引全體成員的力量總和,或成員欲留在團體中的動機強度。
柒、影響團體凝聚力最主要的原因:
(一)主要為成員間的人際吸引。
(二)其次為是否能滿足成員的需求。
(三)領導者的行為與領導方式亦主因之一。
(四)尚有面對外來威脅時亦有助凝聚力。
捌、團體凝聚力與團體之工作表現間的關係:
(1)二者可互為因果。
(2)二者的正相關,小團體比大團體明顯。
(3)二者的正相關,在團體成員需要互相依賴與互動的工作上,比無此需要的工作上高。
(4)二者均會受到團體規範的影響。

第二節 他人對個人行為的影響

壹、別人的存在如何影響個人的表現?
包括社會助長、社會抑制、社會衝擊及去個人化。
一、社會助長:指當有他人在場時,會增進個人的工作表現。
社會抑制:指有旁觀者存在時,會使受試者的效率降低,需要更多次的練習才能記住所要學習的材料。
(一)Zajonc(1965)認為有旁人存在時,有時會助長,而有時卻會抑制個人的工作表現:通常對自己熟悉的工作會產生社會助長的效果,而複雜或不熟悉的工作則會產生社會抑制的效果。原因為:
因旁人存在時,會導致個人處於「激起狀態」(指產生不確定性,不知道下一刻會發生什麼事),其有利於強勢反應的發生。即對簡單或熟悉的事,強勢反應就是「正確」的反應,對複雜或困難的事,強勢反應就是「錯誤」的反應。
(二)Cottrell(1972)則從學習驅力理論的角度,反對Zajonc提出別人「只要在場」就會產生機起狀態的說法,他認為別人必須是一個「可能的評價來源」,才會對個人的行為表現產生影響。
(三)sander(1981)提出分心的解釋:旁人存在時,還會產生分心作用,干擾其注意力,對簡單的工作他會更加努力,而產生助長之效。對較困難的工作,倘努力仍不足以克服干擾之影響的話,就會產生抑制之效。
(四)Baron(1986)的分心─衝突模式:指別人存在時,個人一方面注意工作本身,又要注意在場的人,就產生了注意力上的衝突,這個衝突就會導致個人的激起升高,而產生助長或抑制的效果。
二、社會衝擊理論:其探討社會助長與社會抑制對個人影響的強度;即旁人的存在,對個人的影響強度決定於三個因素:他人的總數(指旁人越多則影響越大)、強度(指旁人的身分地位或專業性越高影響越大)、接近性(指旁人在時空上的接近程度,越接近則影響越大)。
三、去個人化:指個人處於群體中時,「自我」的意識會喪失,個人的自我認同為團體的目標與行動所取代,任何行為已經不再代表個人了,而是「群體」行為的一部分,這使得人們覺得較不須對自己的行為負責,也較不關切行為的結果。因此個人匿名性越高時,去個人化情形越嚴重,人們越可能做出平常不會做的行為。

第三節 互動團體的工作表現
一、Steiner(1972)將工作分為三種類型,以探討互動團體的工作表現:
()加成性工作:指團體的工作績效決定於每位成員工作表現的總和。「人多好辦事」。
Ringelmann(1913)發現’Ringelmann effect’現象:團體表現優於個人表現,但卻沒有達到團體可能達到最大的潛能,亦即隨著團體人數增加,個人平均工作量卻減少。即團體成員單人工作時他會全力以赴,若其他成員跟他一起工作,他便會偷懶,少出些力。
()不連續性工作:指團體的工作效率,決定於團體中表現最佳的個人。亦指能力強的團員會影響整個團體的表現,帶動全團。如:組隊參加機智問答遊戲。
()連續性工作:指團體的工作效率,決定於團體中表現最差的人,即能力差的團員會拖累全團,影響全團的成效。如:登山活動中,全員到齊才能開飯,則慢到達的人決定了開飯時間。
二、社會閒散:’Ringelmann effect’發生的原因,係因在共同工作的過程中,有不適當的互動所導致的,此稱為過程損失。
此過程損失包括二個原因:
()協調不當:指當成員一塊工作時,可能會互相干擾、影響,甚至力量互相抵消。
()社會閒散:此為一種動機性的損失,因為處於團體中,覺得個人的努力,別人不會知道,因此就偷懶,較不努力。
產生社會閒散的因素:
()個人可以隱藏在團體中,個人的可辨認性降低,別人不會知道你做了多少,無法評價你,因而就較為偷懶。
()團體中的人數越多,個人越看不出自己的努力與團體成果之間的關聯性,因此就比較不會全力以赴。
(三)由於個人覺得多人工作易達成目標,或覺得別人不會很努力,而造成社會閒散的情形。
三、團體決定:
()團體極化現象:指團體在作決定時,往往會較個人的決定更極端,如團體成員最初的意見傾向保守時,則團體討論將導致更趨保守,反之也可能遷移至更加冒險境地,此即謂之。
冒險遷移:Stoner(1961)提出團體討論對團體決定的影響,經過團體討論後,團體會做比個人單獨時更冒險的決定。
導致團體極化現象的原因:
1.說服論點理論:強調當人們聽到支持某一立場的論點越多或越強時,他們的態度就會越極化,而強化該論點,使其更具說服力。
2.社會比較理論:即使沒有新的論點被提出,只要我們知道別人的立場,團體極化就可能產生,係因當個人發現別人的立場和自己相似,或比自己更極端時,就會更加肯定自己的立場是對的。
3.社會分類或社會認同理論:強調人們有認同的需求,希望能屬於某個團體,因此有我們─內團體與他們─外團體的分別。在進行團體討論時,個人的意見會儘量符合團體的規範。
()團體迷思:指雖然團體常可作出比個人適當的決定,但有時候一個看來非常理性,又有智慧的團體,卻可能作出極端錯誤的決定,「豬羅灣事件」、「珍珠港事件」、「水門事件」、「挑戰號太空梭爆炸事件」均可能是團體迷思所造成。
Janis 認為易發生團體迷思的的情境有三:
1.高凝聚力的團體:因常會排斥不同的意見,而陷入團體迷思中。
2.有特定結構的團體:其因成員背景太相似,或與其他人隔離孤立的團體、或有強勢的領導,易陷入團體的迷思中。
3.高壓力或急迫的情境下。
Janis 提出可能出現團體迷思的癥狀:
1.極大的從眾壓力。
2.自我監察異議:指自我控制不在會議中提出異議,可能採會後告知主席的方式。
3.心理衛士:指會議中有人把關,為謹防任何會動搖團體信心與決策的意見出現。
4.全體一致的表象。
5.無懈可擊的錯覺:指團體成員自認他們的決策十全十美,無懈可擊,而忽略了
看似微不足道卻極重要的訊息。
6.道德的錯覺:團體自認站在正義與公理的一方,而忽略了可能導致不當決定的訊息。
7.對敵人的錯誤知覺:認為對方是不得人心,沒有能力,而形成錯估形勢的現象。
8.集體合理化:團體一旦作了決定後,就貶抑其他的訊息,並藉以合理化來自我安慰。
Jsnis 提出減少團體迷思之道:
1.為了減少從眾壓力,領導者應鼓勵成員表達意見,且不要太早表達自己的立場。
2.最好在團體討論過程中,找人專門扮演批判的角色。
3.先作小組分組討論,將其結論彙整後作比較。
4.詢問外界專家的意見或請專家與會。
5.在執行決策前最好再舉行一次檢討會。
6.倘團體針對某一對象時,須事先收集資料,了解對方,以知己知彼。
避免團體迷思的策略:
1.讓成員預期他們必須為他們的決定負責。
2.讓一個人扮演提醒者角色。
3.團體領導者或其他成員應該鼓勵大家獨立思考與尋找訊息。
4.用一套電腦輔助的”團體支持系統”來開會,其可讓成員匿名提出意見。


第十一章:組織與領導
第一節 領導者的權力基礎
壹、任何組織都面臨二個問題:選擇適任的領導者、建立上下共同遵守的管理規則。
貳、勢或權勢:指領導者擁有較其屬下為優的資源,也就是西方所謂的權力。
叁、French Raven 將權力分為五種:
一、合法權:指經由合法的程序在組織中佔有的位置。
二、酬賞權:指領導者擁有獎賞屬下遵行其意志完成任務的資源之權力。
三、懲罰權:指當屬下不能達成任務或貫徹領導者意志時,領導者予以處分的權力。
四、知識權:又稱專業權,指個人因其知識、能力和才幹能駕馭其工作而獲致的權力。
五、參考權:指當屬下對領導者的領導心悅誠服,願意以他的意見作為參考,此易深入人心。如慈濟功德會的釋證嚴法師的理念,對許多人造成影響且成為參考。
肆、德國社會學家 Max Weber將權力的來源分為三類:
一、傳統型權威:指經由世襲傳承得來的領導位置。
二、理性型合法權威:指領導者的知識、能力、才幹能夠充分駕馭他所執行的工作。如裕隆公司少主嚴凱泰。
三、魅力型權威:指領導者透過其智慧、膽識或品德、能力建立其功業,使其言行對屬下擁有角色之外的影響力。如證嚴法師慈濟功德會的救世志業。

第二節 領導者形成的理論
壹、領導者形成的理論包括:
一、天生領袖:常見的領袖因素包括:社交和人際關係能力、專業能力、行政能力、領導效果和成就、友善、智慧思辨能力。
二、情境論:時勢造英雄,研究者發現在局勢困窘的危險關頭,比較會產生強人行的領導。
三、Fielder's的權變模式(情境與特質關聯取向):指出領導者的特質與情境特色的互動會影響領導的效果,其將領導者分為二型:任務取向(重視任務達成)、關係取向(重視情感關係的維護)
Fielder認為工作情境有三大特色,來決定領導者的取向:(一)領導者與團隊成員的關係如何?(二)團體的任務與目標是否清楚?(三)領導者擁有多大的法定權利?
結論:當三項條件俱佳或均差時,任務取向的領導者會表現的最好;當條件中等時,關係取向的領導者會最有效能。
貳、領導的定義:運用人際影響力,直接透過溝通的管道,達成組織目標的企圖。
體恤(重關係):領導者與部屬互相尊敬信賴,建立良好的互動關係。
主動結構(重任務):指領導者能組織及界定部屬的工作內容,以及部屬與部屬間的關係。
領導者的領導行為有十類:主動、代表團體、平易近人、組織、管轄、賞罰、整合、強調工作的執行、下行溝通、上行溝通。
叁、McGregor(1960)提出的領導理論:
一、管理X理論:他們力主「性惡論」,故必須用賞罰的制約法則來管理員工,且組織結構要明確,決策時不參考員工的意見。此領導者屬於高工作取向與低人際取向類別。
二、管理Y理論:他們力主「性善論」,認為員工會自動自發,努力工作,領導者的工作是激勵員工主動參與工作,決策時納入員工的意見,並充分授權。此領導者屬於高人際取向與低工作取向類別。


第三節 組織文化
壹、組織文化:指長久以來,一群人在解決組織內外部問題的過程中,共享許多重要經驗,已使他們對周遭世界跟自己所處的地位,有了共同的觀點與看法。
貳、華人企業主持人的組織行為:
1.華人普遍存在家族企業型態,成敗自行負責。
2.企業主是訊息的中樞。
3.企業主是資源的分配者。
4.企業主是權威的象微。
叁、組織文化如何發揮功能呢?
1.組織中要有規範存在。
2.組織領導者本身或透過機制給予成員獎懲以維持規則。
3.以規範的角色行為學習到在組織中應有的行為。
★亦即透過規範、獎懲機制、示範行為,組織傳遞價值與信念給組織成員,使他們能表現出合宜的行為。
肆、我國對領導者的觀點中,除與西方相同的工作取向和情感取向外,還發現文化在工作價值上有差異,可以四個價值向度來區辨對個人行為的影響:
1.個人主義:重視自我,還是重視群體。
2.權力距離高低:權力距離低者重視個體獨立與部屬參與;權力距離高者重視屬下服從。
3.逃避不確定性:此傾向低者較不焦慮,不怕改變,成就動機高。反之,則會抗拒改革,焦慮感高,怕失敗,感就動機低。
4.男性化:若男性化高者會重視金錢、表現、成就且果斷;反之,男性化低者則重視相互依賴。
★台灣地區的文化價值屬於:個人主義低、權力距離大、逃避不確定性高、男性化中等的區域。係因臺灣的生活在集體取向的農業型態聚落中,而強調人情及關係華人企業主的重要認知與理念是:儒家倫理轉化而成的「信任格局」概念。  

伍、費孝通的中國鄉村經濟田野調查指出:中國傳統的社會是一種具「同心圓波紋性質的差序格局」。波紋的中心是自己,與別人發生的關係像水的波紋一樣一圈圈推出去,形成親疏不同、貴賤不一的差序格局。此為華人重視關係的親疏遠近。
陸、信任:指一種「人際的信任」,是華人針對特定個人的親近、熟悉所衍生的信任。
黃光國提出人情面子的關係模式:
一、對親人採「各盡所能,各取所需」的需求法則,不要求回報。
二、對朋友、同學則採「人情法則」的互惠模式,不要求立即回報。
三、對一般交往對象則按「工具關係」,以公平交易互動。
柒、鄭伯壎(1995)提出華人企業主用人的三種認知向度:
一、關係格局:關係的親疏遠近。
二、忠誠格局:忠誠度高,聽話認同,或忠誠度低,不聽話認同。
三、才能格局:勝任能力強或平庸。
捌、鄭伯壎認為華人企業主透過三種方式使員工轉換類型:
一、親疏異位:透過結婚、認領、結拜等方式建立親密關係。
二、忠逆異位:華人組隻強調部屬間的人倫規範,當部屬企圖心過強,將遭企業主防範。
三、才庸異位:部屬可透過進修學習,提升才能。
結論:故華人將「親、忠、才」,三種特色皆佳者視為自己人。
一、對自己人授權較高、要求寬鬆、人際取向、置於權力核心、工作範圍具彈性。
二、對外人則授權較低、要求嚴荷、工作取向、置於外圍執行、工作結構較清楚。
三、對自己人考評主觀、採終身規劃長期僱用、陞遷快、資源分配多、受照顧多。
四、對外人則考評客觀、採短期規劃策略僱用、陞遷少、按績效分配、受照顧少。

第四節 家族主義與華人領導者
壹、泛家族主義或類家族主義:指家族發展出的規範與型塑行為的法則,會遷移到其
他團體或組織生活上。
貳、華人的家族主義有二種重要的人際法則:尊尊原則(重尊卑)、親親原則(重親疏)
叁、鄭伯壎(1991)認為家族主義展現二種價值:
一、家長權威:父親擁有最大權威。
二、關係差異價值:家族第一的概念,區分為圈內人與圈外人。
肆、樊景立與鄭伯壎(1999)主張,家長式領導包括三個重要面向:威權、慈悲、德行。
其中「德行」向度,是華人領導行為中獨特的一點,認為應具備儒家倫理中的美德。
伍、我國軍事組織士官兵眼中的領導行為除了西方的「體恤」、「主動結構」之外尚包含:「公私分明行為」的因素。
陸、大陸國營企業員工對領導行為的評價分為三個因素:個人品格C、工作績效P、團體維繫M,其中品格因素為華人所特有。
柒、謝貴枝與梁覺指出儒家的「內聖外王」理念,對華人的經營管理有影響。德、術、御,都具影響,而「德」較有顯著的影響力。
捌、樊景立與鄭伯壎主張,威權領導背後的心理機轉是「敬畏」,慈悲領導的心理機
轉是「互惠與感恩」,德行領導的心理機轉是「希望部屬認同與效法」。




社會心理學 學長重點整理
第一章:社會心理學的理論與研究方法
一、社會心理學定義:為探討和社會剌激情境有關係的個人的經驗與行為之科學研究。
二、社會心理學的特性:社會心理學是一門科學:因其採有系統的方法研究個人在社會情境
中的各種現象。
1.以個人為研究或分析的單位:為了解個人的想法、感覺與行為如何受社會情境所影響。
2.研究社會刺激對個人的影響:社會刺激包括當前實際存在的或隱含存在的他人之言行、態度及想法等。即研究個人對這些社會刺激如何知覺,以及這個知覺如何影響個人作反應。
三、社會心理學與其他社會學科的區別:
其他社會科學家的研究取向:採用社會層次的研究取向,用比較廣泛的社會因素來解釋人們的社會行為。亦有些臨床及人格心理學家採取個人層次,以個人特有的個性來解釋個人的行為。
社會心理學家的研究取向:採介乎上述兩者之間的人際層次,係以個人當時所處的社會環境,以及周遭的人際關係來解釋行為。
四、社會心理學未來的趨勢:學科間的界限愈來愈模糊、多元文化百家爭鳴。
七、實驗社會心理學之父:Norman Triplett1898年發表第一個真正在實驗室裏進行社會行為研究→以兒童纏繞釣魚線來作實驗。
八、Edward Ross William McDougall,二位於1908年同時出版社會心理學教科書。
九、Kurt Lewin→「場地論」:其認為環境與人的特性會共同影響人類的社會行為。
心理場地:強調只有知道一個人如何知覺世界,才能了解他的行為。
十、Festinger 提出認知失調理論:指人的認知、態度與行為之間不一致時,會出現認知失調的狀態,這種不舒服的感覺會使人努力讓認知、態度與行為回復到一致的狀態。
十一、社心研究5060年代的重點:團體研究。6070年代重點為:社會知覺與歸因。
十二、社心於80年代的研究主流是:探討人面對環境時會如何地組織與處理訊息。他們認為認知是影響社會行為的首要因素。
十三、於90年代社心研究:因網路發達而注重跨文化的研究,並重視不同文化的觀點。
十四、社會心理學觀點的理論:本能觀點的理論、學習觀點的理論、角色觀點的理論、認知觀點的理論、動機觀點的理論。
十七.社會交換理論:其採取學習的觀點,它視社會行為為一種交換,一種給予跟取得的關係,雙方在互動關係中得到酬賞與付出成本,這些酬賞和付出會影響雙方往後的社會互動。若酬賞大於成本,互動則繼續;倘成本大於酬賞,互動則停止。
十九、角色內衝突:指只擔任一種角色的人,因為有不同的期待加諸其上而產生衝突。
二十、角色間衝突:指扮演二種以上角色的人,當不同的角色產生不同的角色期待時。
二一、鏡中自我:主張人們是以他人對自己的知覺與反應來知覺自己,而他人如何看我們,其中有一部份就是根據我們扮演的角色而來。
二三、社會知覺:指一個人對人、事、物等社會性刺激的知覺。
二四、刻板印象:指人們對某個團體的成員有哪些典型的特質所抱持的信念。
二六、診斷性作業:當人對自己能力不確定時→會選擇能清楚告知自己能力的作業來做。

二七、進行科學研究的四個步驟:形成問題與假設、選擇研究方法、收集與分析資料、解釋結果與作成結論。

二九、影響「依變項上的改變是因為獨變項上的改變所導致」的因素:
1、需求特徵:指在實驗情境中,所有會傳達或透露出實驗目的之線索。
2、實驗者偏差:指實驗者本身由於希望得到符合自己預期的實驗結果,因此在實驗進行過程中會暗示或誘發受試者做出某些反應,或在態度上有所偏差。
3、評價焦慮:由於受試者害怕自己的反應被實驗者評價為不正常的而產生焦慮,因此刻意做出自認是正常的行為
4、第三變項:除了獨變項以外,其他會影響依變項的變項均可稱之為第三變項。
如果第三變項也隨著獨變項而有系統的改變,依變項上的改變則無法只歸因於獨變項的操弄,因而影響實驗本身的內在效度。
卅、社會心理學家從事研究時,常涉及的研究倫理議題:1、嚴厲操弄的議題。 2、欺騙的議題。3、研究者必須盡到事先告知相關程序的義務,即讓受試者知情同意。

1.何謂社會心理學?它與其他社會學科在研究取向上有何不同?
ANS:1.社會心理學是對個人行為如何受到社會刺激的影響進行科學研究的一門科學。
2.研究取向:P6
A.社會心理學與其他社會學科的區別:社會心理學具有獨特的研究取向。
B.理論與應用兼具:社會心理學是兼具理論與應用的一門學科.社會心理學的理論可以應用到實  
際的生活經驗上.據以提出解決之道.並將應用結果做為修正理論的依據.理論和應用兩者相互為用.實務應用豐富學術理論的內涵.學術理論則為實務應用提供行動的方案
C.社會心理學的未來趨向:社會心理學未來的走向有兩種趨勢.一是學科間的界限愈來愈模糊.二是多元文化百家爭鳴。

2.社會心理學的研究課題?可以分成三大類別。
ANS: 1.個人歷程:探討個人在特定社會情境中的知覺、動機、情緒及認知等內在心理歷程
2.人際互動:著重人與人之間的相互行為。
3.團體歷程的研究:探討團體成員之間的相互影響,以及團體對個人行為的影響。

3.社會心理學的研究目標有哪些?P8.P9
ANS: 1.描述:對觀察到的現象進行有系統的描述。
2.解釋:能夠對現象的發生提出可能的解釋,以求找出原因,始可預測或控制。
3.預測:指預測該行為或現象在何種情境下會出現。
4.控制:研究的最終目標是可以經由影響行為的原因,而使行為得到控制。

4.社會心理學的歷史發展過程如何?
ANS:(詳情見p14)

5.社會心理學有哪些觀點的理論?
ans:1.本能觀點的理論:(p16)社會行為的解釋著重於人的本能與潛意識。
2.學習觀點的理論:強調後天學習因素對社會行為的影響,認為社會行為是透過學習的過程而獲得。(被動)
3.角色觀點的理論:討論在決定行為的因素時,並不以個人的人格、態度與動機來解釋,而是從角色、社會脈絡以及角色期待來解釋。
4.認知觀點的理論:什麼刺激(S)會導致什麼反應(R),學習理論關心的是SR的聯結,認知理論關心的是SOR
5.動機觀點的理論:行為是個體表現於外的活動,動機是促使個體表現行為的內在歷程,對此一
內在歷程的理論性的與系統性的解釋。

6.科學研究的步驟為何?這些觀點如何解釋人類社會行為?請舉例說明。p24.p25
Ans:科學研究步驟:
a.形成問題與假設:進行科學研究首先要形成研究問題,進而形成假設。
b.選擇研究方法:研究假設形成後,研究者就必須選擇適當研究方法來檢驗它。
c.收集與分析資料:選擇研究方法後,研究者開始收集資料,然後再採取適當的方法有系統地分析資料,從中獲得有用的研究訊息。
d.解釋結果與做成結論:研究者將原來形成的假設和資料分析的結果予以比較,若研究結果符合假設,則理論假設獲得支持,若兩者不符合,則研究者可能會再設計一個研究,重新驗證或是考慮修正原來的理論假設。

7.請說社會心理學各種研究方法的特點及其缺點。p25~32
Ansa.實驗室實驗法:對研究過程的精確控制.研究者藉由操弄獨變項.進而觀察,依變項是否會隨著獨變項的改變而呈現系統性的改變.在過程中研究者必須控制其他可能會影響依變項的第三變項.進而確認獨變項對依變項的真實影響效果.為了達到如此嚴謹的控制.研究者往往必須在外界隔絕的實驗室中來進行研究。a1.需求特徵:在實驗情境之中.所有會傳達或透露出實驗目的之線索。
a2實驗者偏差:實驗者本身甲於希望得到符合自己預期的實驗效果.因此在實驗進行過程中會暗示受試者做出某些反應.或者在進行實驗時的態度上有所偏差。
a3評價焦慮:實驗進行過程中.受試由於害怕自己的反應被實驗者認為是不正常的.因此刻意做出自己認為是正常的行為。
a4第三變項:在實驗中除了獨變項外,其他會影響依變項的變項均可稱之。
b.實地實驗法:在於研究者將原本的研究情境由實驗室轉移至實際的生活情境之中。
c.自然實驗法/類實驗法:獨變項的操弄並非研究者所為.而是自然發生的.(例如:地震.政策的推行)好像是自然在操弄這個獨變項。
d.實地研究法/觀察法:就,是研究者親自進入受試者日常生活情境之中.根據事先準備好的觀察項目或內容.針對受試的行為進行有系統.有計畫的觀察。
e檔案研究法/文件研究法:運用現有的資料或檔案文件來進行研究的方法。
f模擬研究法/角角扮演法:將真實的世界加以模擬之後呈現在研究的情境之中.觀受試在此情境.角色下的行為。
g調查法/問卷法:

二八、社會心理學的研究方法:
1.實驗室實驗法:指藉由操弄變項,進而觀察依變項是否會隨著獨變項的改變而呈現系統性的改變。研究過程中必須控制其他可能會影響依變項的第三變項,進而確認獨變項對依變項的真實影響效果。其特色是對研究過程能精確控制。
☆一般心理學上控制第三變項的方式有二種:
隨機分派(指採用隨機的方式,將受試者分派至不同的實驗情境)、配對分組(指在實驗之前針對受試者加以配對,使得各個實驗情境中的受試者在這些變項上的情況是相同的)
實地實驗法:指將實驗室的情境移至實際生活情境之中。其對變項的操弄、第三變項的控制以及受試者的隨機分派,無法嚴謹的控制。
1.自然實驗法/類實驗法:指操弄的獨變項,是在實際生活環境中自然發生的。其獨變項與依變項的發生具有明顯的先後次序,有因果關係。問題是研究者無法事先獲知事件(獨變項)何時會發生,並對第三變項無法周詳的控制。
2.實地研究法/觀察法:指研究者親自進入受試者的日常生活情境之中,根據事先準備好的觀察項目或內容,針對受試者行為進行有系統、有計劃的觀察。其又分為:參與式觀察法(指研究者與受試者有實際的接觸機會)、非參與式觀察法(指研究者在一旁觀察並且測量受試者的行為,但沒跟受試者有接觸)
3.檔案研究法/文件研究法:指運用現有的資料或檔案文件進行研究的方法。
★檔案研究法的優點:
1.檔案資料大多是現成的,資料收集的便利性高花費低?檔案資料是長期的收集與保存,研究者可藉此進行縱貫性的研究,或者根據感興趣的主題進行整合分析。
2.檔案資料屬於「非反應性測量」亦即原始資料收集者與日後的研究者之目的並不相同,如此可進一步避免受試者刻意反應所造成的偏差。?對於許多社會文化或自然現象的議題,檔案研究法可取代一些實驗的研究方法。★檔案研究法的缺點:
1.由於檔案的原始收集者之研究目的與後來者並不相同,因此檔案資料的格式亦未必相同,而如果資料有所偏差或缺失,後來的研究者將無法加以補救
2.許多檔案資料的取得會受到環境或法令的限制,因此亦限制了研究者的研究範圍。
3.有些檔案資料會因時代背景的不同,或資料產生當時既存在的模糊不清,而使得後來的研究者無法了解或誤解其意義。
4.模擬研究法/角色扮演:指將真實世界中的事物加以模擬之後呈現在研究的情境中,觀察受試者在此情境、角色下的行為。
5.調查法/問卷法:研究者針對欲研究的主題,事先編撰相關的問題,並採用紙筆或訪談的方式測量受試者在這些問題上的態度、想法或反應。優點是能在短時間內收集到大量的資料。缺點是不易設計出適合的問卷,且易產生誤差。
8.社會心理學家從事研究時,常涉及的研究倫理議題有哪些?以人類為研究對象又必須注意那些倫理原則? (p33)
ANS: (倫理議題)---嚴厲操弄:例如電擊實驗,探討人們的服從行為。欺騙:。
(倫理原則)----(p34)1-4
關鍵詞彙..
社會層次:(P6)用比較廣泛的社會認知因素,來解釋人們的行為。
2.個人層次:以個人特有的個性,如人格特質、動機、態度等,來解釋個人的行為。
3.人際層次:(P6)以個人當時所處的社會情境,以及周遭的人際關係來解釋行為。
4.個人歷程:(P8)探討個人在特定社會情境中的知覺、動機、情緒及認知等內在心理歷程。
5.人際互動:(P6)著重於人與人之間的相互行為,如攻擊、助人、人際吸引、社會影響等。
6.團體歷程:(P6)探討團體成員之間的相互影響,以及團體對個人行為的影響。
7.本能觀點的理論:屬心理分析學派,該理論對於社會行為的解釋著重人的本能與潛意識。主張人有生之本能與死之本能,這些本能會透過潛意識的歷程進而表現於外在的行為上,而使人的行為受其本能所影響。
8.學習觀點的理論:強調後天學習因素對社會行為的影響,認為社會行為是透過學習的過程而獲得。
☆個體學習社會行為的過程可透過三種途徑:
1.古典制約:其強調刺激與刺激之間的配對。
2.操作制約:又名工具性制約,其強調行為的結果對以後行為的影響。以增強或懲罰來影響該行為的發生。
3.觀察學習:又稱為社會學習,其強調人可以透過觀察、模仿而學習到他人的行為。
9.角色觀點理論:其源於社會學,在討論決定行為的因素時,並不以個人的人格、態度與動機來解釋,而是從角色、社會脈絡,以及角色期待來解釋行為。
※ 即特定社會行為之所以會產生,是因為扮演特定「角色」的緣故。
10.認知觀點的理論:即使是相同刺激或情境,還是會導致不同的個體產生不同的反應,理論關心的是S(刺激)OR(反應)重點是有機體(O)
二二、認知觀點的理論:指出相同刺激或情境,還是會導致不同的個體產生不同的反應。係因不同的人知覺、記憶與解釋的方式各不相同所致。其將人視為一個有機體,一個主動的訊息處理者。認知觀點學者常使用「基模」:指對某些對象或概念一套有組織、有結構的知識,其由過去所經驗的事情組織起來而形成的。
11.動機觀點的理論:人類是複雜的有機體,除了外在的刺激、角色、認知之外,還有各種需求與動機會影響人們的知覺、態度與行為。
二五、動機觀點的理論:人類社會行為的眾多動機中,維持一致性、追求正向自我與追求正確是三種重要的基本動機。動機維持一致性:即要使個體的認知、態度與行為不要失調,或使之改變達到平衡的一致性。追求正向自我的動機:指一個人為了讓自己覺得自己是個不錯的人,而誇大自己實際的狀況,又稱為正向錯覺。
12.實驗室實驗法—為了達到嚴謹、精確的控制,研究者往往必須在與外界隔絕的實驗室中來進行研究。
實驗室實驗法:指藉由操弄變項,進而觀察依變項是否會隨著獨變項的改變而呈現系統性的改變。研究過程中必須控制其他可能會影響依變項的第三變項,進而確認獨變項對依變項的真實影響效果。其特色是對研究過程能精確控制。
13.隨機分派:指採用隨機的方式如隨機表、丟銅板,將受試分派至不同的實驗情境,以確保受試被指派到任何一個實驗情境的機率是均等的,避免某些第三變項如智力,在不同實驗情境中有系統的變化。
14.配對分組:在實驗之前針對可能影響依變項之其他變項(年齡、性別)事先將受試加以配對,使得各個實驗情境中的受試在這些變項上的情況是相同的。實驗情境中受試年齡與性別相同。
15.內在效度:亦即推論獨變項與依變項上的因果關係,而下這個結論或推論的信心程度,就是實驗的內在效度。
16.外在效度:即實驗結果可以類推至實際的生活情境中的程度。
17.實地實驗法:研究者將原本的研究情境由實驗室轉移至實際的生活情境之中。
18.自然實驗法/類實驗法:獨變項的操弄並非研究者所為,而是自然發生的,如地震、政策推動,好像自然在操弄這個獨變項。由於獨變項與依變項的發生具有明顯的先後次序,具有實驗法的性質,因此仍能相當程度的推論因果關係,所以稱為自然實驗法。
19.實地研究法/觀察法:研究者親自進入受試的日常生活情境中,根據事先準備好的觀察項目或內容,針對受試的行為進行有系統、有計劃的觀察。
20.檔案研究法/文件研究法:運用現有的資料或檔案文件進行研究的方法。
21.模擬研究法/角色扮演:將真實世界中的事物加以模擬之後,呈現在研究的情境下,觀察受試在此情境、角色下的行為。
22.調查法/問卷法:研究者針對欲研究的主題,事先編撰相關的問題,並採用紙筆或訪談的方式測量受試在這些問題上的態度、想法或反應。
23.需求特徵:在實驗情境之中,所有會傳達或透露出實驗目的之線索。
24.實驗者偏差:實驗者本身由於希望得到符合自己預期的實驗結果,因此在實驗進行過程中會暗示受試做出某些反應,或者在進行實驗時的態度上有所偏差。
25.評價焦慮:實驗進行過程中,受試由於害怕自己的反應被實驗者認為是不正常的,因此刻意做出自己認為是正常的行為。
26.第三變項:在實驗中除了獨變項以外,其他會影響依變項的變項均可稱之為第三變項。
27.事後澄清:是必須的,亦即當研究過程涉及到欺騙的問題時,研究者必須在事後向受試詳細說明研究的程序與目的,使受試能對整個狀況有更清楚的了解。
28.知情的同意:進行實驗研究之前讓受試者知道他們是有權力參與研究的以確保受試者是自願.不受強迫地同意參加研究。

第二章:社會認知
關鍵詞彙
1.社會認知:指研究人們如何了解自己、他人與社會世界的一門學問。
2.人際知覺:研究人們如何將他人的特質組合成整體的印象。
3.歸因:探討人們如何了解自己與他人行為的原因。
4.基模:是社會認知的基本元素,是一種認知結構,它是個人基於過去經驗而形成對某些人、事、物的知識,亦即它是儲存於記憶中的有組織的訊息。
5.自我基模:個人對自我的認知結構,是一個人對自己的性格、屬性、社會角色的心理表徵。
6.人的基模:我們對於特定的人有所認識,這些認識會被組織成有結構的訊息,進而影響與對方的社會互動。
7.角色基模:將社會角色具有的行為知識,組織起來的認知結構。
8.事件基模:又稱腳本,描述發生在某個情境中的一連串活動,相同事件放在不同文化裡,就會有不同的腳本內容。
9運作的自我基模:自我基模蘊含的訊息豐富,哪一部份會被觸發往往是取決於當時特定的情境,在該情境下被觸發的自我基模。
10.理論取向:基模處理的方式,就好像研究者作研究時事先有一個理論,這是一種理論取向。
12.資料取向:如果根據提供的資料來做決定,那麼採取的便是資料取向。
13.引發:將之前被激發起來的基模應用到之後不相干的情境中。
14.初始效果:初始的訊息會將相關的基模激發出來,接下這基模就會影響對後續訊息的解釋。
15.證實性的假設考驗:以知覺者本身所受的影響,在與他人互動前,如果已經對對方形成假設,往往會將焦點放在能夠證實此假設的訊息,而忽略與此假設不一致的訊息。
16.自我應驗的預言:基模會藉由互動的過程,使得心中的預期變成真實。
17.社會推論:指個人收集訊息、決定使用哪些訊息來形成判斷,以及整合這些訊息做成判斷。
18.心理捷徑:稱為策略法,人們使用這些策略可以快速而有效率地做出判斷或決定。
19.錯誤的同意性效果:個人高估其他人與自己的意見或行為一致的傾向。
20.基本率謬誤:忽略基本訊息,而過度重視鮮明顯眼但不一定有關的訊息。
21.與事實相反的思考:人們對於過去已發生的事情,在心中模擬想像其他的可能狀況。

三、社會認知的研究基本上有三個重點:
1.人際知覺的研究:其研究人們如何將他人的特質組合成整體的印象。
2.歸因研究:探討人們如何了解自己與他人行為的原因。
3.基模研究:探討人們如何將訊息組織起來,如何將訊息儲存在記憶中,以及人們如何利用這些訊息來進行決策判斷。
四、基模的種類或對象:
1.自我基模:其為對自我的認知結構,它是一個人對自己的性格、屬性、社會角色等方面的心理表徵。亦包括跟自我有關連,可被觸發的節點。個人的豐富基模中,那個在某情境下,被觸發的自我基模稱為:運作的自我基模。
2.人的基模:我們對某個特定的人,也會有所認識,這些認識也會被組織成有結構的訊息,進而影響我們與對方的社會互動。
3.角色基模:指我們將某個社會位置的角色行為的知識,組織起來的認知結構。
4.事件基模(腳本):指描述發生在某個情境中的一連串(依固定腳本進行的)活動。
五、基模的功能:1.可以提供訊息處理的架構2.有助於模糊訊息的解釋3.有助於回憶。
六、影響以基模處理事務的因素:當猶豫不決的代價很高或情境不允許延遲作決定。
七、採取「資料取向的處理方式」的情境:當做出錯誤決定的代價很高或情境要求必須作正確的決定時。提高他作決定的動機是:結果依存性(指他會評估可能產生的結果,來檢視對方並收集對方的資料)、辯解責任(指由於他必須將決定的結果向別人解釋,以證明自己的決定是正確的,因此這種辯解責任使他更仔細地檢視資料)。
八、影響使用哪些基模的因素:
1.突顯性:其用於某情境中,指突顯於背景之上而成為圖形的刺激,亦即具有團體中唯一屬性的人,會讓人傾向於使用某一特定的基模。例如「鶴立雞群」的那隻鶴。
2.可觸接性:指某種想法或基模容易被激發起來的程度,亦即人們之前被激發起來的基模會影響一個人之後對新訊息的解釋。將之前被激發起來的基模應用到之後不相干的情境,稱為「引發」。引發的效果常是自動的。
3.初始性:指人與人互動時,一開始時傳遞的訊息往往會成為激發相關基模的線索角色:指個人所扮演的社會角色,較易使人回憶,因其提供的訊息較豐富且清楚
九、基模影響人的三方面:
1.知覺:指事實真象的知覺往往會受到一個人的基模所影響。
2.記憶:指人的記憶會傾向於與基模一致,或稱人們對於與基模一致的訊息比不一致的訊息有較佳的記憶。
3.人際行為:當我們對對方抱持某一種基模時,我們會去尋求符合此基模的訊息,即時對方的行為在互動過程中也會受到影響,而表現出與我們預期一致的行為。關於基模對於人際行為的影響:(1).證實性的假設考驗:指我們與他人互動前,如果已經對對方形成假設,我們往往會將焦點放在能夠證實此假設的訊息,而忽略與此假設不一致的訊息。(2).自我應驗的預言:指我們對他人的預期不但會影響他人的行為,也會引發他人表現出與我們預期一致的行為。亦即我們的預期會影響我們如何對待他,而此對待方式又會使對方表現出他被預期的行為,從而使原來的預期成真。
十一、為了追求效率,我們往往會利用一些心理途徑來作判斷或決定,謂之策略法。
十二、常用的策略法有四種:
1.可得性策略法:指人在判斷事件發生的次數或機率時,是依照快速、容易想到的一些例子來作成判斷。此策略法易產生「錯誤的同意性效果」即個人會高估其他人與自己的意見或行為一致的傾向。此「錯誤的同意性效果」造成的原因:和我們意見或行為一致的人比較容易被記得,故常被高估、我們常選擇與我們相似的人做朋友,故易以此作為例子而造成錯誤的判斷。
2.代表性策略法:指當人們估計某人屬於某團體典型成員的可能性有多少時,他會評估此人的特性和該團體典型成員的特性有多相似,兩者愈相似,他就愈會判斷此人屬於該團體。但此策略易產生「基本率謬誤」即會忽略基本率訊息,而過度重視鮮明顯眼但不一定有關的訊息。
3.定錨策略法:定錨指參照點的意思。此策略指人們在作社會推論或判斷時,由於社會情境的訊息模糊不清,所以常會找一個參照點為起點,然後再以此為依據做上下調整。此策略的缺點是人們容易任意使用某個參照點為起點,且調整後往往過於貼近此參照點,而發生調整不足的問題,易生:錯誤的同意性效果。
4.模擬性策略法:指「與事實相反的思考」是人們對於過去已發生的事情,在心中模擬想像其他的可能狀況謂之。即人們常用的「如果....就好了」的感嘆。


第三章:人際知覺
.「 關鍵詞彙」
1.月暈效果:指一個人如果有一些正向特質,則知覺者就會假定他擁有其他正向特質;反之,如果有些負面特質,則知覺者也會假定他有其他的負面特質。
2.刻板印象:指我們對某一團體的固定的、僵化的看法。
3.加成或累加模式:我們對人形成的印象,是根據我們對此人所具有特質的主觀評價全部相加而成的。
4.平均模式:我們對一個人的印象,根據對此人所有特質主觀評價的平均數,而非總合而得。
5.加權平均模式:預測人們對他人的印象,根據所有特質經過不同比重的加權以後之平均值。
6.核心特質:有些特質因為對最後形成的印象有較大的影響力,所以被稱為核心特質。
7.周邊特質:而有些特質則對最後形成的印象沒有很大的影響力,被稱為周邊特質。
8.初始效應:在對人形成整體印象時,先得到的訊息往往較後來的訊息有較大的影響力。
9.近時效應:後來的訊息較先得到的訊息有較大影響力的現象。
10.對人的正向偏誤:當我們做評價時,如果對象是人,則相較於對象是物體或事件時,我們或給予更正向的評價。
11.他人歸因:解釋人們為什麼做他們所做的行為,即他為何要這樣做?
12.自我歸因:解釋我為什麼做我所做的行為,即我為什麼這樣做?
13.內在歸因:將原因歸於個人本身的內在特質,包括能力和努力。
14.外在歸因:將原因歸於事件的外在因素,包括工作難度和運氣。
15.折扣原則:如果同時有2個可能的原因存在,則任何一個原因是導致行為的真正原因的可能性就被打折扣了。
16.擴大原則:如果存在的其他原因是抑制性的,而行為然產生,則第一個原因是產生行為的真正原因的可能性就被擴大了。
17.基本的歸因謬誤:人們常會有一種傾向,就是過度相信行為者的個人特質是行為發生的原因,而忽略了情境或其他因素所可能扮演的角色。
18.控制的錯覺:當人們其實沒有太多控制能力時,他們仍相信自己是有相當控制能力的。
19.公正的世界:好的事情發生在好人的身上,壞的事情發生在壞人身上,因此也往往由發生在個人身上的事情好壞來判斷個人的好壞。
20.觀察者與行為者的分歧歸因:通常行為者傾向於將自己的行為歸因於情境因素,而觀察者則傾向於將行為歸因於行為者的特質因素。
21.錯誤的同意性:人們常高估自己行為的典型性,認為自己的意見或行為與他人相同的程度,大於它真正相同的程度。
22.選擇性的曝光:因為我們通常交往的朋友,都是態度、行為和我們比較相似的人,因此會高估別人和我們的一致性。
23.錯誤的獨特性:人們常高估自己的獨特性,認為這些能力或特長,是自己所持有的。
24.自利的歸因偏差:在歸因時,做對自己較有利的判斷,是人非常普遍的一種傾向,因此成功時歸因於自己,而失敗時責備別人。
一、人際知覺:其探討對人的認知過程,包括對他人的印象形成,及對個人行為尋找原因的歸因歷程。 ★歸因:指對行為推論原因的過程,即尋找原因。
二、影響印象形成的訊息包含:外表特徵、行為表現、類別特徵、突顯特徵。
三、隱含的人格理論:指人們會由一個人的行為,推論他不僅有一個特質而已,人們還會由一個特質,再推論他有很多其他的特質。
五、類別特徵:我們會依據刻板印象,將別人加以分類。
七、「突顯特徵」特別會影響印象形成之因:突顯的刺激或行為會吸引較多的注意、突顯的刺激或行為會被認為有較大的影響力、突顯的刺激或行為會得到比較極端的評價、突顯的刺激或行為會增加印象的一致性。
八、形成整體印象的訊息組合模式:加成或累加模式:我們對人形成的印象,是根據我們對此人所具有特質的主觀評價全部相加而成的。
1.平均模式:我們對一個人的印象,是根據我們對此人所有特質主觀評價的平均數,而非總和而得。
2.加權平均模式:預測人們對他人的印象是根據所有特質經過不同比重的加權以後之平均值而來,而影響比重的因素至少有下列六種: 
(1).評價目的:因不同目的,對人形成整體印象時,賦予每一個特質的比重就不一樣。
(2).負向的特質一般有較大的比重:因為一般人很少會以負面特質來形容人,除非他是非常重要或明顯的。若其他條件保持穩定,負向特質對整體印象的影響就會大於正向特質,此謂之「負性效果」。
(3).核心特質與周邊特質:對最後印象的形成,有較大影響力的特質,謂之核心特質。那些對最後印象的形成,較沒有很大影響力的特質,謂之周邊特質。
(4).背景形容詞的影響:由於背景的不同,某些形容詞的意義可能較會改變,其對最後整體印象的影響就比較大,比重也較大。
(5).初始訊息較重要:在對人形成整體印象時,先得到的訊息往往較後來的訊息有較大的影響力。
(6).不一致或重複的訊息會被打折扣:第一印象一旦形成,後來重複或不一致的訊息所帶有的比重就會較小,也會被打折扣,其對印象的形成沒有太大影響力。
.整體印象的內涵:一個一般性的評價、一致性的需求。
.有關人的正向偏誤:指當我們做評價時,如果對象是人,則相較於對象是物體或事件時,我們會給予更正向的評價。
十一.表現原則:指允許個人表現某些情緒,而不讚許表現某些情緒。
十三、Heider認為人們對行為的歸因:
1.一個最重要的向度是「原因向度」,也就是說人們看到他人的行為時,就會判斷這是他個人內在的原因或特質所導致的(謂之內在歸因),還是因為外在環境因素所促成的(謂之外在歸因)
2.歸因的第二個向度是「穩定向度」:其認為所有的人都有二種動機,一是對個人周圍環境的適當認識,另一是對周圍環境的有效控制。倘他的行為是因為穩定的因素所引起,則我們較能預測他以後的行為;但若他的行為是因為較不穩定的因素所引起,則我們較不能預測他以後的行為。
十四、Jones Davies, 提出「相當推論說」:指如果一個人的行為能夠減少我們對
他的不確定性,則這個行為就反映他的特質。也就是說,我們能由這個行為推論他的特質;倘一個行為一定會發生,則此行為的發生並不能幫助我們做任何個人特質的推論謂之。即什麼時候人們比較有信心對所觀察到的行為作「內在歸因」呢?
較有信心作「內在歸因」:有下列三種情況:當行為不符合角色要求時、不符合社會期望時、不符合預期或行為者有選擇權時,人們較有信心作「內在歸因」。
十五、Kelley的歸因理論:他認為人們在對他人行為做歸因時,會根據共變原則,當行為出現時也出現,而行為不出現時也不出現的人、事、物才可能是行為的原因,而基本上有二種情況:
1.單一觀察機會:指當人們僅憑一次觀察機會,就必須推論其行為的原因時,若同時有二個可能的原因存在,則任何一個原因是導致行為的真正原因的可能性就被打折扣了,此謂之「折扣原則」。如果另一個原因雖然被抑制,但行為仍然產生,則第一個原因是產生行為的真正原因的可能性就被擴大了,此謂之「擴大原則」。
2.多次觀察機會:當人們有多次觀察機會,以對行為推論其原因時,常會根據三類訊息的高低來作判斷:區辨性、同意度、一致性。判斷行為的原因是因為:當事人的特性、刺激的特性、情境的特性所導致的。
十六、Bem 提出「自我知覺理論」:指當人們自己的內在線索不是很明顯時,他基本上就像一個旁觀者一樣,必須根據行為及行為發生的情境來推論行為發生的原因。
十七、因適當的刺激才產生的行為,Bem 稱之為Tact。如人們做一個行為是因為想得到一些東西,Bem 稱之為 Mand
十八、歸因偏誤:指因動機或訊息處理的因素,而造成偏差或錯誤的歸因。其係因為:
1.高估個人而低估情境因素:指過度相信個人的特質,而忽略了情境或其他因素可能扮演的角色所致,此又稱為「基本的歸因謬誤」。
※為何會發生「基本的歸因謬誤」呢?Heider認為係因行為太突顯了,才忽略了不顯眼的情境。 
2.控制的錯覺:指其實他並沒有控制的能力時,但他仍相信自己有能力控制。
3.人們相信這是一個「公正的世界」:相信好人有好報,壞人必有壞報。
4.行為者與觀察者的不同歸因:對同一行為的歸因,當事人和觀察者往往有極大的差別,行為者傾向歸因於情境因素;觀察者傾向歸因於行為者本身的因素。此又稱為↓觀察者與行為者的分歧歸因。其係因:
1.二者注意的焦點不同:行為者注意情境,而觀察者則注意行為者。
2.觀察者無法得知行為者的過去經驗,以及當時的心理內在狀況,而這些訊息只有行為者自己知道之故。
3.錯誤的同意度:指人們常認為自己的意見或行為與他人相同的程度,大於它真正相同的程度,此稱為「錯誤的同意度效果」。其係因:
A.我們通常交往的朋友,都是態度、行為和我們相仿的人,因此我們會高估別人和我們的一致性,此謂之「選擇性的曝光」。
B.個人的意見或行為特別突顯時,因而我們只注意到自己的立場,當然以為同意度會增加。
C.我們預測在某情境中的行為,常會考慮別人會起怎樣的反應,方決定要做與否。
D.人們若自認自己的信念與行為是正面的,也因此認為別人會跟自己一樣。在能力或技巧方面,即態度、意見或行為上,人們常高估別人跟自己相同,但又強調自己的獨特性,自認這些能力或特長惟自己才有,別人卻無,但事實上並非這樣,此謂之「錯誤的獨特性」。
4.自利的偏差歸因:指人們在歸因時,常作對己較有利的判斷,是普遍的現象,因此成功時,歸因於自己,而失敗時,就歸因於別人或情境→因:基於自我保護的動機所致,成功時自我顯揚歸因於自己,失敗時自我防衛歸因別人。
※歸因是否正確,會影響往後的行為,故其有應用上的價值,應教導人們作較適當的歸因,往
往可以改變不適當的行為,增進自我概念、改變人際關係。

第四章:非語言溝通
<關鍵辭彙>
非語言行為:除了語言內容之外.所有在人際互動中所交換的各種行為訊息。
象徵手勢:某些手勢本身就具有完整的意涵.甚至可以完全取代語言。
協調同步:互動的兩人肢體動作相當配合,彼此呼應模仿,因而常出現相同的姿勢及行為。
動作:需要整個身體配合才能表現出來的特定行為。P117
聲音線索:除了語言內容之外.與聲音有關的種種的其他線索。
接近程度:代表喜歡及具有著正向感受的程度。
喚起程度:我們所感受到的強烈程度。
優勢程度:互動對方的相對權力關係。
自我堅控:一個人會時時監控自己的行為.以配合情境或他人期待的傾向。
非語言訊息敏感度量表---(Rosenthal):用來測量人們對他人非語言行為的解讀能力。
表達能力:個人本身能透過非語言訊息表達個人情緒和感受能力。
解讀能力:能接收及了解他人所傳達的非語言行為訊息的能力。

一、非語言溝通的主要功能:
1.加強語言訊息。 2.補充語言訊息。
3.取代語言訊息。 4.調整語言溝通的進行。
※非語言溝通的能力包括:表達能力、解讀能力。
二、非語言行為的表達管道:
1.目光接觸或注視:表示善意正面的情感、興趣、親密感、彼此的相對地位、調節互動的行為、彼此談話的在意與關心,但瞪視則表示敵意。
2.臉部表情:六種基本跨文化的表情:憤怒.恐懼.嫌惡.驚訝.快樂.悲傷。
3.肢體語言:手勢、姿勢、動作。
4.手勢:手勢本身具有完整的意涵,可完全取代語言,此類手勢謂之象徵手勢。 
5.姿勢:互動的兩人肢體動作相當配合,彼此呼應模仿,因而常出現相同的姿勢及行為,謂之協調同步。
6.動作:指需要整個身體配合才能表現出一些特定的行為。
7.觸膜行為:代表喜歡和親近的感受,而且身分地位高的會先去碰觸對方,因此  碰觸是一種權力的象徵。若下碰上,則被視為不敬。故碰觸中隱含相對的地位及權力關係,此點男女皆同。在40歲前,男常先碰女,係為表達擁有及確認彼此的關係。在40歲後,則常女先碰男,以表達關懷及維持關係。
8.空間距離:Hall認為人際互動中需維持的距離有四種:
親密距離(約50公分內 ),常用於夫妻、情侶、好朋友間)
個人距離 (50125公分,常用於熟識或普通朋友間)
社交距離 (125350公分,常用於跟感情無關的互動情境,如討論公事時)
公開距離 (350750公分,常用於正式的互動,如演講時。
亞洲屬於「非接觸文化」,故人與人肢體的接觸較少。而拉丁美洲等則屬於「接觸文化」,故人與人肢體的接觸較多。
9.聲音的線索(附語言):指說話音量大小、語氣、說話速度、頻率、語調、音質、語氣的停頓等。其分為二大類:與所言的
內容有關(包括語調、音量、音調、快慢等)、提供我們有關說話者的種種
個人訊息 (包括此人的情緒狀態、對我們的感受 、他個人的一些基本資料等,此有助於我們了解對方)。
10.衣著打扮:要讓別人把你當一回事,你必須穿著打扮像那麼一回事。
三、肢體語言中以「臉部表情、聲音線索」最容易「說謊」矇騙對方,因說謊時他會儘力控制
表情和音調。而「聲音線索和肢體語言」則是最難控制,最容易「洩密」。
四、Mehrabian 認為解讀非語言行為有三個基本向度:
1.接近程度:代表喜歡及正向的感受。
2.喚起程度:指我們所感受到的強烈程度。越在意則越強,否則相反。
3.優勢程度:指互動雙方的相對權力關係。即有權勢者常佔優勢。
五、非語言行為:泛指除了語言內容之外,所有在人際互動中所交換的各種行為訊息。
六、視覺優勢行為:指地位高者常以視線來展現對情境或局面的掌控。往往當對方講話時,他不看對方,甚至閉目養神;但當自己說話時,卻將視線緊盯在對方身上。
七、非語言溝通能力的差異包括:
1.自我監控:指一個人會時時監控自己行為,以配合情境或他人期待的傾向,為能表現出最合宜的行為。則其必須有:解讀他人行為及感受的能力,以及調整本身表達方式的能力。
2.性別差異:原本男女在許多非語言行為方面,就存有極多的差異,且女優於男。
八、社會角色理論強調性別差異,是因為兩性在社會中扮演不同的社會角色所致。係因女性多扮演照顧者和看護者,其屬友善又較低的社會角色,需有愛心高敏感度會察顏觀色和表達感受。而男性則扮演領導者角色,其屬競爭性,故較少表露情緒。
九、增進非語言溝通品質的方法:
1.同時接收來自多重管道的訊息:因來自表情的訊息最不正確,故溝通時要同時注意來自不同管道的訊息,再加以綜合判斷。
2.多方面觀察對方行為:多方觀察,正確解讀對方的非語言訊息,有助關係的維護
3.注意相關情境:同樣的非語言行為在不同的場合或文化下,可能有不同的意涵。
十、欺騙的線索:
1.瞬間即逝的表情:指臉部表情雖容易偽裝,但偶而也會因突發狀況「洩密」的。
2.聲音線索的變化:指一個人說謊時,聲音線索會與平常說話時不同
3.目光線索:指說謊者會有「不安定」的眼神。眨眼的頻率較高,且瞳孔會放大。
4.訊息之間的不一致:指說謊者的語言訊息跟非語言訊息,或其他訊息之間缺乏一致性,因而使人質疑他可能說謊。

第五章:人際吸引與親密關係
<關鍵辭彙>
親和需求:想與他人接觸建立並維持關係的需求。
單純的曝光效果:當我們重複接觸某個特定的人事物之後,我們對其正向的評價或好感也逐漸增加的一種現象。
犯錯效果:
美貌的刻板印象:傾向相信於”凡是美的就是好的”。
排斥假說:認為態度相似並不會產生吸引力,而是態度不相似會造成排斥使得吸引力下降。
吸引力的兩階段模式:我們先排斥態度與我們不相似的人,然後受態度與我們相似的人所吸引,相似程度愈高,吸引力愈高。
需求互補:對方表現出來的行為能夠滿足我們的需求,我們就極可能被對方所吸引。
平衡理論:一般人喜歡的關係是平衡的關係,當關係處於不平衡時,會對個人造成壓力,因此個人會採取行動使得關係回復平衡狀況。
得失理論:被他人所喜歡讓我們覺得受到肯定,也因此覺得愉悅且願意回應對方的善意。
愛情:關心、依附、親密、熱情、關懷。
狂熱式愛情:一種整個心思幾乎都被另一個人佔據的強烈情緒狀態。
友誼式愛情:主要建立在尊重,相互了解和對彼此愛情的信心上。
情緒二因論:指人喜、怒、哀、懼等情緒的產生,是由於兩個彼此有關但又各自獨立的認知因素
喚起-吸引力假說:生理喚起是影響吸引力感受的最重要因素,只要能激發生理喚起,就能提升吸引力的感受。
依附類型:a安全依附 b焦慮依附 c逃避依附。
愛情三角理論:愛情包含著三種主要成份:親密、熱情、承諾。
愛情風格理論:a情慾之愛 b友誼之愛 c遊戲之愛 d現實之愛 e佔有之愛 f利他之愛。
刺激-價值觀-角色:a兩性之間最初吸引力的模式 <刺激>b態度價值觀階段的考驗 <價值觀>
c強調我們是否可以滿足對方的角色期待 <角色>
共有關係:並不仔細去計算利害關係,只希望能滿足對方需求,真正在意的是共同的結果。
交換關係:個人會仔細計算個人得失,希望不佔人便宜,但也不願別人佔自己便宜。
表達:是一種積極而建設性的因應方式,想要改善關係希望彼此溝通,解決問題。
離去:是一種積極破壞性的因應方式希望結束現有的關係。
忠實等待:是一種消極而建設性的因應方式,不採取任何行動,忠實等待對方的回應。
忽視:是一種消極且破壞性的因應方式,不想要去解決問題,故意視而不見,讓關係持續惡化。
關係親密性:將對方包含在自我之中的程度。
相互依賴性:彼此在對方生活層面的影響。
社會支持網路:來自於家人朋友的關心與支持鼓勵。
一、親密關係中常見的問題:
1、溝通不良:因男女雙方本身溝通方式的差異,以及對伴侶言行所做的歸因差異。
2、厭煩感的產生:由於生活一成不變的關係。
3、兩人之間的不相似:此多與初期彼此的認識不夠,或在關係成長中不同步有關。
☆改善之道:共同去參與一些新奇、令人興奮的活動。可藉此增加彼此互動合作的機會,強化
對對方吸引力的感受,也可分享新的經驗與觀點,而有了「新」的感覺。

二、Rusbult Zembrodt認為面臨愛情終止危機時,個人可能採取的因應方式:表達、離去、忽視、忠實等待。而主動提出分手者,較有罪感,但較快樂,也調適較佳。

三、影響人際吸引力的重要因素:
1.個人所感受到的親和需求的程度:越有親和需求的人,與他人的互動就越多,也因此易感受到他人的吸引力。
※「親和需求」指想與他人接觸,建立並維持關係的需求謂之。有親和需求的人會主動製造與他人互動的機會,且儘量避免衝突,較不喜歡獨處。而且當情境激發我們的焦慮和恐懼,我們的親和需求會升高,係因我們希望能與同樣處境的人作伴,進行社會比較,以降低我們的焦慮。
Hill 認為有親和需求者的動機有四:正向刺激( 指希望由互動中得到樂趣,感受愉悅的氣氛)、想得到他人的注意讚美和肯定、尋求情緒的支持、從事社會比較(指當自己的處境不佳不確定或感焦慮時,他人可提供訊息作比較)
2.時空的接近性:指居住越相近者,互動多較易建立良好的關係。係因:即時回饋:指時空距離接近時,彼此能分享情緒分擔壓力,易即時獲得回應。
單純曝光效果:指重覆接觸某特定的人事物後,我們對其正向的評價或好感也逐漸增加的現象。
3.能力:指優秀的人,通常較引人注目。倘優秀的人偶而犯個小錯,反而讓別人更喜歡他,此謂之「犯錯效果」。
4.外貌的吸引力:指外貌好的人,較易吸引人與其交往。係因:
(1).美貌的刻板印象:即一般人相信美的就是好的,且會引起我們聯想她有許多正向的人格特質。
(2).美貌通常代表了健康:因具吸引力的臉孔是左右對稱的,且認為其可能健康又具生育能力。
(3).與美貌的人在一起提升了別人對我們的評價:此謂之輻射效果。倘跟你不相干的美人在一起時,你的評價則會降低,這叫作「對比效果」。
(4).美貌的人通常社交技巧較好:係因其從小就得到較多的注意,較多與人互動的練習機會,亦因「自我實現預言」所造成的影響。
※美麗的代價:美麗者常被喻為較聰明、較有發展潛力、常獲得優勢,亦因來自他人的讚美太多,致使她們:A、無法肯定自己真實的能力。B、為維持美貌所帶來的壓力,故花許多時間來維護。 ※相似性:分為三種:個人背景的相似、外貌吸引力的相似、態度價值觀的相似。
排斥假說:態度相似並不會產生吸引力,而是態度不相似會造成排斥,使得吸引力下降。
指我們先會儘量遠離排斥那些態度與我們非常不相似的人,然後在態度與我們差異不遠的人群中,尋找態度最相似的人發展關係。
5.需求的互補:指只要對方表現出來的行為能夠滿足我們的需求,那麼我們極可能被對方所吸引。例如:支配性高的人與順應性高的人互動會良好。
6.回應他人對我們的喜歡:Heider的「平衡理論」指出一般人喜歡的關係是「平衡」的關係,當關係處於「不平衡」狀態時,會對個人造成壓力,因此個人會採取行動使得關係回復到平衡狀態。
Aronson Linder的「得失理論」:指當他人對我們的評價由負向轉為正向時, 
我們處於一種「獲得」的狀況,當對方的評價有正有負時,顯示對方的評價是區辨性的,
也因此由負轉為正向的評價尤其顯得難能可貴。若對方評價由正轉為負時,我們是處於一
種「失去」的情境,當對方的評價有正有負時,顯示對方的評價是區辨性的,但最終的答
案卻是不喜歡我們,此結果會對我們造成衝擊。
四、Rubin 認為愛情包含三種感受:
1.關心(指為了對方幾乎願意做任何事)2.依附(指有極強的慾望和對方廝守)3.親密(指彼此親近且能分享內在深處的感受)
五、Davis 認為愛情尚包含二種豐富的內含:熱情(指一種魂縈夢繫的感覺,亦帶有排他性) 、關懷(指一種「傾己所有、毫無保留」的付出)。
六、狂熱式的愛情:指一種整個心思幾乎都被另一個人佔據的強烈情緒狀態。
七、情緒二因論:其強調特定情緒的出現,均是某些因素先引起了生理喚起,然後我們在周遭環境中尋找適合的線索加以解釋所造成的結果。其用來解釋狂熱式的愛情。
八、喚起--吸引力假說:指喚起本身就足以引起吸引力的感受。即當我們身體處於喚起狀態時,我們很容易對此時在場,長得還不錯的異性有著強烈的「愛情」感受。
九、友誼式愛情建立在:尊重、相互了解和對彼此愛情的信心上。他們自我揭露的程度極高,較無強烈的佔有慾,也無情緒的大波動,故關係能維持長久。
十、Ainsworth 將依附分成三種類型:
1.安全依附:指孩兒依附母親,無法離開母親。
2.焦慮依附:沒有安全感的嬰兒,常處於焦慮狀態,不讓母親離開,但當母親回來後卻又氣憤以對。
3.逃避依附:沒有安全感的嬰兒,表現是漠不關心與逃避,母親的去來都不會引起他太大的反應。
※男女受早期依附類型的影響,與異性互動時也會如同嬰兒似的依附關係,其中以安全依附類型的人,多半有美滿且長久的親密關係。

第六章 態度與態度改變
1.態度定義為何?與價值觀有何不同?
ans:1定義:a將物體或思想按照某個判斷向度定位的反應。
b對特定的對象(..)的一般性與持久的正面或負面的感受。
c經由對該個體喜歡或不喜歡的評價表達對特定個體的心理傾向。
2.<價值>:個人憑其主觀判斷.認為事物中與己有關而且.具有重要性與意義性者。

2.態度有那五種功能?請舉日常生活例子說明之。
ans:a.工具性功能:
b.自我防衛功能:
c知識功能:
d價值功能:
e社會適應功能:
3.請說明個人在什麼樣的條件下,會經由認知失調作用產生態度改變?
ans:<認知失調理論>:當個體行為與他己有的態度相予盾時,如果他的行為沒有一個合理的理由或藉口,他會處於一種認知失調的狀態。
4.說明深思可能性模式,說明何時說服訊息的品質重要。
ans:<深思的可能性模式>
某些情況下:事情對自己有利害關係—產生動機思考—產生自己的想法。
某些情況下:缺乏理解事情的能力或分心狀況—不用心思考—以說服訊息有關的邊緣線索做反應。
5.如果你是機構主管?你如何利用免疫理論協助員工抗拒他人對本機構的批判。

6.如何利用阻抗理論的發現,減少人們反社會行為。
7.我們常發現人們”言行不一”那些因素會影響態度與行為的一致性?
ans:a態度測量與行為是否屬於同一層次。b人格因素影響。c情境變項。d態度對象物特性
e行為的測量。
8. 依據fishbein&ajzen的理性行為理論,那幾個因素會影響人們的行為傾向?
ans: a.個人對該項行為對象物的信念與對這些信念的評估組合成這件事的態度。
b 個人身旁重要人物的意見與服從主觀規範的動機。
c個體自覺是否有能力執行該項決定。
<關鍵辭彙>
態度的定義:a將物體或思想按照某個判斷向度定位的反應。
b對特定的對象(..)的一般性與持久的正面或負面的感受。
c經由對該個體喜歡或不喜歡的評價表達對特定個體的心理傾向。
價值:個人憑其主觀判斷.認為事物中與己有關而且.具有重要性與意義性者。
態度的功能:a.工具性功能b.自我防衛功能c知識功能d價值功能e社會適應功能。
態度的測量:1.直接測量a.自陳式 b.由多項題目組成的態度量表。
2. 間接測量:a.掩藏自陳式 b.行為指標 c.非干擾性測量 d.生理反應測量。
態度的形式:a.經由認知系統產生 b.基於情感產生的態度 c.經由行為產生的態度。
自我知覺理論:假設人們在不清楚自己對某事物的態度時,會反觀自己對事物的行為,經由自己的行為,知覺自己的的態度為何。
認知失調理論:當個體行為與他己有的態度相矛盾時.如果他的行為沒有一個合理的理由或藉口.他會處於一種認知失調的狀態。
單面訊息與雙面訊息:單面訊息:只強調一方的優點。雙面訊息:優缺點並呈的方式。
智力:指個體表現在推論.想像.領悟.判斷.以及生活適應等多方面的能力。
自尊:個體對自身的感受。
睡眠效果:說服效果在訊息呈現後一段時間出現。
深思可能性模式:某些情況下:事情對自己有利害關係﹥產生動機思考﹥產生自己的想法。
某些情況下:缺乏理解事情的能力或分心狀況﹥不用心思考﹥以說服訊息有關的邊緣線索做反應。
法則-系統模式:a人有動機思考說明訊息時-系統化蒐集相關資料。
b缺乏動機能力時-使用迅捷判斷法則。
免疫理論:說服言論如同細菌與病毒會造成感染以一樣,改變個人觀點。


期末考重點整理7~12

第七章:助人行為

第一節 助人的基本動機
助人行為:又稱為利社會行為,泛指一般對他人有利或以他人利益為主要目的的行為。
壹、助人的基本動機:
一、社會生物學觀點:
1.以進化論觀點來解釋助人行為。由於物競天擇,生物為求生存,必須將好的基
因遺傳下來,因可增進存活的可能,故個體所表現出的種種社會行為均有其遺傳基因基礎;助人行為之所以存在也應有其基因基礎。
2.親屬選擇及自私基因的觀點:指我們幫忙的對象最可能先選擇有相同或相似基因的親屬,在幫忙的過程中就算我們犧牲了,但相同的基因仍能傳遞下去。
二、學習論的觀點:助人的行為是透過條件化的學習歷程學得的,如操作制約的增強,為求酬賞或增強,此論認為助人多出於利己或自利的考量。
三、同理心─利他假說:指當我們能同理對方的感受,能對對方的感受與情緒感同身受時,會激發我們的利他動機,我們會想要幫助對方,改善對方的處境。此時並無任何自利或自我的因素考量在內。
四、負向狀態解除模式:我們所以會助人,乃因當我們看到別人處於「苦難」中時,引發了我們悲傷的情緒,為了讓我們自己好過一些,才會去幫助他。即藉由助人來解除自己的負面狀態,故係基於利己的自我考量。
結論:社會生物學觀點認為助人是一種直覺反應,早存在人類基因中;學習論則認為助人是一種基於利己考量的學習過程;負向狀態解除模式亦強調助人乃為消除自我的負面情緒,亦為利己考量;僅同理心利他假說認為助人純基於利他動機可知,助人的基本動機絕非單一理論或觀點可以涵蓋周延,助人者個人及情境因素均需考量。

第二節 影響助人行為的情境因素
一、影響助人行為的情境因素包括:助人決策歷程、居住環境、情境中的模範角色
二、助人決策歷程:Darley & Latane提出。凡其中任何一個受到干擾,助人的行為就不會出現。助人決策歷程的五個步驟:1.注意2.對事件的解釋3.承擔責任4.知道如何著手5.決定幫助。
1.注意:指先能「注意」到情況的危急或有人需要幫助。
2.對事件的解釋:指是否能辨識及解讀危機事件,以決定介入幫助與否。
人們常會以「察言觀色」來解讀當前的情境,在不明確的情境中,常會出現「多數人的無知」情形,而抑制或延遲了人們對危急情況所應採取的立即反應。
「多數人的無知」:指當一群彼此陌生的旁觀者,面臨不確定的情境時,會先壓抑本身的表現及反應,仔細觀察在場他人,而在彼此觀望的過程中,又常會將彼此的缺乏表情及行動,解釋為因為情況並不嚴重,所以對方才會如此的「鎮靜」。
3.承擔責任:指在危急時我們是否會伸出援手,常取決於是否覺得自己有責無旁貸感。「旁觀者效應」:在危急情況時,常因旁觀者越多,伸出援手的人越少,係因旁觀者的出現,會導致責任的分散。若僅一人在場就會立刻伸援。
4.知道如何著手:指面臨危急情境時,個人是否具有相關的知識與能力,常決定其是否伸出援手及救援的可能形式。
5.決定幫助:指要幫助與否,個人必須作個決定,卻有許多因素會影響我們作決定,如:怕被誤會沽名釣譽、擔心在助人過程中舉止笨拙,惹人訕笑、或避免招致對本身不利的結果。
三、居住環境:
1.城市人要比鄉鎮人,出現的助人行為少,Amato(1983)發現當居住人口愈多時,助人行為的比例就愈低。
2.Milgram的「城市負荷過度假說」:在城市中生活的人,周遭環境充滿了各種刺激及訊息,若一一加以注意或處理,一定會負荷過度。故人們多半選擇個人關心在意的訊息加以處理,而忽略了他人的狀況。
3.Fischer(1976)則解釋因大城市匯聚了各種種族、宗教背景之人,如此極大的變異性,降低了人們對週邊他人的相似感及同理心感受,而不易出現助人行為。
四、情境中的模範角色:
1.他人的榜樣與示範(模範角色),提供了行為供人們學習參考。
2.模範角色未必一定要真實存在於情境中的他人,卡通人物以可達此效果。

第三節 影響助人行為的個人因素
壹、影響助人行為的個人因素:1.個人特質2.性別差異3.個人情緒狀態。
一、個人特質:
1.同理心:此心越強越會助人。
2.道德理解層次:指個人對行事為人的準則及道德價值體系的認知。道德理解層次越高的人,越能不顧一切地去幫助他人。
3.利他性格:Bierhoff認為具有利他性格的人,在各種情境中都較可能表現出助人行為。利他性格應包含五種人格特性:同理心、具「公平世界的信念」、具社會責任感、低自我中心、內控性格。
二、性別差異:通常男性比女出現較多的助人行為,但在不危險的情況下或協助老人、幫助親人與小孩時,則女性比男性多,充分反映傳統中男性的英雄角色,女性則體貼溫娩。
三、個人情緒狀態:
1.正向的情緒狀態下會出現較多的助人行為。以「心情維持假說」來解釋:即指個人此時較可能以正向的觀點來解釋他人的行為,並藉幫助他人來維持或延長自己的好心情。
2.負向情緒狀態:如前述「負向情緒解除模式」,為消除悲傷的情緒,會產生助人行為。但此時跟我們所「關注的焦點」有關,如果關注的焦點是在自己身上(無暇他顧),助人的行為就不易產生,如果關注的焦點放在他人身上,那麼悲傷的情緒就有益於助人行為的產生。
第四節 受助者的特性
壹、受助者的特性:1.外貌的吸引力2.與我們相似的他人3.值得幫助的他人。
一、外貌的吸引力:貌美者得到的協助較多。
二、與我們相似的他人:較易得到協助,原因有二:1.相似的他人,可能代表著有與我們相似的基因緣故;2.跟我們愈相似的人,我們越容易產生同理心。
三、值得幫助的他人:我們認為此人是否值得幫助,常取決於我們對他所處情境的責任歸因有關。Weiner(1996)用「歸因─情緒─行動」理論,來解釋:當我們「歸因」某人之所以處於不幸的情境,非因他可控制的因素所致(如輸血染愛滋),他的不幸較能牽動我們的「情緒」,我們會有同情的感受,並因而採取實際的「行動」來幫助他。
第五節 助人的方式
Piliavin(1981)提出「喚起:代價─酬賞模式」:指當目擊一危急情境時,我們都會經驗到一種喚起的感覺,覺得緊張且不舒服,因此我們會希望能消除這種感受,而以「代價」或「酬賞」進行「代價分析」,用以預測在各種不同代價情境中個人可能會出現的助人方式。
※「酬賞」:指他人獲得的幫助。
※「代價」:則指受難者在此情境中所須付出的代價,以及個人如果介入此情境後,可能需要付出的代價。而「代價」又分為下列四種情況:
1.若受難者付出的代價高,而我付出的代價低時:直接助人。
2.受難者付出的代價高,而我付出的代價也高時:間接助人,亦可能採取「認知防衛」,即人們會重新定義所面臨的危急情境(如受難者目前情況尚可),來合理化我們的間接介入行為。
3.受難者跟我付出的代價同樣低時:此時決定介入與否,跟我們在此情境中所知覺的規範有關,如你與受難者有親戚關係,則會介入。
4.受難者付出的代價低,而我付出的代價卻極高時:完全不介入。
第六節 受助者的反應
一、公平理論:
1.強調我們喜歡與他人維持一種公平的關係。即我們付出與獲得的比例,應等於對方付出與獲得的比例。唯處在此情形下,我們才會覺得愉快。
2.而在助人時,助人者跟受助者均處於「不公平」的情境,因助人者付出多獲得少,而受助者是付出少獲得多,故雙方均欲設法達到平衡的狀態。
3.助人者藉控制感與對他人的影響力,來增加愉快感的獲得;而受助者以回謝,使之達到平衡狀態。若受助者無法回報對方,就會拒絕對方的協助。
二、威脅自尊模式:我們會敵視或感激他人的協助,其實跟我們是否覺得自尊受到威脅相當有關,如果接受幫助會使受助者自尊受損,即傾向拒絕接受幫助。尤其當事情愈重要時,來自親近他人或相似他人的幫助,較會產生威脅,因而常會出現負面反應,而拒絕對方協助。
第七節 建立一個互助的社會
一、使人樂於或願意助人,必須靠後天的教育,可藉模仿角色或角色扮演讓孩子模仿學習培養同理心,並設法排除助人時所面臨的阻礙。
二、而受助者必須要懷感恩之心,並以長遠的架構來思考「報恩」的問題,不急著將恩怨再短時間內結清,待他日有能力再回報。如此亦能解決受助者心理上的「不公平」狀態,並解決維護自尊的問題。


第八章:攻擊

第一節 攻擊理論
壹、攻擊類型:1.工具型攻擊2.有敵意的情緒性攻擊。
一、工具型攻擊:指為了覓食保衛生命而攻擊,只是以攻擊為工具來達成目的。
二、有敵意的情緒性攻擊:指由於情境刺激與個人認知誘發生理及情緒反應的結果。
貳、攻擊的理論:1.本能論2.挫折─攻擊理論3.社會學習理論4.現代攻擊理論。
一、本能論:認為攻擊是動物在演化過程中,為了傳遞生命而產生的本能行為。其又分為:
1.動物行為學派:人跟其他動物一樣有攻擊的本能,當外在刺激誘發下,會釋放出來以促進生存。
2.精神分析學派:攻擊是潛意識動機中毀滅本能的展現,唯有透過毀滅本能消除攻擊慾望。
二、挫折─攻擊理論:指個體受驅力支配會想要達成某些目標,若不能達成目的會產生挫折感,挫折感會造成攻擊驅力,此又稱為「驅力理論」。
三、社會學習理論:指出攻擊是直接經驗和觀察學習的結果。
四、現代攻擊理論:同時考慮情境因素、個人特質因素、個人在情境中的心裡歷程(生理、情緒及認知)因素。如:普遍性情感攻擊模式。
※普遍性情感攻擊模式:其將攻擊分為三個層次,且三者的互動來決定個體是否會產生攻擊行為。
1.攻擊的誘發環境因素:包括挫折、挑釁、攻擊示範的存在、引發不舒服感的因素,以及過去的學習制約誘發線索,如天氣、暴力影片。
2.攻擊者的人格特質:是否易被激怒、A型性格、以暴力來解決問題的價值觀、對挫折感的歸因方式、在某情境中的生理與情緒狀態。
3.個體的信念與歸因:會影響他對情境的認知解釋。

第二節 生理因素在攻擊行為中的角色:Huesman認為個體的基因會影響生理結構,再配合與環境的互動,則易產生暴力行為,如:腦中的血清素濃度過低、高濃度的睪丸酮(雄性激素)、腦前葉和下視丘及杏仁核受損。

第三節 環境因素
壹、誘發攻擊的環境因素:
一、物理環境因素:溫度、濕度。武器效果。
1.溫度、濕度:此可藉深呼吸來放鬆,並作自我反思。
2.武器效果:指憤怒時若身邊有武器,較會激起人們的攻擊行為。
二、社會情境因素:
1.挫折與攻擊:當個體慾求受外界阻撓時,會產生挫折,並進而引發攻擊。Berkowitz 將挫折攻擊假說修正為:挫折引發的負面感受是引發攻擊的主要因素。
2.挑釁與報復:指挑釁的行為與挑釁行為背後的動機,易引發人們報復的意願。
3.觀看媒體暴力的影響:其易產生模仿的效果,而使暴力行為增加。
媒體暴力增加攻擊行為的原因如下:
(1).媒體降低了人們對暴力行為的抑制力量,人們會覺得那是一種可以使用的方法。
(2).媒體暴力提供人們模仿的對象,學習如何進行暴力行為。
(3).媒體暴力會「誘啟」憤怒感受及暴力行為。
(4).長期經驗暴力使人們對暴力行為冷漠,並降低暴力行為產生的恐怖感受,使人們比較「容易」從事暴力行為。

第四節 個體內在歷程因素
一、個體內在歷程因素包括:
1.情緒感受與生理悸動:Zillmann認為各體生理感受在攻擊中扮演重要角色,他提出「悸動轉移理論」。指出不管是物理環境或社會環境的刺激,都會使個體生理處於悸動亢奮狀態,且會持續一段時間,即使在個體已經進入下一個情境中了,他可能扔會在亢奮激動的狀態,這種生理狀態會影響他在下一個情境中的反應,個體可能會表現出比平常多或強的攻擊行為。
2.認知與歸因:個體對外界環境挑釁或挫折的歸因解釋,會影響其情緒與行動。有「敵意歸因偏誤」的人,他們傾向於認為他人的行為出自敵意。

第五節 家庭及妨害性自主暴力
一、家庭及性侵害暴力依對象可分為三類:1.親子間暴力2.對配偶施暴3.對追求對象或對陌生人施以妨害性自主暴力。
二、家庭暴力及其影響因素,由下列三者互動而產生:
1.社會文化因素:貧窮與居住環境不佳、常搬家、父母管教子女的不正確觀念。
2.管教者個人因素:受虐的經驗、吸毒、情緒困擾、缺乏管教技巧、單親。
3.受虐者特質:過動、不聽話、衝動、年老。
三、美國對子女的暴力分為五類:1.身體虐待2.性侵害3.忽略子女生活照顧4.忽略子女情緒5.心理凌虐。
四、性侵害暴力及其影響因素:
1.強姦犯的病態心理。
2.社會文化因素:男尊女卑的文化觀,使男性覺得可以支配女性。
3.個人特質的因素:經歷過父母與他人通姦、經歷父欺母、曾被同性性侵害、看強暴色情片等均易產生強姦迷思。

第六節 控制與預防攻擊
一、控制與預防攻擊的有效方法:1.以暴制暴2.疏洩3.察覺情緒與分享抒發情緒4.同理心5.道歉。
1.以暴制暴:以產生嚇阻之效。懲罰可以遏止暴力行為的學理根據來自行為學派的操作制約的概念,但其實施的條件有四個:
(1)時間:必須在暴力行為發生之後立即實施。
(2)行為後果的必然性:即凡是暴力行為必然會受到懲罰。
(3)懲罰強度:指強度要適當,要強到使受罰者不願再嘗試即可。
(4)使被罰者認為懲罰是合乎公義的。
2.疏洩:採Freud的理論,人有攻擊的本能,其為一種能量累積,以暴力方式宣洩出來。故有人認為應採激烈運動,來消耗其精力藉以除掉暴力。但常適得其反。
3.察覺情緒與分享抒發情緒:憤怒的情緒不作紓解,會引發身心的疾病,故應引導他人分享情緒,以減低情緒壓力,可增進自我理解、自我肯定且有心理治療之效
4.同理心:改變你的觀點。以站在對方的立場去理解對方為何作出這種行為,會減少憤怒感受。
5.道歉:當你傷害他人之後,証明自己並非出於惡意,最有效的辦法就是道歉,且提出合理的解釋,通常能迅速消除對方的怒火。

第九章 社會影響

第一節 從眾
壹、社會影響:指不管是有形或無形的,直接或間接的來自他人的影響,進而使我們產生行為改變的情形謂之。這種影響往往是雙向的,即別人影響我,我也影響別人。
貳、社會影響分為四種形式:從眾行為、順從、對權威的服從、合作或競爭的互動策略。
叁、影響從眾行為的因素:
一、從眾:指個體選擇跟多數人相同的作法。Asch(1955)研究顯示,從眾現象確實存在。
二、人為什麼會從眾?Deutsch & Gerard(1955)提出二種解釋:
1.規範性社會影響:指我們之所以從眾或遵循規範是為了避免遭他人排斥、處罰或引起他人反感。當我們與大多數人意見不同時,他們會先試圖說服改變我們,若仍不從眾,則將容易遭受排斥與處罰。
2.訊息性社會影響:當我們沒有足夠的訊息作判斷的依據時,我們會參考大多數人的意見,而遵循他人的行為方式。係因我們覺得他人更了解情況的緣故。
.影響從眾行為的其他因素:1.團體凝聚力2.個別差異3.性別因素4.文化因素。
1.團體凝聚力:當團體凝聚力愈高時,團體中的個人所感受到的壓力愈強。
2.個別差異:從眾行為與個人控制感需求的高低呈反比。
3.性別因素:女性的從眾性高於男性。
4.文化因素:西方文化較強調個人主義,而亞洲與拉丁美洲,較強調集體文化,故集體文化個人的從眾行為高於西方。
肆、多數人的影響與少數人的影響:
一、產生「多數人影響」的關鍵因素:1.人數2.一體感。
1.人數:人數愈多時,個人的從眾行為比率愈高。當人數達到3時,對個人的影響就達到極限,不可能再增加了,若以線條來表示,當人數由1人往上升至3人後,便呈平行不變的一直線了,Asch稱為「魔術數字3」,此時個人的從眾行為已出現「天花板效應」。
2.一體感:指與多數人的意見一致時,個人會覺得他們是一體的。倘打破一體感,則從眾性就降低了。
二、少數人如何取得影響力?
1.一致堅持的少數人才能發揮影響力:條件有三:少數人的想法意見必須堅持一致、必須引起多數人的注意、必須表現出彈性及開放的態度。
※多數人的影響是相當直接又顯而易見的;而一致堅持的少數人造成的影響則是間接且不明顯的,但多因經過重新思考,因之特別持久。
2.取得高地位的少數人才能擁有影響力:在團體中高地位的成員遠比低地位的成員有影響力,而高地位的取得則靠「個人信用度」的累積,此謂之「個人信用度模式」。因人微言輕,待立下汗馬功勞後,你的話就有影響力了。

第二節 順從:指面對他人的請求或期待時,個人即使不樂意或不同意,仍會表現出接受要求的行為。係因對方利用了一些要求策略,使我們落入順從的陷阱中。
.順從的策略有四個:1.腳在門檻裡的策略2.以退為進的策略3.變化球的策略4.「還有更多」的策略。
1.腳在門檻裡的策略:指先向對方提出一個較小但不易被拒絕的要求,當對方答應後,再接著提出一個較大,較困難的要求,此時對方同意的可能性會大大的提高。係因我們的自我覺知有了改變,在答應第一個要求時,其實我們已開始思考我們為何會願意幫忙?結果是傾向認定自己的本性是樂於助人的,所以在面臨之後較難的要求時,我們仍會儘力協助他,以維持自己觀點的一致性。此為「得寸」又「進尺」的情形。
2.以退為進的策略:指先提出大且讓人為難的要求,當被拒絕後,隨即提出較小的要求,此時獲得同意的可能性大為提高。其實後面的小要求,才是真正的目的。採用此法要注意二點:第一個要求的代價必須非常高,高到當對方拒絕時,不會產生負向的自我知覺(如認為自己是小氣鬼),否則拒絕後續要求也是理所當然、第二個小要求必須立即提出。
3.變化球的策略:指先讓對方低估他所需要付出的代價,當對方動心後,再揭露真正的代價,此時對方多因已經動心或承諾,難以放棄,而願意付出後來較高的代價。係因心理上的承諾感所致,當我們一作決定後,就會思考它所帶來的種種好處,而使我們覺得非如此不可。
4.「還有更多」的策略:如果要讓對方接受我們的要求,與其從一開始就把所有條件都攤開,不如先公開部分,再一一追加對對方有利的條件,以逐漸增加誘因。

第三節 服從權威
一、服從權威的情境因素:指權威要求我們傷害他人時,此時「受害者」與我們的距離遠近,會影響我們對權威的服從與否。若越近越較不會服從權威。
二、服從權威的心理因素:承諾感(指是否出於自願,若自願則較會服從)、實驗者的權威形象(若具專業形象,則較會服從)、代理人的心態(指自己只是代理不需負責)
第四節 合作或競爭的互動策略
一、囚犯困境遊戲:其探討社會影響中合作或競爭的互動策略,指處於兩難的困境中,若兩人就共同利益而言,我們應採取合作策略,但若就個人利益而言,競爭策略雖然無法創造出兩人最大利益,但卻可以保障個人的處境不至於比對方的處境更悲慘。倘採競爭方式,創造個人的最大利益,但也可能結局為雙輸。但通常人們會不惜造成雙輸,也要採競爭的方式,因採合作的方式較為困難。
二、社會困境:指當資源有限時,一開始若採取競爭的策略似乎最符合個人利益,但倘其他人也採取同樣的競爭策略時,很快地資源就會消耗殆盡,落得大家均無利可圖的下場。結果是,大家明知競爭的下場會造成全輸的局面,但仍如此做,因如此做可獲得立即的個人利益。Hardin(1968)以「公有牧場的悲劇」來說明此種現象,Dawes(1980)稱為「社會困境」。
三、卡車載貨遊戲:指在雙方均有某種控制權的情況下,探討當互動中的一方或雙方採取的互動策略。結果發現,就算會造成嚴重虧損,雙方也常採取競爭策略。
四、影響競爭或合作策略的因素,即明知合作對大家都有益,但卻仍採競爭策略之理由:
1.個別差異:每個人的社會價值觀不同(重競爭者、重合作者、競爭合作並重者)
2.性別差異:一般皆認為男性較女性更常採用競爭策略。
3.文化差異:西方社會多為個人主義,重競爭,集體文化重合作。而研究顯示台灣受試者和美國受試者同樣傾向採用競爭策略。
4.溝通與信任:有溝通討論時,因可建立信任感,而顯著提升雙方的合作行為。
5.回應性:我們採競爭抑或合作策略,會深受互動他人的影響,常以牙還牙來回應。

第十章:團體

第一節 團體的基本概念
.團體:指兩個或兩個以上的人經由社會互動而互相影響的群體。
.團體的特性:互動、有內部獨特的結構、每位成員的地位都不同且各自扮演不同的角色、有規範來界定適當的行為標準、不同的團體其目標亦不相同、團體是有團體感的、成員間的動態互賴關係中團體及其成員均會產生變化。
.團體的形成:人為什麼加入團體?
1.心理動力說:認為人們加入團體是為了滿足一些在團體外無法獲得滿足的基本生理與心理需求如:獲得歸屬感、控制、情感。
2.社會生物說:群居的團體較能共同抵抗環境的威脅,亦能增加尋得配偶的機會,以繁延後代。
3.社會比較說:人們為了要跟他人作比較的緣故,藉以認知自己的能力與行為適當與否。
4.社會交換說:為相互交換彼此所需要的東西。
.團體的結構:
1.規範:界定團體成員行為的標準。
2.角色:指分工合作的角色劃分。
3.地位:以地位層級來決定團體成員應扮演的角色。
五、團體的溝通:
().溝通:指團體成員分享彼此的看法、思想、感覺,以解決問題,建立情感的一個活動。
().溝通的方式:Leavitt(1951)實驗四種最常見的溝通網路,發現:
1.不同溝通管道的效率與中心化程度有關:因訊息通常往中心位置的成員集中,因此:
(1).輪型最快:團體成員中只有一位可與所有其他成員溝通,其他成員間無法彼此溝通。
(2).Y型與鏈型次之:每位成員均可與鄰近的一至三人溝通。
(3).圈型最慢:每位成員均可與鄰近的二人溝通。
2.與訊息複雜難易程度有關:簡單問題,採中心化溝通方式較有效,因居中央者能很快收集訊息後作決定;而複雜問題則以非中心化的溝通網路較有效,因居中心位置的成員會面臨訊息過多,無法處理的難題,即訊息達到飽和,無法負擔。
3.溝通網路中所處的位子,會影響其滿足感:中心化的溝通型態中,居中央的人較覺得滿足,離中心愈遠者愈不滿足,因此,非中心化的溝通方式,整體滿足感較高。
4.位於可控制溝通的位置上者,易成為領導者。
六、團體凝聚力:指團體吸引全體成員的力量總和,或成員欲留在團體中的動機強度。
七、影響團體凝聚力最主要的原因:1.主要為成員間的人際吸引 2.其次為是否能滿足成員的需求。
3.領導者的行為與領導方式亦主因之一 4.尚有面對外來威脅時亦有助凝聚力。
八、團體凝聚力與團體之工作表現間的關係:1.二者可互為因果 2.二者的正相關,小團體比大團體明顯 3.二者的正相關,在團體成員需要互相依賴與互動的工作上,比無此需要的工作上高。
4二者均會受到團體規範的影響。

第二節 他人對個人行為的影響
壹、別人的存在如何影響個人的表現?包括社會助長、社會抑制、社會衝擊及去個人化。
一、社會助長:指當有他人在場時,會增進個人的工作表現。社會抑制:指有旁觀者存在時,會使受試者的效率降低,需要更多次的練習才能記住所要學習的材料。
1.Zajonc(1965)認為有旁人存在時,有時會助長,而有時卻會抑制個人的工作表現:通常對自己熟悉的工作會產生社會助長的效果,而複雜或不熟悉的工作則會產生社會抑制的效果。原因為:
因旁人存在時,會導致個人處於「激起狀態」(指產生不確定性,不知道下一刻會發生什麼事),其有利於強勢反應的發生。即對簡單或熟悉的事,強勢反應就是「正確」的反應,對複雜或困難的事,強勢反應就是「錯誤」的反應。
2.Cottrell(1972)則從學習驅力理論的角度,反對Zajonc提出別人「只要在場」就會產生機起狀態的說法,他認為別人必須是一個「可能的評價來源」,才會對個人的行為表現產生影響。
3.sander(1981)提出分心的解釋:旁人存在時,還會產生分心作用,干擾其注意力,對簡單的工作他會更加努力,而產生助長之效。對較困難的工作,倘努力仍不足以克服干擾之影響的話,就會產生抑制之效。
4.Baron(1986)的分心─衝突模式:指別人存在時,個人一方面注意工作本身,又要注意在場的人,就產生了注意力上的衝突,這個衝突就會導致個人的激起升高,而產生助長或抑制的效果。
二、社會衝擊理論:其探討社會助長與社會抑制對個人影響的強度;即旁人的存在,對個人的影響強度決定於三個因素:他人的總數(指旁人越多則影響越大)、強度(指旁人的身分地位或專業性越高影響越大)、接近性(指旁人在時空上的接近程度,越接近則影響越大)。
三、去個人化:指個人處於群體中時,「自我」的意識會喪失,個人的自我認同為團體的目標與行動所取代,任何行為已經不再代表個人了,而是「群體」行為的一部分,這使得人們覺得較不須對自己的行為負責,也較不關切行為的結果。因此個人匿名性越高時,去個人化情形越嚴重,人們越可能做出平常不會做的行為。

第三節 互動團體的工作表現
一、Steiner(1972)將工作分為三種類型,以探討互動團體的工作表現:
1.加成性工作:指團體的工作績效決定於每位成員工作表現的總和。「人多好辦事」。
Ringelmann(1913)發現’Ringelmann effect’現象:團體表現優於個人表現,但卻沒有達到團體可能達到最大的潛能,亦即隨著團體人數增加,個人平均工作量卻減少。即團體成員單人工作時他會全力以赴,若其他成員跟他一起工作,他便會偷懶,少出些力。
2.不連續性工作:指團體的工作效率,決定於團體中表現最佳的個人。亦指能力強的團員會影響整個團體的表現,帶動全團。如:組隊參加機智問答遊戲。
3.連續性工作:指團體的工作效率,決定於團體中表現最差的人,即能力差的團員會拖累全團,影響全團的成效。如:登山活動中,全員到齊才能開飯,則慢到達的人決定了開飯時間。
二、社會閒散:’Ringelmann effect發生的原因,係因在共同工作的過程中,有不適當的互動所導致的,此稱為過程損失。
此過程損失包括二個原因:
1.協調不當:指當成員一塊工作時,可能會互相干擾、影響,甚至力量互相抵消。
2.社會閒散:此為一種動機性的損失,因為處於團體中,覺得個人的努力,別人不會知道,因此就偷懶,較不努力。
※產生社會閒散的因素:
1.個人可以隱藏在團體中,個人的可辨認性降低,別人不會知道你做了多少,無法評價你,因而就較為偷懶。
2.團體中的人數越多,個人越看不出自己的努力與團體成果之間的關聯性,因此就比較不會全力以赴。
(三)由於個人覺得多人工作易達成目標,或覺得別人不會很努力,而造成社會閒散的情形。
三、團體決定:
()團體極化現象:指團體在作決定時,往往會較個人的決定更極端,如團體成員最初的意見傾向保守時,則團體討論將導致更趨保守,反之也可能遷移至更加冒險境地,此即謂之。
冒險遷移:Stoner(1961)提出團體討論對團體決定的影響,經過團體討論後,團體會做比個人單獨時更冒險的決定。
※導致團體極化現象的原因:
1.說服論點理論:強調當人們聽到支持某一立場的論點越多或越強時,他們的態度就會越極化,而強化該論點,使其更具說服力。
2.社會比較理論:即使沒有新的論點被提出,只要我們知道別人的立場,團體極化就可能產生,係因當個人發現別人的立場和自己相似,或比自己更極端時,就會更加肯定自己的立場是對的。
3.社會分類或社會認同理論:強調人們有認同的需求,希望能屬於某個團體,因此有我們─內團體與他們─外團體的分別。在進行團體討論時,個人的意見會儘量符合團體的規範。
()團體迷思:指雖然團體常可作出比個人適當的決定,但有時候一個看來非常理性,又有智慧的團體,卻可能作出極端錯誤的決定,「豬羅灣事件」、「珍珠港事件」、「水門事件」、「挑戰號太空梭爆炸事件」均可能是團體迷思所造成。
Janis 認為易發生團體迷思的的情境有三:
1.高凝聚力的團體:因常會排斥不同的意見,而陷入團體迷思中。
2.有特定結構的團體:其因成員背景太相似,或與其他人隔離孤立的團體、或有強勢的領導,易陷入團體的迷思中。
3.高壓力或急迫的情境下。
Janis 提出可能出現團體迷思的癥狀:
1.極大的從眾壓力。
2.自我監察異議:指自我控制不在會議中提出異議,可能採會後告知主席的方式。
3.心理衛士:指會議中有人把關,為謹防任何會動搖團體信心與決策的意見出現。
4.全體一致的表象。
5.無懈可擊的錯覺:指團體成員自認他們的決策十全十美,無懈可擊,而忽略了看似微不足道卻極重要的訊息。
6.道德的錯覺:團體自認站在正義與公理的一方,而忽略了可能導致不當決定的訊息。
7.對敵人的錯誤知覺:認為對方是不得人心,沒有能力,而形成錯估形勢的現象。
8.集體合理化:團體一旦作了決定後,就貶抑其他的訊息,並藉以合理化來自我安慰。
Jsnis 提出減少團體迷思之道:
1.為了減少從眾壓力,領導者應鼓勵成員表達意見,且不要太早表達自己的立場。
2.最好在團體討論過程中,找人專門扮演批判的角色。
3.先作小組分組討論,將其結論彙整後作比較。
4.詢問外界專家的意見或請專家與會。
5.在執行決策前最好再舉行一次檢討會。
6.倘團體針對某一對象時,須事先收集資料,了解對方,以知己知彼。
※避免團體迷思的策略:
1.讓成員預期他們必須為他們的決定負責。
2.讓一個人扮演提醒者角色。
3.團體領導者或其他成員應該鼓勵大家獨立思考與尋找訊息。
4.用一套電腦輔助的”團體支持系統”來開會,其可讓成員匿名提出意見。

第十一章:組織與領導

第一節 領導者的權力基礎
一、任何組織都面臨二個問題:選擇適任的領導者、建立上下共同遵守的管理規則。
二、勢或權勢:指領導者擁有較其屬下為優的資源,也就是西方所謂的權力。
三、French Raven 將權力分為五種:
1.合法權:指經由合法的程序在組織中佔有的位置。
2.酬賞權:指領導者擁有獎賞屬下遵行其意志完成任務的資源之權力。
3.懲罰權:指當屬下不能達成任務或貫徹領導者意志時,領導者予以處分的權力。
4.知識權:又稱專業權,指個人因其知識、能力和才幹能駕馭其工作而獲致的權力。
5.參考權:指當屬下對領導者的領導心悅誠服,願意以他的意見作為參考,此易深入人心。如慈濟功德會的釋證嚴法師的理念,對許多人造成影響且成為參考。
四、德國社會學家 Max Weber將權力的來源分為三類:
1.傳統型權威:指經由世襲傳承得來的領導位置。
2.理性型合法權威:領導者的知識、能力、才幹能充分駕馭他所執行的工作。如裕隆公司嚴凱泰。
3.魅力型權威:指領導者透過其智慧、膽識或品德、能力建立其功業,使其言行對屬下擁有角色之外的影響力。如證嚴法師慈濟功德會的救世志業。

第二節 領導者形成的理論
一、領導者形成的理論包括:
1.天生領袖:常見的領袖因素包括:社交和人際關係能力、專業能力、行政能力、領導效果和成就、友善、智慧思辨能力。
2.情境論:時勢造英雄,研究者發現在局勢困窘的危險關頭,比較會產生強人行的領導。
3.Fielder's的權變模式(情境與特質關聯取向):指出領導者的特質與情境特色的互動會影響領導的效果,其將領導者分為二型:任務取向(重視任務達成)、關係取向(重視情感關係的維護)
Fielder認為工作情境有三大特色,來決定領導者的取向:1.領導者與團隊成員的關係如何?2.團體的任務與目標是否清楚?3.領導者擁有多大的法定權利?
結論:當三項條件俱佳或均差時,任務取向的領導者會表現的最好;當條件中等時,關係取向的領導者會最有效能。
二、領導的定義:運用人際影響力,直接透過溝通的管道,達成組織目標的企圖。
1.體恤(重關係):領導者與部屬互相尊敬信賴,建立良好的互動關係。
2.主動結構(重任務):指領導者能組織及界定部屬的工作內容,以及部屬與部屬間的關係。
3.領導者的領導行為有十類:主動、代表團體、平易近人、組織、管轄、賞罰、整合、強調工作的執行、下行溝通、上行溝通。
三、McGregor(1960)提出的領導理論:
1.管理X理論:力主「性惡論」,故必須用賞罰的制約法則來管理員工,且組織結構要明確,決策時不參考員工的意見。此領導者屬於高工作取向與低人際取向類別。
2.管理Y理論:力主「性善論」,認為員工會自動自發,努力工作,領導者的工作是激勵員工主動參與工作,決策時納入員工的意見,並充分授權。此領導者屬於高人際取向與低工作取向類別。

第三節 組織文化
一、組織文化:指長久以來,一群人在解決組織內外部問題的過程中,共享許多重要經驗,已使他們對周遭世界跟自己所處的地位,有了共同的觀點與看法。
二、華人企業主持人的組織行為:1.華人普遍存在家族企業型態,成敗自行負責。2.企業主是訊息的中樞。3.企業主是資源的分配者。4.企業主是權威的象微。
三、組織文化如何發揮功能呢?1.組織中要有規範存在。2.組織領導者本身或透過機制給予成員獎懲以維持規則。3.以規範的角色行為學習到在組織中應有的行為。
※亦即透過規範、獎懲機制、示範行為,組織傳遞價值與信念給組織成員,使他們能表現出合宜的行為。
四、我國對領導者的觀點中,除與西方相同的工作取向和情感取向外,還發現文化在工作價值上有差異,可以四個價值向度來區辨對個人行為的影響:
1.個人主義:重視自我,還是重視群體。
2.權力距離高低:權力距離低者重視個體獨立與部屬參與;權力距離高者重視屬下服從。
3.逃避不確定性:此傾向低者較不焦慮,不怕改變,成就動機高。反之,則會抗拒改革,焦慮感高,怕失敗,感就動機低。
4.男性化:若男性化高者會重視金錢、表現、成就且果斷;反之,男性化低者則重視相互依賴。
※台灣地區的文化價值屬於:個人主義低、權力距離大、逃避不確定性高、男性化中等的區域。係因臺灣的生活在集體取向的農業型態聚落中,而強調人情及關係華人企業主的重要認知與理念是儒家倫理轉化而成的「信任格局」概念。 
五、費孝通的中國鄉村經濟田野調查指出:中國傳統的社會是一種具「同心圓波紋性質的差序格局」。波紋的中心是自己,與別人發生的關係像水的波紋一樣一圈圈推出去,形成親疏不同、貴賤不一的差序格局。此為華人重視關係的親疏遠近。
六、信任:指一種「人際的信任」,是華人針對特定個人的親近、熟悉所衍生的信任。
※黃光國提出人情面子的關係模式:
1.對親人採「各盡所能,各取所需」的需求法則,不要求回報。
2.對朋友、同學則採「人情法則」的互惠模式,不要求立即回報。
3.對一般交往對象則按「工具關係」,以公平交易互動。
七、鄭伯壎(1995)提出華人企業主用人的三種認知向度:
1.關係格局:關係的親疏遠近。
2.忠誠格局:忠誠度高,聽話認同,或忠誠度低,不聽話認同。
3.才能格局:勝任能力強或平庸。
八、鄭伯壎認為華人企業主透過三種方式使員工轉換類型:
1.親疏異位:透過結婚、認領、結拜等方式建立親密關係。
2.忠逆異位:華人組隻強調部屬間的人倫規範,當部屬企圖心過強,將遭企業主防範。
3.才庸異位:部屬可透過進修學習,提升才能。
※結論:故華人將「親、忠、才」,三種特色皆佳者視為自己人。
1.對自己人授權較高、要求寬鬆、人際取向、置於權力核心、工作範圍具彈性。
2.對外人則授權較低、要求嚴荷、工作取向、置於外圍執行、工作結構較清楚。
3.對自己人考評主觀、採終身規劃長期僱用、陞遷快、資源分配多、受照顧多。
4.對外人則考評客觀、採短期規劃策略僱用、陞遷少、按績效分配、受照顧少。

第四節 家族主義與華人領導者
一、泛家族主義或類家族主義:指家族發展出的規範與型塑行為的法則,會遷移到其
他團體或組織生活上。
二、華人的家族主義有二種重要的人際法則:尊尊原則(重尊卑)、親親原則(重親疏)
三、鄭伯壎(1991)認為家族主義展現二種價值:
1.家長權威:父親擁有最大權威。
2.關係差異價值:家族第一的概念,區分為圈內人與圈外人。
四、樊景立與鄭伯壎(1999)主張,家長式領導包括三個重要面向:威權、慈悲、德行。
其中「德行」向度,是華人領導行為中獨特的一點,認為應具備儒家倫理中的美德。
五、我國軍事組織士官兵眼中的領導行為除了西方的「體恤」、「主動結構」之外尚包含:「公私分明行為」的因素。
六、大陸國營企業員工對領導行為的評價分為三個因素:個人品格C、工作績效P、團體維繫M,其中品格因素為華人所特有。
七、謝貴枝與梁覺指出儒家的「內聖外王」理念,對華人的經營管理有影響。德、術、御,都具影響,而「德」較有顯著的影響力。
八、樊景立與鄭伯壎主張,威權領導背後的心理機轉是「敬畏」,慈悲領導的心理機
轉是「互惠與感恩」,德行領導的心理機轉是「希望部屬認同與效法」。

12章性別角色與社會行為
.性別角色的概念:
1.兩性工作平等法:民國90221日。
2.玻璃天花板現象:職場透過組織規章或組織成員的認知信念,對女性所設的升遷或工作限制。
3.生理性別:個體生理上是男性或女性,亦即染色體與身體性徵的差異,天生的生物範疇。
4.社會性別:社會對兩性在社會行為與性格特質上所賦予的意義,來自文化的建構。
5.性別認同:個人自認為自己是男性或女性,不一定符合其生理性別。
6.性別角色自我概念:個人覺得自己是否擁有傳統上男性或女性的特質。
7.性別角色刻板印象:男性或女性應該具有何種特性的信念。
8.性別類型化:個體學習到社會定義的與性別相關的角色歷程,社會將人、事、物標籤分類為男性的或女性的。
二、性別差異
()、兩性差異心理學:1.女性語言能力較佳2.男性視覺空間能力較佳3.男性數學成績較好4.男性攻擊性較強。※ 沒有證據支持傳統兩性差異迷思:女性社會需求較強、成功動機較低、自尊較低;男性分析能力較好;女性較受生物本能支配,男性較受環境支配。
()、後設整合分析「兩性在認知能力上的差異(如語言、數學)相當小,並沒有實際上的意義,而且差距在消失中」。
()、兩性社會行為差異
1.非語言行為:男性臉部表情差異最大,其次是身體線索,差異最小是語調;女性解讀較佳,女性較善於解讀他人的肢體語言及察言觀色。
2.攻擊行為:男性攻擊性較高,隨年齡增加逐漸縮小;女性較易產生罪惡感。
3.助人行為:男性在較為英雄式的情境,較易提供他人幫助;女性鼓勵擔任照顧人的角色,提供朋友安慰與社會支持。
4.從眾與易受影響:男性男性平均地位高於女性,熟悉的題材較不易被說服;女性順從,服從性高,沒有主見,但「地位」會贏得尊重。
5.小團體內行為:男性較注重與完成團體任務,重視如何完成工作;女性比較友善,較會同意他人觀點,採民主與參與式型態,重視社交互動與維持成員情感。
6.情感與友誼:男性狐群狗黨一起玩樂或工作,以工作玩耍為主,不會做自我揭露;女性以分享感受的方式進行互動,重視情緒表達,表現較多親密感受。
一、性別角色信念與刻板印象:1.多數人會以性別為分類基礎,將某些概括特徵分別加諸兩性身上2. 信念過度類化,缺乏足夠證據3. 參考資料缺乏時,人們會依刻板印象判斷4. 許多文化都具有類同的性別角色信念。
二、性別角色刻板印象的內涵:1.生理特質(肌肉、聲音、化妝等)2.社會與生物角色(同性戀、生育等)3.人格特質。
三、性別角色信念與刻板印象的原因:1.主要特色2.與工作有關的工具性特質3.與撫育幼兒及情感表達有關的特質。
四、性別角色信念形成的理論
1.生物社會學理論:性別角色刻板印象反映出兩性真正的差異,兩性係由演化造成生理上的差異,男性發展出攻擊性工具化特質,女性發展出溫暖照顧等情感性特質;在生殖婚姻上,男性性行為主動、爛交,有較多對象;女性則是尋求穩定承諾的關係。
2.精神分析理論:兩性由於生理差異引發不同生活經驗,進而塑造性別角色,尤以幼年時期對父母之情緒依戀關係特別重要;男性會因為依底帕斯情節(即弒父戀母情節),由畏懼或妒忌同姓父母,進而產生認同。
3.社會文化與社會學習:性別角色是經由學習與環境的制約,及幼兒的觀察模仿造成的差異;性別化行為的學習透過角色的性別代理性增強,會刻意模仿父母行為,與類化到其他行為情境;父母常藉著正、負強化塑造小孩的行為,使他符合某一種性別。
4.社會角色理論:性別差異主要來自社會情境中社會角色的規範,例如「凝視」可以是權力的展示,或是有「性」趣,或是期望進一步互動的訊號。
5.認知發展理論:性別差異主要來自社會情境中社會角色的規範,性別認同是發展符合性別類別的關鍵動力。性別恆常,性別認同出現在兩三歲,各種物體恆存的觀念開始發展;三四歲會以表面特質判定性別;六七歲會了解性別與生理性器官有關,並逐漸習得社會對兩性的刻板印象。

()、性別角色刻板印象的影響相當複雜:
1.兩性會對工作或學業成績的成敗有不同的歸因,男性在男性化工作的成功表現代表他有能力,女性在同樣工作上的表現歸因於運氣。
2.女性的負面歸因影響到兩性對自我的評價,女性會用運氣解釋自己的表現,扼殺女性對自我的肯定,只做幕後支援性的工作,不敢嘗試挑戰。
3.女性可以透過肯定自我能力的工作表現,讓人忘記性別限制。

()、傳統性別角色如何傳遞:1.教育體系有系統的傳遞男為主、女為輔的訊息2.傳播媒體製作的節目沿襲並鞏固既有的性別角色及性別階層意識。(廣告中的女性角色開始多元化:性感暴露、工作角色與休閒社交角色)

()、兩性化研究
1.男性化:工具化特質,與完成工作有關的特質,如自信、支配等。有較高自我概念。
2.女性化:情感表達性等特質,如溫暖、照顧。自尊最低。
3.兩性化:兼具剛柔並濟性格,能彈性應付偏重工作取向的情境,及偏重人際關係取向的情境,是適應最好的一種性別角色,能從容應付各種角色要求,生活滿意也較高(Bem,1974)。有較高自我概念、自我概念最為肯定與積極自尊最高、最具人際吸引力、有較滿意的人際關係。
()、女性的恐懼成功研究
1.女性恐懼事業成功會讓男人覺得她們沒有女性應有的溫柔、嫵媚特質,而失去對男性的吸引 力;2.當男性在傳統女性領域(如家政、護理)成功時,也會有較高的成功恐懼;3.在傳統兩性角色劃分明確的社會中,表現不符合性別角色行為時,會遭受到社會排斥,因此會有成功的恐懼,這種恐懼限制了兩性自我潛能的發展。
()、性別角色的未來發展趨勢
1.女性工作的特色:
(1).工作所需教育程度與薪水皆低於男性
(2).工作時間要能配合家庭需要
(3).較可能為育兒而辭職。
2.兩性角色的變遷可以從性別角色分工的變化發展來看,女性教育程度提高,職場參與度增加,晚婚與子女數目減少,育兒機構增加,使性別角色分工鬆動。
3.女性仍受制於某些結構性因素,不能充分發揮潛能,有必要調整適應彼此的角色期望(性別角色信念的認知)。
4.傳統性別角色仍舊影響到兩性對父母職責的規劃,這些都反應在社會職場與家庭領域之中。

5.兩性在性別角色與父母職責信念無法調整,會造成親密關係與婚姻的破裂。

沒有留言:

網誌存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