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10月24日 星期日

人類行為與社會環境 舊版本僅供參考

人類行為與社會環境 舊版本僅供參考



ching、茶葉渣 2005-04-09 1~6章名詞解釋

1~6章重點

課程重點複習/王麗容老師







第一章 緒論【摘要重點】



◎行為的分類。1、依照行為的範圍分:

(1)廣義的行為:包含一切外顯的行為以及內蘊的行為。

(2)狹義的行為:指一切能夠被觀察到的外顯行為。

.相關學說:勃魯諾表示行為可以分成在內的、秘密的,以及可以觀察到的行為。他將外顯行為分成兩類,一類是公開的,可以觀察到的,另一類卻是不讓人看到的,秘密的,例如間諜或是其他從事保密工作的某些行為。



2、依照先天獲得或後天學習或適應環境而獲得的行為分:

(1)本能或天賦的才能:個體獲得這些行為不需要經過學習,多數是本能或由遺傳所獲得。

(2)適應行為:指個體後天習得,或適應環境而獲得的行為。

.相關學說:貝麗生與史坦納解釋適應行為是:「有機體動作的方法合乎環境的要求,並滿足本身的需要。」

3、以行為是否符合常模、社會標準或規範分:

(1)正常行為(特徵包括):

1.符合社會文化贊許標準的行為,或個人的行為與大多數行為良好者相似或一致的。

2.行為的發展是符合個人的身理、心理的發展。

3.個人生理、心理、情緒、社會的發展及適應是良好平衡的。

(2)偏差行為(特徵包括):

1.違反或是不符合社會文化讚許標準的行為,或是個人的行為與多數行為良好者不相似或不一致。

12.行為的發展是不符合個人的身理、心理的發展。

3.個人生理、心理、情緒、社會的發展及適應是不佳、不平衡的。



4、以行為的功能分:

(1)生理行為:個人維持生理功能的行為,諸如飲食、呼吸...等。

(2)精神行為:個人有思想、意念、期望、動機、信仰等行為。

(3)情緒行為:指憤怒、憂慮、忌妒、恐懼、愛、快樂等心理狀態統稱之為情緒。

(4)社會行為:指兩人或是更多的人藉由彼此間的溝通、互動在社會環境中調適良好所展現

        的行為。



◎行為的發展。(p.5)

1、社會學的觀點 →社會學家湯麥斯(Thomas):任何價值觀念,均可引起個人的行為趨勢(心理態度),態度決定之後,就有行為表現。因此,無論是何種方式的行為,均為態度與價值觀念之間的聯繫。

2、心理學的觀點 →心理學家桑戴克(Thorndike):

提出「聯結主義理論」,試圖說明刺激、反應的關係,人接受刺激反應到神經中樞,產生行為反應。其效果律則是用來解釋行為或學習中的改變。



◎當代重視行為科學的理由。(p.7-8)

1、20世紀下半期全世界人口急劇增加,速度也愈來愈快。人口快速的增加,導致資源及機會的不足。人類求生存及發展的競爭空前激烈,容易致心理及行為之失衡,所以要加以研究。

2、人類行為受環境影響而作適當的調整,另方面人類行為也會衝擊到環境,使它轉變。社會上有許多問題受行為或環境的影響,其影響有多大,能否予以改善,必須加以考察及研究。

3、有關人類服務之各學科,諸如社會工作、教育、護理、經濟、政治、心理等學科,學生必須先瞭解人類行為,以及人在環境中的運作,然後才能作有效的服務。



◎行為科學必須符合以下兩種條件:

1.此學科必須是研究人類行為的 

2. 必須應用科學方法做研究。

行為科學是整合了許多學科而來,主要的科系包括:心理學、社會學、人類學。



◎影響人類行為的因素。(p.9)

1、人的遺傳特質及生理、心理狀態:

(1)遺傳秉賦:智能的高低、體質的強弱、疾病、氣質及行為趨勢。

(2)生理狀況:個人身體的本質、儀表、動作的能力、智能及才幹...等等。

(3)心理狀況:個人的人格類型、性向、自我概念、情緒、動機等等。

2、物質環境:指人類所居住的地球、房屋、所走的道路、所吃的食物,一切題供人類物質生活的環境。

3、社會環境:社會環境包括人與人類如何組織成單位的方式,而單位包括了家庭、團體、社區、文化、社會階段與階層等。



◎社會環境影響人類行為的知識(理論)。(p.10-11)

人類所處的環境對其成長、發展有極大的影響,尤其幼年時期受到不良環境的影響會妨礙日後的成就。

1、角色:是指與某一特殊社會位置相關聯的行為模式。依照取得該一角色或地位的方式,可區分為歸屬的角色或地位與贏得的角色或地位。

2、常模:經由觀察或測試一團體全體成員的行為,所訂定的行為標準,稱之。有了這種標準化的評估工具,才能了解個人行為是否合於社會期望。

3、社會化:是將個人模塑成為社會分子的過程,亦即是社會對個人傳授其文化、生活模式與團體價值的過程。個人經由社會化的過程,將其所屬團體的常模內化成為其行為的一部分,個人經過此過程學會了許多社會所贊許的行為,但仍保持一個獨特的自我。

4、自我概念:係指個人對自己的看法或評價。

5、參考團體:指個人選擇某種團體當作模仿或指導的對象作為其判斷及行動的參考,也就是說被個人用作為其行為評價標準的社會團體。



◎環境影響行為的定則。(p.14)

人類一生中不同發展階段由於社會環境改變影響行為轉變之程度各不相同,自出生至幼兒期環境之影響最大。

1、在個人的人格模式尚未充分定型,社會發展亦未成熟,則社會環境影響人類行為較多。反之,個人的身心發展均已成熟,則受社會環境的影響較少。

2、環境之轉變程度極為重大或對個人造成嚴重損害,影響個人行為較多。

3、在某一特定社會環境內,許多人受到長期的親身經歷,會形成某些相同或相似的行為或人格特質。

4、幼年時期由於環境不良,所導致的行為偏差,會形成人格的基礎,以致終生很難糾正。即使成年後環境甚佳,其情緒及行為之偏差依然存在。



◎人類行為影響社會環境的先決條件及方法。(p.16-7)

1、先建立一套改革的理論、計畫或方案。

2、該項理論、計畫或方案對民生有裨益、為大眾所接受,且辦理切實可行。

3、應用良好的方法,如應用社會運動、社會革新等方法予以改善。



◎社會及行為研究方法。(p.16-24)

1、觀察法:

(1)自然觀察法:就研究對象在自然狀態下進行觀察。

(2)實驗觀察法或實驗室研究:從事此研究法者,在理論上應具備兩個基本的條件:

   1. 對所要研究問題的性質與所需的相關知識,必須具有相當的基礎。

   2. 對一般科學方法所需知識,必須具有相當基礎。

‧完整實驗需具備下列步驟:1確定實驗問題 2列舉實驗假設 3設計實驗進程 

             4確定實驗對象 5選擇實驗工具 6進行實驗觀察 

             7整理分析資料 8撰寫研究報告



2調查法:設計問卷對一特定對象的人做系統性的研究,是一種橫斷面研究。



3、溯源研究法:又稱事後回溯研究,有一些人類發展方面的問題必須從其根源中詳細探究,研究者常以現成既有的資料從事研究工作。

4、文化比較研究:從前譯為泛文化比較法。這種研究法是利用全世界各種不同文化為樣本,以其資料做比較研究,以便驗證對人類行為的假設。

5、社會計量法:他是評估某一團體中人際吸引或是排斥的工具。

6、測驗量表法。



◎自然觀察法的種類及優缺點。(p.16-17)

‧種類

1、無結構非參與的觀察aj、

2無結構參與的觀察

3、有結構的觀察





‧優點

1、可以當時實地觀察到現象或行為的發生。

2、能夠得到不能直接報導或不便報導對象的資料。

3、假如在特殊的設計下,如使用單向透視玻璃,或特別情境下,如觀察者亦為被觀察群中之一員,觀察者不為被觀察對象所注意,因此可以在最自然情況下行動,由此觀察得到的資料是最真確的。



‧缺點

1、可能在現場做自然觀察時,被觀察者並不展現出欲觀察的行為。

2、有些人或現象是不適宜或不可能做直接觀察的,如家庭糾紛。

3、觀察法只能看出一時間片段發生的行為,過去的事無法觀察,將來的事也無法預測。



◎調查法的優缺點。(p.18)



‧優點

1、這種方法可用於搜集大量資料。

2、在費用方面或時間上比較經濟。

3、所搜集資料準確性較高。



‧缺點

1、問卷調查僅是意見、價值觀點的探討,比較不深入。

2、大多數的調查是抽樣調查,是否具有高度代表性頗有疑問,如有誤差,可能嚴重影響調查正確性。

3、訪問員的素質、學識、技巧,以及做事負責態度等,都會影響被訪問者是否誠實作答。



◎溯源研究法的優缺點。(p.18-19)



‧優點

1、因為資料是現成的,研究者可以省錢省力。

2、大多數既有資料是長期累積的,研究者可以看出一件事情在時間序列上的長期發展。

3、採用這種研究法可不必求取研究對象的合作。



‧缺點

1、保有資料者不肯合作,不願提供資料,則研究者會一籌莫展,研究就無法完成。

2、既有資料可能不夠詳實,或缺乏可靠性。

3、運用統計資料從事研究時,還可能遭遇到當初資料收集者所用的測量工具與測量單位,不合當前研究之需要。



◎文化比較研究的優缺點。(p.19-20)

‧優點

1、不但使研究者可免除單一文化狹窄範圍的限制,又可以使研究者發現更多更廣的人類行為  實況。

2、這種比較研究可提供一種類似實驗研究方法。



‧缺點或困擾

1、如何抽選民族樣本。

2、如何避免樣本民族的歷史相關。

3、比較的單位如何確定。

4、變項如何量化或評分。

5、民族誌是否可靠。



◎人際吸引的理論。(p.20)

1、相似論:指兩人在種族、信仰、社經地位、能力、興趣、需要、態度、價值等處,只要有一項或數項感到彼此相似,便可能相互吸引。

2、互補論:人際互補的需要足以產生互相吸引的作用。

3、互動論:人際互動愈頻繁,彼此喜愛愈增。

4、交換論:係根據經濟學上投資與回報的原理來闡釋人際吸引是由於個人間的報酬與代價關係。



◎社會計量法的用途。(p.20)

1、在教育上的應用:可用於分組、診斷、治療及評鑑。

2、在工作方面的應用:

(1) 領導才能的發現

(2) 工作的分配

(3) 士氣的考察



3、學術研究方面的應用:可以分析團體的結構。



◎人類行為與社會環境知識的應用。(p.26)

1、在學術探究方面:各相關科系的師資與學生可以用於教材或是重要的參考資料。

2、在實務工作方面:各類專業從業人員從中習得知識,形成對案主輔導之重要參考。

3、在日常生活方面:使監護者或雙親能夠更了解子女,成年子女亦了解如何與老年父母調適,

         使家庭生活更美滿。





第二章 嬰兒及幼兒期(嬰兒:0~2歲) 【摘要重點】

          (幼兒:2~6歲未滿)

◎佛洛伊德(Freud)的人格發展理論。(p.39-40)

1、本我:是與生俱來的,是滿足基本生理需求的概念,如飢而食、渴而飲、性慾的滿足等。

2、超我:類似於道德觀念,是良知、是非對錯觀念,以及一種特定文化的價值觀。

3、自我:是調和本我與超我的。

本我、自我、超我三方面調和及運作得宜,個人的人格及行為才會健全,否則就會發生不良或犯罪行為或心理失調。



◎嬰兒對愛及依戀感的需求,哪些學者創立理論?(p.40-41)



1、鮑爾貝(愛的需求以及依戀感理論):他指出從出生到三歲是個人一生中一段重要的時期,必須要有母親的撫育及愛護。若這段時間剝奪了母親的照顧、愛護,其生理、智慧、社會發展均極遲緩,可能發生生理與心理方面的病態。

2、利博兒:他認為母親撫育新生嬰兒應附帶有母愛的表示,例如擁抱或是撫摸,嬰兒獲得母親的愛才有安全感及愉快的情緒,會促使消化系統及循環系統的功能,使嬰兒生理健康及建立健全人格。

3、郝威:他指出母親與嬰兒的接觸是傳神的,不知不覺的。

4、哈羅:他的假猴媽媽的實驗,假設擁抱與接觸的快樂,是一種發展成愛的重要因素,撫育最原始的功能是與母親的身體接觸。

5、史匹茲:嬰兒時期最重要的是需要有溫柔的、愛的照顧。



◎馬哈拉的分離與個別化過程理論:每個人會漸漸的從與真實世界的關係中鍵力一種分離感或分離意識。這過程會涉及對自己與心愛的對象分開的認知。



‧過程:

1、正常的自閉:出生數週內,嬰兒具有絕對原始的自戀特徵。

2、正常的共生:2~4、5個月,將自己與母親視為一體,不能區分自我以及非自我。

3、區   分:7~8個月,嬰兒增加感官的運用,對外在世界做更多學習,獲得許多相關

        物體的資料。

4、練   習:當嬰兒學會爬,便有能力暫時離開母親,學會行走時,就練習動作及感覺以便對外界的世界及物品有更多的了解,能力漸增, 分離及個別化意識就更強了。



◎愛力克森的生命週期理論。(p.43-44)

1、嬰兒期:特徵—信任&不信任。

2、幼兒期(2~3歲):特徵—獨立&羞恥及疑慮。

3、幼兒期(3~5歲):特徵—創造力或主動&罪疚感。

4、兒童期:特徵—勤奮&自卑

5、青少年期:特徵—身分&角色混淆。

6、成年期:特徵—親密&孤獨。

7、中年期:特徵—利他&自利。

8、老年期:特徵—整合&絕望。



◎皮亞傑的認知發展理論。(p.45)

1、感覺動作期:0~2歲

2、準備動作期:2~7歲

3、具體運作期:7~11歲

4、正式運作期:11歲以上



◎布魯納的認知發展理論。(p.45-6)

1、扮演的方式(0~2歲)

2、形象的方式(2~6歲)

3、符號的方式(7歲以上)



◎佛洛伊德的心理與性理論。(p.46-7)

1、口慾期:年齡:出生~18個月 特徵:刺激嘴部的經驗獲得快樂。

2、肛慾期:年齡:18個月~3歲 特徵:主要的樂趣來自刺激肛門的經驗。

3、性器期:年齡:3~6歲 特徵:快樂來自刺激性器官的經驗。

4、潛伏期:年齡:6~12歲 特徵:壓抑或否認性方面的需求。

5、生殖期:年齡:青春期開始 特徵:性成熟有性需求及生殖的能力。



◎促進幼兒社會化的要素。(p.49-50)

1、認同作用:溫區表示認同作用是一種概念,市被模仿人對模仿者有直接明示及永久的影響。



‧種類:

(1)類同的認同:模仿者仿效被模仿者,並有類似的行為。

(2)互惠的認同:模仿者與被模仿者有互相答應的行為。

(3)消極的認同:模仿者非但不模仿被模仿者的行為,而且與其有相反的行為與反應。



2、自我概念:(顧里—鏡中之自我):本人在他人面前所表現的行為,由於他人的態度與反應,使本人了解自我,因而產生一種滿意或是羞慚

的感覺。



3、從遊戲中逐漸接受他人的意見,知道自己扮演的角色,他人扮演的角色:(米德—概括化他人、主我、客我):說明了幼兒在社會化的過程中了解他人對他的判斷及期盼,形成了一種印象。以及個人的行為有完全照自己意見做的(主我),亦有個人接受他人意見及態度做的(客我)。





◎幼兒的社會化必備的條件。(p.50)

1、具有充足的學習機會。

2、幼兒學習的動機很強。



◎妨礙兒童社會化的發展的家庭因素。(p.50)

1、雙親個性孤僻冷漠,對待幼兒缺乏關愛。

2、下層社經地位的雙親對子女忽視或拒絕。

3、親子關係不佳。

4、雙親溺愛、縱容、或過分保護,使幼兒較難適應團體生活及遵守規範,對社會化發展亦有不利影響。



◎柯白葛的道德發展理論。(p.50)

1、道德以前時期(道德成規前期):嬰幼兒時期。

2、習慣時期(道德循規期):兒童及青少年時期。

3、原則期(道德自律期):成年期。



◎會導致幼兒失常的不利情況。(p.52-3)

1、母愛的剝奪。

2、幼兒期親子關係過分緊密。

3、親子關係不足。

4、親子分離。

5、父母離婚。

6、受虐待或忽視。



◎父母對於嬰兒及幼兒應如何啟發及管教。(p.51)

1、母親應該對嬰幼愛護並撫育周到。

2、從出生就要開始對嬰兒激勵。

3、父母對幼年子女應該適當的愛及管教。

4、在幼兒期父母應該鼓勵孩子養成獨立自主的習慣。

5、在5歲左右父母要為孩子將入國民小學做準備。



◎無助感症候群。(p.54)

1、自主性反應減少導致心理動作發展遲緩。

2、對認知產生消極的心態。

3、進取的動機減弱,展現出被動的行為。

4、發生在多重無法控制事件後的無助感反應會持續下去。

5、食慾及社會化動機均將受到壓抑,無法好好地照顧自己或接受刺激。

6、生理方面的改變。



◎嬰兒及幼兒的行為問題。(p.55-59)

1、 自閉症            

2、 飲食挑剔

3、語言的缺陷及口吃

4、沈默孤僻的幼兒

5、慣用左手及使用一只眼視物



◎自閉症幼兒的行為及治療方針。(p.55-6)

‧行為

1、不與任何人交談,包括教師、雙親等。

2、對成人的命令或囑咐不理睬、不遵從。

3、可能會做毫無意義、不快樂的遊戲。

4、可能有自虐待的行為。



‧治療方針

係採取個別矯治的方式,引用行為修正策略,由一位治療師對一位自閉兒談話,要自閉兒應答。倘若自閉兒與治療師對話,他將會獲得獎勵。



◎導致幼兒飲食問題之因素。(p.53)

1、心情緊張導致食慾減退。

2、嬰幼兒有其特別不喜食的口味。

3、情緒高漲的影響。

4、以拒食或挑剔食物作為手段,以便獲得家長的關注。



◎嬰幼兒不良飲食習慣的矯正方法及預防辦法。(p.53-54)



‧矯正方法

1、食物應選擇易於消化及吸收者,盡量不放味精或其他刺激性的調味料。

2、餐桌上應有愉快的氣氛。

3、食物應顧及美觀並且有吸引力

4、誘導孩子吃掉不喜食的食物,如改變食物的形狀或者少量。



‧預防辦法

1、養成幼兒分食及單獨吃飯的習慣。

2、成人要以身作則,並示範餐桌禮儀。

3、吃飯最好定時、定地點、定量。



◎促成幼兒口吃的因素。(p.55)

1、語言的熟練程度。

2、家庭情緒氣氛。

3、教養愈嚴格愈容易導致口吃。

4、缺乏密切的社會接觸。

5、幼兒的語言常在緊張的狀況下被打斷。

6、處在陌生的環境中。



◎沈默孤僻幼兒的矯正方法。(p.55)

1、鼓勵這些幼兒對別人打招呼。

2、和熟悉的人說幾句話。

3、對三、五個熟悉的人說幾句話。

4、加入遊伴團體練習與別人溝通及交誼。



第三章 兒童期(6~12歲)【摘要重點】



◎兒童期的行為特徵。(p.67)

1、學習獨立。

2、自我概念。

3、對父母的依戀感減少,對同伴的友誼及親密感漸增。

4、增加對教師及同學的認同。

5、學業成績及適應不佳,多數會成為非行或攻擊性、或逃學等偏差行為。



◎兒童期的發展工作。(p.68)

1、兒童期最重要的發展工作是學習各學科的知識及各種技能。

2、兒童的行為必須符合社會期望,並適合其生理年齡。

3、兒童有新的及更多的社會接觸

4、兒童學習發展工作必須憑藉其自己的努力,不能仰賴父母的幫助。

5、學習與同輩及他人相處。

6、扮演適合其性別的角色。



◎兒童人格發展的決定因素。(p.74-75)

1、身體構造:

 1.直接的影響:身體強壯肌肉發達的兒童擅長體育活動,在同伴中能建立威望,反之瘦弱、過於肥胖的兒童在運動方面常居劣勢。

2.間接的影響:兒童對自己儀表的感覺,有時自己不易感覺自己的弱點,經別人提醒後才感覺得到,所以間接的影響又稱為「對兒童有影響力的人對他儀表的感覺」。

2、身體狀況:身體狀況的改變能影響兒童的行為及人格。

3、情  緒:輕微的情緒問題就會導致身體的不平衡,及行為問題。

4、智  力:兒童運用其智慧調適生活。

5、家庭生活方式及兒童幼年時經驗的影響:兒童的家庭生活方式常取決於雙親的態度及行為。

6、文化的影響:各種文化均有其特質,對價值觀點亦均不同。

7、學校的影響:學校與家庭均為文化價值的傳播者。學校對兒童的影響力比家庭的影響力大。



‧ 老師對兒童的影響有兩種(一)直接影響:老師糾正學生的行為。

 (二)間接的影響:老師幫助學生使他們有良好的社會調適,以便影響他門人格的正常發展。



8、同伴的影響:兒童在團體中的聲望,影響他的人格發展。



◎兒童心理發展的理論。(p.76-82)

1、佛洛伊德的心理與性的理論:兒童期,尤其是小學中、高年級的學生發展出對異性排斥或厭惡,此時期即是佛洛依德所描述的對異性慾念壓抑在潛意識裡的時期。

2、愛力克森的生命週期理論:兒童期再該項理論的第四階段,其特徵是良好的方面是勤奮,

   不良的特徵是自卑。此理論凸顯出兒童其最重要的工作是學習學校裡的各項功課。

3、認知的發展



(1)皮亞傑的認知理論:七歲到十一歲是具體運作期,這其主要的發展市兒童可不經由街處或掌握某事,就能想起這種事物及關係。

‧具體運作期及正式運作期的差別:具體運作期的兒童還不會運用想像力,也不會用推理能力形成假設,僅是學會應用符號及思考而已;而正式運作期的兒童及成人已學會了認知的許多方法,所以能夠學習更多高深艱難的知識。



(2)布魯納的認知理論:學齡兒童至成年期是符號的方式,這市他認知理論的最後一個階段,他認為兒童進入小學以後才會應用符號,所謂的符號即是指字母、標點符號、文字等,並能依照文法規則操縱符號。

(3)凱莉的認知理論:凱莉發表的認知理論,認為個人認識各根據其個人架構,意指一種概念的分類,亦是個人感覺他的世界的一種方法。這是基於個人的經驗,對外在的世界在知識層面內予以架構。



(4)阿諾德:他認為兒童必先對事物認識清楚,才會激起情緒反應。



4、自我實現

(1)馬士洛的自我實現理論:

他認為自我實現是個人內在的一種傾向或動機,想要充分展現其前能與才華,以便能達到最佳的成就。自我實現是人類動機中最高的層面。馬士洛將人類動機分等級,最低曾是滿足生理需求,諸如飢而食、渴而飲……等。



(2)威克遜兒童的自我實現權理論:他認為兒童知該項權利是非常重要的。他認為社會應該重視兒童,應該設法滿足其需求,發揮其特長方能使將來的社會更發展更進步。



◎影響兒童在學校社會化發展的因素。(p.83)



1、兒童的人格類型:凡具有積極的人格特質,容易和別人交友者,比較在新環境內適應良好,社會化的發展亦較良好。

2、學業成績:成績良好的兒童具有良好的自我概念及自尊新,有助於其社會化的發展。

3、師生及同學關係:師生及同學關係良好者,社會化發展良好;反之,會妨礙期社會化的發展。

4、居家社區環境及學校座落的地點:居家社區環境不良或是學校座落在低收入戶集區的社區內,環境骯髒,犯罪率高,兒童常接觸行為偏差的少年或成人,容易學到不良的習慣及行為。



◎道德發展-習慣時期(道德循規時期):柯白葛的道德發展理論,兒童及青少年時期在該理論的第二階段—習慣時期。多數的兒童及青少年會遵守成人的命令,學校所定的規則,凡舉是非對錯,以及應該如何做,大致會遵照別人所定出的一些習慣,而不是自己的思考過程。



◎行為學習方法。(p.85-86)

1、行為加強理論(史金納):他認為兒童是外向或是內向,其行為是喜歡講話、展現才華,或是鎮靜、含蓄都是父母加強的結果。

2、社會學習方法(米勒及唐納):他們認為人類行為是由於觀察及模仿他人行為而學習的,社會學習的要素包括驅策力、線索、反應及加強等。

3、模塑理論(龐杜拉):他認為人類有許多行為是觀察一個行為的模式而習得的。



◎兒童學業成績不佳的原因。(p.87)

1、沒有做好學習前的準備工作。

2、讀書方法錯誤:1.分心型的學生 2.懶惰型的學生 3.遲鈍型的學生。

3、父母期望過高管制過嚴,與期望過低管制鬆懈,都會形成兒童學業成績不良的情況。

4、兒童處在不利於學習的環境中。

5、兒童智能不足、學習無能或者感覺器官有缺陷。



◎兒童受虐的種類、傷害、輔導及預防。(p.89-93)



‧種類

1、身體虐待:指兒童與青少年身體因受暴力而留下一些臨床上可以檢驗的傷害,如瘀血、傷痕、骨折等,依受傷的部位及嚴重程度明顯不是出於意外造成的。

2、精神虐待:對兒童、青少年施以不人道、不合理行為,造成其心智、心理與情緒上的嚴重傷害,包括拒絕、貶抑、威嚇、強化或教導其不符社會規範之行為等。

3、性虐待及亂倫:亂倫是性虐待的一種,指在血親間發生性關係。其他的性侵害施虐者則可能是陌生人。性虐待及亂倫包括性脅迫、強暴、戀童癖、以孩童從事色情交易等身體接觸與非身體接觸。

4、疏忽:指照護者沒有提供孩童最基本的維生必須,或正常身心發展所需的照護程度。包括

     無法供給或故意不供給兒童充足的食物、衣物、住所,或免於身體傷害的監護,

     以及照顧不足而導致嚴重的營養不良或成長受阻。

‧傷害



1、生理的傷害:死亡、身心症、身體機能受損、感染性病、懷孕等。

2、心理的傷害:否定自我、孤僻、缺乏信任感、恐懼、羞恥、罪惡感、敵意、憤怒等。

3、對行為的影響:曠課、吸毒、犯罪、成為下一個施虐者、攻擊性強等。



‧安置輔導

1、安置前預防服務:(1)緊急處置方案 (2)家庭維護方案

2、家庭重整方案

3、永久安置方案:(1)領養。 (2)合法監護。 (3)長期寄養或機關教養。



‧民事保護令分成:(1)通常保護令:有效期限一年。得以申請二次。 (2)緊急保護令:四小時內以書面核發。





第四章 青少年期(12~20歲)【摘要重點】

‧(少年期12~18)

‧(青少年期:18~20)

◎少年期的行為特徵。(p.99-100)

1、這期剛開始,少年達到性成熟,身體快速生長,容易疲勞、不安、頭痛、懶散導致情緒高漲、心理不平衡。

2、獨立生活的能力比兒童期增進,與雙親及家人的關係比較從前疏遠。

3、此期社會化的特徵是對同輩團體的親密度大為增加。

4、屬於不大不小的尷尬年齡,地位較不明晰或含混。

5、自我評估的能力不強。

6、情緒及行為非常不穩定,時常改變。

7、少年期的問題很多包括:健康及生理方面的接受、學業問題、家庭關係及社會關係、未來計劃之籌劃方面等四項。



◎青年期的行為特徵。(p.101-102)

1、情緒較平和。

2、多數青年都經歷過短期離開父母,獨立生活的鍛鍊。

3、社會化發展更迅速。

4、解決問題的能力隨著年齡漸增而日益增進。

5、雙親不適當的管教及對待,對青年子女行為的不良影響。



◎人類的認知發展程序:依照蓋爾福的意見,人類的認知發展程序,包括下列各項

1、認知:意指發展並認識。

2、記憶:將所認知的內容記住。

3、擴散性創作:將許多已知的事實創成新的,或多種的關係。龍冠海教授表示的「分析的觀點」與擴散性創作同義。這種創作包括創造性的思考。

4、收斂性創作:意指達成結論,就是龍冠海教授所指出的「綜合性觀點」。

5、評估:對已知事物的準確性或適當性作成決定。



◎青少年期有關身分及角色的困難(愛力克森):

愛力克森理論第五期青少年階段的特徵為身份對幾色混淆,這時期良好的特徵身份是個人對自己的了解;不良的特徵是角色混淆,亦稱身份擴散,或身分迷惘,意指個人的自我是不整合的。



困難包括:

1、有些青少年,分不清他從前所擔當的角色,哪些角色應該繼續,哪些角色不應該繼續,因此感到迷惘。

2、青少年們由於認同,習得多種行為,但是他們尚未準備好擔當成年期的責任,因此未作抉擇。

3、角色迷惘的青少年其積極的本質逐漸消滅,消極本質就會增加。具有消極本質的青少年逐漸出現偏差行為,最容易危害社會安全,許多犯罪少年的自我本質是偏差的。



◎青少年期社會行為發展的特徵:(12歲~20歲未滿。)

1、接受個人發展成熟的體格特質,並接受扮演其本身的性別角色。

2、不僅能獨立生活,感情方面可不依賴雙親而自立。

3、這時期同輩團體的友誼比親情更重要。青少年應結交同性朋友與異性朋友,並與他們建立親密的關係。

4、發展擔當公民資格所需要的學識、能力與概念。

5、青少年必須面對人生三大重要的發展:升學、就業、婚姻做抉擇,並積極籌劃與準備,此三件大事必須在下一階段成年期陸續完成。



◎青少年期社會化發展的特徵。(p.111-2)

1、青少年與同伴關係較親密,與家庭關係較疏遠。

2、社會參與增加。

3、溝通及表達的能力增加。



◎當前社會重視社會化發展的緣由。(p.112)

1、據學者們的研究,未來的世界人口愈來愈多,資源卻逐漸減少,交通運輸便利,使國際間溝通及合作頻繁。年輕人在未來社會中出人頭地,必定是社會化及人際關係良好的人。



2、在民主國家中許多職位都要人民或同事投票選擇,一個不善溝通、人際關係不良的個人,很難脫穎而出。



◎青少年期的問題。(p.109-119)

1、中等學校校園倫理與暴力事件。

2、青少年犯罪。

3、青少年濫用藥物。

4、婚前性行為、未婚媽媽及雛妓問題。



◎犯罪理論。(p.119-120)

1、克勞瓦及奧林-機會理論:社會中散佈合法或不合法的機會是非常重要的,將決定偏差的方式,低階層的人民犯罪率高,他門期望獲得中產階級的生活水準,卻無法獲得合法的機會,乃轉向不合法的機會而犯罪。

2、柯漢 -犯罪次文化理論:在犯罪率高的社區理,那些導向犯罪的價值觀點,態度及行為模式是代代相傳的,形成一種次文化。

3、蘇薩蘭-差別聯結理論:犯罪行為和其他行為一樣,都是從學習得來的,尤其是從個人所親密歸屬的團體中最容易學習。

4、李瑪特及貝克爾-標籤理論:個人可能偶然或經常有偏差行為,如果沒被發現就不會被公認為偏差或是病態的,但是一但被發現,往往會被貼上壞的標籤,會導致更嚴重的偏差行為。

5、梅爾頓-規範缺失理論:社會秩序混亂涉及一種整合,傾向於分裂或缺乏文化目標或規範,即社會裡某些個人或團體不能經由合法規範所允許的手段來達成目標。



◎我國對少年犯的處遇程序、方法,以及改善建議。(p.114-117)

.處遇程序由司法機關設置少年法庭審理少年犯。少年犯案被警察發現,警察審查情節輕重、當事人犯案之動機等,決定是否訓斥幾句,即將少年放走,或者做一簡單報告將少年送交少年法庭審理。少年法庭接案之後即刻請觀護人或大專實習同學進行家庭訪視,與家人及少年會談,做成審前報告,少年法庭審理之後,對少年犯之處遇方式由輕至重。



‧處遇方法

1、訓誡。

2、假日生活輔導。

3、交付保護管束。

4、感化教育。

5、少年監獄。



‧改善建議

1、促進學校與家長間之聯繫。

2、推廣親職教育。

3、舉辦輔導講習。

4、應對學生的家庭提供諮商與輔導。



◎社區處遇的優點。(p.116)

‧政府方面

1、可節省政府的經費、人力、物力及設備。

2、輔導成效較佳。



‧對少年犯方面

1、不妨礙少年的學業或工作。

2、就業少年犯負擔部分費用,使他養成責任心並獲得自尊。

3、社區處遇比較少年監獄及感化教育機構管制較鬆,沒有將他們當作犯人看待,使少年容易悔改。



‧其他方面

1、實施社區處遇,專業社會工作人員係採用個案工作方法或團體工作方法(團體治療或團體諮商),並有許多工作模式,所以輔導較有成效,在犯罪率較低。





◎安非他命中毒之特性。(p.124)

1、會危害神經細胞。

2、會產生依賴性及耐藥性。

3、有再發現象。

4、突然的幻覺。



◎安非他命犯罪及濫用者增加之原因。(p.125)

1、歹徒及不法組織為牟利而大量促銷。

2、已濫用的個人不容易禁絕。

3、一般人對該藥之認識不足,常有疏於防患及考慮之處。

4、大部分原料如麻黃素透過走私進口,其供應來自國外,杜絕其供應管道困難。

5、心理因素:ㄧ般人對對該藥的誤解,如:不易上癮、不犯法等。



◎安非他命濫用之原因、預防對策及誤解。(p.125-126)

.濫用原因

1、來自家庭之疏離感。

2、朋友引誘。

3、好奇心。

4、逃避憂鬱、消沈。

5、對現實社會之反抗。



‧預防對策

1、避免孩子孤立,不可過度縱容。

2、與學校密切聯繫。

3、監護者應具有藥物常識。

4、晚上不輕易允准子女到同學家做功課或夜宿。

5、不准子女在不正當場所打工。

6、應多注意子女的行為,如學、不服管教、暴躁、易怒、缺錢用等。



‧誤解

1、不易上癮(其實有強烈精神性)。

2、不犯法(實際上已列入麻醉品管理、非法持有及吸食、施打者分處2至3年以下有期徒刑)。

3、戒斷不難(實際上有禁斷症,容易再犯)。





第五章 成年期(20歲~4、50歲)【摘要重點】



◎成年期的變化及成人心態與調適情況。(p.133)

1、從受撫育子女的身分,結婚後轉變為夫婦身分,生育子女再變為擔當父母身分,都要在短短幾年之內完成,難免在心理方面尚未適應。

2、從學生的身分忽然轉變為就業者的身分,亦經過很大的轉變。

3、必須經過一連串的調適。

4、心理狀態複雜而多變,有歡欣、鼓舞的巔峰經驗,也有緊張、焦慮、煩惱的日子。

5、雙薪核心家庭逐漸增多,內外兼顧,角色愈來愈多,時間緊湊壓力倍增。



◎成年期的行為特徵。(p.134-135)

1、這個時期之初,成人身體最強壯、體力最旺盛、儀容俊美,二十五、六歲之後就以極緩慢的速度減退。

2、是一個成家立業,生兒育女的年齡。

3、是最具生產能力的年齡。

4、在成年期(大約在35歲左右)已完成人生三件大事,升學、就業、婚姻,成人就穩定下來。

5、成年期問題極多。

6、情緒高漲而多變。

7、成人在就業方面良好的表現將奠定終生事業發展的基礎。



◎成年期心理發展理論。(p.138-143)

1、人生週期理論—親密對孤獨:愛力克森人生週期理論第六個時期良好的是親密;不良的特質是孤獨。他也指出程人必須將其本身的意識與他人的意識相融合,才會達到親密的關係;若成人不能將整個自我與他人的自我融合,就會產生孤獨感。



2、成年各階段的發展理論:

﹙1﹚熙海:

他將成年期的發展分成三個階段:

‧第一階段(20-30歲):特徵為努力爭取獨立。

‧第二階段(30歲以上):特徵為對自我及其擬擔當的角色重新定義。

‧第三階段(30多歲或40多歲):特徵為努力掙脫某些不利的經歷,以維持社會人的身分。



﹙2﹚鈕高坦:按照社會的定義,成人對於責任、權利與報酬,各年齡階段的人有不同的分配。了解上述的觀點(社會行為的全形):

1. 成人對自己作的決定必須了解並配合社會的支持與限制。

2. 有些成人對於上項意見作一致的心理回響,他們遵守社會所規定的次序去作。



◎成人應擔當的責任。諾葉斯與柯爾勃研究成人應擔當的責任:(p.135-136)

1、性的需求。

2、生育並撫育子女。

3、就業。

4、社會參與並擔當公民。



◎健全(理想成熟類型)成人的特質:史東與丘區研究成人期的人格發展,指出成人通常可以分為兩大類型:(一)理想的成熟類型 (二)發展成許多病態及問題有待克服。



‧健全

1、 成人的能力及心理特質

(1)他認識自己並了解其長處及短處,並能與其過去連結起來,能成長、改變,並能適應新環境。

(2)他有智慧、不僅能學習知識,並且能應用習得的知識,明智的解決其生活方面的問題。

(3)他能發展自決,並能操縱自己的命運。

(4)展望未來,他能珍視自己的生命及機會,隨時注意自己的安全。

(5)他熟悉社會上的實際情況,發現了許多意義含混或矛盾的事,不僅能容忍,有時亦

   需要某種程度的獨自思考。

2、 成人的社會行為

(1)很重視人際關係,能接受愛並給予愛。

(2)他很關心社會問題,也有一種責任心,設法減輕或解決社會問題。

(3)他有一種民主守則,不僅存在意識型態,而且在行為方面個人深深的堅守。

(4)他遵守社會規範,並企圖提高其行為水準,使之不被文化所排斥,但並非不經思考就接受現成的社會價值觀點。

3、

◎成年期的社會行為發展。(p.143-148)

1、成年期的社會化。

2、成人的角色期盼。

3、成人的社會參與。

4、成人的社會流動。

5、道德發展—原則期



◎成人角色期盼的特徵。(p.143-144)

‧ 角色期盼:指某種特定角色的期望,角色期盼與社會文化所讚許的行為有關。



1、大多數成人自己期盼的角色與社會期盼他們擔當的角色相符合。

2、擔當所規定角色良好,自我評估必定較優。反之,擔當所規定角色成效不佳,自我評估必定較劣。

3、成人的行為須適合其年齡,對於就業及家庭應能擔負起長期的責任。

4、婚姻及就業係成人應履行的責任,應該在適當的年齡達成,如此成人就能得到內在的安定及信心。

5、不同社會經濟地位家庭的成人,其機會分布亦不等。



◎道德發展----原則期(道德自律期)?(p.147)

柯白葛所創作的道德發展理論,成年期正處於第三時期的原則期,這時期的成人已具有內部的行為守則,這是基於其個人的思考及分析而獲得的。



另,並非所有的成年人都可以發展到原則期,教育水準較低,社會經濟地位較低的成人多數只發展到習慣期。另有致能不足、人格異常社會化發展很差的成人,終生停留在道德以前階段。





◎單親家庭各有哪些問題?(p.152-153)

1、母親的單親家庭:經濟問題。

2、父親的單親家庭:身兼母職。



◎夫妻調適之道(簡春安教授)。(p.154)

1、美滿的婚姻需要不斷的設計與規劃。

2、夫妻兩人要強調溝通內涵和技巧

3、對夫妻關係要有「人性軟弱」的憂患意識。

4、夫妻間應愈來愈好的角色適應。



◎家庭經濟的理論。(p.155)

1、拮据時期:從新婚到子女年幼時期,家庭經濟是收入少,支出多。

2、漸寬時期:孩子們進入了小學至國中階段,家庭經濟逐漸寬裕,薪資及儲蓄漸增。

3、富足時期:孩子們進入高中至完成學業、就業、婚嫁,此時父母已步入中年,事業、經濟已達個人一生之中的巔峰時期。

4、減退時期:從退休到死亡,老年醫療費用極高,可能遭遇配偶死亡,因此老年期是人、財方面都在減退。



◎掌理家庭經濟的技巧。(p.156)

1、編製家庭預算,量入為出。

2、購置用品精打細算。

3、開闢財源增加儲蓄。

4、銀行定存達一定金額,轉入其他獲利多且穩固的投資。



◎父母應如何承擔親職。(p.156-157)

1、灌輸正確的價值觀點。

2、教導子女應對及禮儀。

3、養成衛生習慣以維護身體健康。

4、父母應在子女性成熟時,灌輸最基本的性知識。

5、教導子女勤儉,養成儲蓄的習慣。

6、父母應教導子女遵守社會所贊許的行為規範,並學習履行公民的責任。



◎成年期的問題。(p.157-160)

1、成人職業調適不良的問題。

2、成人心理失調及精神病態的問題。



◎就業母親的困擾。(p.152)

1、體力不支的困擾。

2、面臨多重心理壓力。

3、未善盡親職的影響。





第六章 中年期【摘要重點】

‧學理上的界定:停止生殖開始至體力衰退即心智敏捷度減低為止。

‧年齡上的界定:40~65歲稱之為中年期。



◎中年期的行為特徵。(p.167--168)

1、中年時期是一生成就的巔峰時期。好洛克表示發展的高峰是40~50階段。

2、中年時期經歷到更年期。

3、心理多變有時平衡,有時不平衡:不平衡期主要是在更年期,其次是空巢期。

4、初步衰退時期。

5、中年期的危機及問題:

1. 中年期男性婚外情增強。

2. 中年人罹病率增多。

3. 中年是自殺的高峰期。

4. 與職業有關的,諸如職業調適困難,不順遂或失業等。

5.

◎中年期的發展工作。(p.173)

1、接受並適應中年期生理方面的改變。

2、關於興趣方面的改變。

3、關於職業調適使個人能建立並維持一相當穩定的生活。

4、家庭調適。

5、參與社區事務擔當良好公民。

6、額外的工作—照顧病弱家人。



◎智力的種類。(p.175)

1、流體智力:所包括的能力可能是由人類的神經結構與心理架構所構成,包括記憶力、推理

能力、聯想力,這種能力中年期漸衰退。

2、晶體智力:它主要取決於正向的學習經驗,包括所有會增進個人在常識方面的區分力、動

機和個人調適能力,此種能力中年期仍有增進。



◎心理發展的理論。(p.175-176)

1、容格的分析理論:他認為性格發展過程中,自我是聯結個人與外界現實世界,必須到四十歲時才能發展完全。自我亦可說是個人與外界力量妥協的性格結構,自四十歲以後至老年開始發展內在的、真實的個體,這一階段為發展個別化的目標朝向自我實現,這是四十歲以後終生努力奮鬥的目標,但不一定能夠完全達成。



2、愛力克森﹙Erikson﹚人生週期理論第七期利他對自利:人生週期理論中年是屬於第七期,特質是利他對自利;良好的特質是利他的,這指有生產力中年人,他們人格健全在社會上已有了相當的地位,這些人仍有餘力照顧他人,並能關心社會、貢獻己力;不良的特質是自利,沒有生產力,可能自顧不暇,不可能顧及他人,他們通常是停滯的、不活動的,或者是屬於低社經地位的個人。



◎中年期的家庭及家人關係。(p.177-178)

.家庭關係方面:中年人家庭關係最大的特色是上有老年尊親,下有青少年或成年子女。





‧家人關係方面:

1、親子關係:

是疏遠而尚佳的或是疏遠而不良的,當視兩代間的溝通技巧、子女的年齡、媳婦及女婿的人格類型與中年父母配合與否而定。



2、夫妻關係:

雖然有一些危機,但是多數夫妻還是安然渡過,夫妻關係從親密至冷漠都有。



3、與老年父母的關係:

在西方社會中是較不良的,而在我國仍有極孝順的子女,對病弱父母照顧周到,但是也有不少棄老年父母而不顧,不願意負擔其生活費用。





◎中年發展任務理論。(p.172-173)

1、體力取向轉為智慧取向。

2、人際關係自性關係轉為社會化的結合。

3、感情的投注由固執轉為具有彈性。

4、心理活動的彈性以對抗僵化。



◎中年期的問題。(p.180-200)

1、職業調適

2、照顧老年父母。

3、更年期的煩惱、性的改變及婚姻危機。

4、準備退休。

5、擔當祖父母的愉悅及問題。



◎更年期的症候、輔導策略。(p.186-195)



‧症候

1、女性更年期的症候。

2、男性更年期的症候。



‧輔導策略

1、心理輔導。

2、藥物治療。



◎婚姻冷淡夫妻之輔導方針。(p.191)

1、實施婚姻保溫術。

2、家庭生活切勿陷於單調,夫妻應建立一些共同的興趣。

3、家庭事務處理得當沒有造成重大錯失。

4、工作所遭遇到的壓力或焦慮,應該不帶回家中向家人發洩。

5、與同事及親友維持良好關係。

6、保持良好的身心狀況、愉悅、和諧的心情。



◎不婚人口急劇增加的原因及輔導策略。(p.192-193)



‧原因

1、當代二十幾歲的成年男女對婚姻的價值觀及需求改變,認為婚姻是選擇性的可有可無。

2、社會對就業的資格愈提愈高,年輕人為求得高學位而延誤了婚姻。

3、社會上普遍缺乏良質的婚姻輔導或媒介機構,以致完成學業之後,擇偶的機會愈來愈少。

4、成年人受父母婚姻不美滿或當代離婚率升高的影響,對婚姻的危機意識升高,不敢冒險嘗試。



‧輔導策略

1、大專院校開設婚姻與家庭、親職教育等課程,並設立交誼性社團。

2、社會福利機構應辦理婚姻諮商及交誼性活動,並訓練交友及溝通技巧。

3、就業機關定期舉辦未婚員工交誼活動或郊遊,以提供更多的擇偶機會。

4、喚醒成年人關於婚姻的重要性,並教導擇偶的技巧,以提高結婚率。

5、未婚人口的安養問題方面,應增加為獨居者所設的服務項目,或增設安養機構。





◎同性戀的導因。(p.194)

1、與基因有關,是遺傳的。

2、內分泌不正常,腺體分泌和腦下垂體的異常。

3、性別認同混淆。

4、早年家庭中不利的環境。

5、母親將感情轉移到兒子身上。

6、女性化的男孩。

7、女同性戀者除上述家庭因素外,可能來自情緒受創,或是幼年時陰莖嫉妒情節。





◎中年人應如何為退休預先做準備。(p.196-197)

1、增加儲蓄額。

2、為退休生活預先做安排。

3、維護身心健康。

4、家人及人際關係良好。

5、建立正確的人生觀或理想目標。





茶葉渣 2005-04-09 1~6章名詞解釋

第一章 緒論



1. 社會行為:指二人或更多人藉彼此溝通、互動,在社會環境中調適良好,所展現之活動。



2. 社會環境:社會環境包括人以及人類如何組織成單位的方法。單位諸如家庭、團體、社區、文化及社會階段與階層。

3. 角  色:是指與某一特殊社會位置相關聯的行為模式。依照取得該一角色或地位的方式,可區分為歸屬的角色或地位與贏得的角色或地位。在人生過程中從幼年到老年,各人在不同階段所擔當的角色不同,社會地位及賦予的工作責任均不相同。

4. 常  模:經由觀察或測試一團體全體成員的行為,所訂定的行為標準,稱之。有了這種標準化的評估工具,才能了解個人行為是否合於社會期望。



5. 社 會 化:是個人從嬰兒時期起逐漸被模塑成為社會分子的過程,亦即是社會對個人傳授其文化、生活模式與團體價值的過程。

6. 鏡中之自我:社會學家顧里所創立。表示本人在他人面前所表現的行為,由於他人的反應與態度,使本人了解自我,因而產生一種滿意或是羞愧的行為。

7. 參考團體:指個人選擇某種團體當模仿或指導的對象,作為其判斷及行動的參考,也就是說被個人用作為行為評價標準的社會團體。

8. 認同作用:認同作用是一種概念,是被模仿人對模仿者有直接明示及永久性的影響,換言之,在社會化過程中,個人對他人的人格發生持久性的模仿學習。

9. 觀 察 法:觀察法可分成自然觀察法及實驗觀察法,自然觀察法是就研究對象在自然狀態下進行觀察,而實驗研究法又稱為實驗室研究,係屬科學研究方法的一種。

10. 調 查 法:設計問卷對一特定對象的人做系統性的研究,是一種橫斷面的研究設計。

11. 文化比較研究:從前譯為泛文化比較法,這種研究方法是利用全世界各種不同文化為樣本,以其資料作比較研究,以便驗證對人類行為的假設。

12. 社會計量法:從表面上看來,此研究法是測量人際關係的技術,而實際應用上,他是用來評量某一個團體中的人際吸引與排斥的工具。





第二章 嬰兒及幼兒期



1. 超 我:源自於佛洛依德的人格發展理論。超我類似於道德觀念,是良知、是非對錯觀念,以及一種特定文化的價值觀。

2. 口慾期:佛洛依德心理與性理論中的第一階段,口慾期是嬰兒時期主要的活動,是與口腔有關的,包括吃、玩、發聲以及探索周圍的環境。

3. 依戀感理論:提出愛的需求及依戀感理論者,要為包爾貝。另立柏爾、郝威、哈羅、史匹茲等人也提出相似看法或試驗。他們強調:嬰幼

兒需要照顧者(主要為母親)愛撫養育,二者是互動且相互影響的。

4. 感覺動作期:感覺動作期為皮亞傑的認知理論第一期,嬰兒從最原始的反射性操作,改變到運用感覺及動作來認知,所謂的感覺是指視、嗅、聽、味、觸五種感覺、動作指觸、摸、咬等。

5. 過度抑制兒童:超我功能太強,自我也調適不了,因此本我被壓抑,則為海威特與金根士所稱之過度壓抑兒童。

6. 歸屬的角色、地位:嬰兒剛出生,便受到了社會環境的影響,諸如家庭的社會經濟地位、雙親的年齡、家庭的成員以及嬰兒的性別、排行等對他已經有了一些規定的作用,使他獲得歸屬的角色與地位。

7. 口 吃:由於喉嚨及橫隔膜或舌上飢肉莖巒而引起的遲疑、重複的語言。

8. 自閉症:自閉症的幼兒特徵是不與別人溝通以及相當退縮。這些兒童表現出社會撤退、冷漠、強迫行為,以及語言方面的缺陷。

9. 飲食挑剔:21個月到六歲未滿的嬰幼兒,幾乎半數以上都有飲食挑剔的問題,不喜歡吃若干種食物。

10. 遊戲發音期:六個月以後的嬰兒開始牙牙學語,他連續不斷的發音當作一種遊戲,稱之為遊戲發音期。

11. 學來的無助感:此學說由賽利門所創立的,他認為當個人認為自己的能力無力擔當時,就會發生無助感心理狀態,而孩子能力之不適應,是因為學來的無助感所導致的結果。

12. 分離與分別化理論:馬哈拉的分離與個別化理論認為每個人會漸漸的從與真實世界的關係中建立一種分離感或分離意識,這過程涉及到自己與主要心愛的對象分開的認知。



第三章 兒童期



1. 自卑:愛力克森生命週期裡,第四階段的不良特徵。他指出兒童若未養成勤學的習慣,學習動機不強,以致於學習成效差,與同學相比較成績落後,因此發展成為自卑。

2. 模塑理論:由龐杜拉提出之理論,他認為人類有許多的行為是觀察一個行為模式而習得的。

3. 受虐兒童:指遭受到包括身體方面的虐待、忽視、性虐待等之兒童。

4. 正式運作期:皮亞傑認知理論的第四期,亦是最後一期,只要的特質在於兒童已學會用思考來考慮任何事情,他學會運用理則、分析、回想等方式,並能做出許多假設。

5. 自我實現理論:由馬士洛創立之學說。他認為自我實現是個人內在一種傾向或動機,想要充分展現其潛能與才華,以便能達到最佳的成就。自我實現是人類動機中的最高層面,馬士洛將人類動機芬等級,最低層級是滿足生理需求,諸如飢而食、渴而飲。

6. 行為加強理論:史金納認為兒童是外向或是內向,其行為是愛說話、展現才華或是鎮靜、含蓄,都是父母加強的結果。

7. 習慣時期:柯白葛的到達發展理論,兒童與青少年時期,多數會遵守成人(家長、老師)的命令,學校所訂的規矩,舉凡是非對錯,以及應該如何做,大致會遵照別人所訂出的一些習慣,而不是憑自己思考過程。

8. 巔峰經驗:馬士洛認為當個蕤成一件最有意義的事,或者是人生過程中難得的歡愉興奮的經驗。自我實現的人將其潛力充分利用,比一般人有較多的巔峰經驗,而巔峰經驗是短暫的。

9. 符號的方式:布魯納的認知理論真ˇ為學齡兒童迄成年期是符號方式,這市他認知理論的最一個階段,他認為兒童進入小學後才會應用符號,並能依照文法規則操縱符號。

10. 具體運作期:據皮亞傑的理論,從七歲到十一歲是具體運作期,這期主要的發展是兒童可不經由接觸或是掌握某種事物,就能想起這種事物及其關係。

11. 年輕時期理論:賽立文創設了年輕時期理論,他所謂的年輕時期主要是指六歲及十二歲。該理論描述學童自入小學之後,在同輩關係中妥協與競爭。學童們與其他同學交往中,學習到新的溝通方式,取與予,保護自己和保護他人。學校生活並不提供愛的需要和滿足,而是以其他同學作為真正的參考團體,以其才能和同學競爭,這時期同輩團體是一個新的團體,他對學童提供了以下之服務:(一)凡市成人不接受該學童,同學們會接受他。(二)功課好的同學會被同學接受,功課差的就會遭到拒絕。

12. 兒童自我實現權理論:威克遜提出兒童的自我實現全理論,他認為兒童知該項權利是非常重要的,他認為社會應重視兒童,應設法滿足其需求,發揮其特長方能使將來社會發展更進步。



第四章 青少年期

1. 生殖期:佛洛依德所創之心理與性的理論最後一期,是青少年及成年期行為特質。生殖期的青少年慾力已經擴展到整個生殖系統,是有能力追求異性,獲得性經驗而生殖。

2. 規範缺失理論:梅爾頓的規範缺失理論,認為社會秩序混亂涉及一種整合,傾向於分裂或是缺乏文化目標獲規範,即社會裡某些個人或團體不能經由合法規範所允許的手段來達成目標。

3. 機會理論:克勞瓦及奧林的機會理論指出社會中散佈合法或不合法的機會是非常重要的,將決定偏差的方式,低層的人民犯罪率高,他們期望能獲得中產接度的生活水準,卻無法獲得合法的機會,乃轉向不合法的機會而犯法。

4. 身份對角色混淆:愛力克森生命週期理論之第五期青少年的特徵。這時期良好的特徵身分是個人對自己了解;不良的特徵視角色混淆,亦稱身分擴散或身分迷惘,意指個人的自我是不整合的。

5. 犯罪的自我概念:

6. 犯罪次文化理論:柯漢的犯罪次文化理論指出,在犯罪率高的社區裡,那些導向於罪犯的價值觀點、態度及行為模式,是代代相傳的,形成一種次文化,社區居民朝夕相處,時常接觸到這種次文化,所以犯罪行為才會互相傳播。

7. 收斂性創作:意指達成結論,就是龍冠海教授所指出的「綜合的觀點」。

8. 身份擴散:愛力克森人生週期理論之第五期青少年的特徵。這時期良好的特徵身分是個人對自己了解;不良的特徵視角色混淆,亦稱身分擴散或身分迷惘,意指個人的自我是不整合的。

9. 青春偶像收集癖:青少年無論男女,將零用錢買電影及電視明星的照片及海報…,他們所喜歡的偶像多數是異性,這表示他們已經對單獨的異性感到興趣,但尚未有能力、時間、經濟、機緣交易性朋友,所以建立了收集異性偶像的興趣。

10. 差別聯結理論:蘇薩蘭所創的差別聯結理論,認為犯罪行為和其他行為一樣都式從學習得來的,尤其是個人所親密歸屬的團體中最容易學習。

11. 標籤理論:李瑪特及貝克爾所創立,標籤理論認為個人有可能偶然或是經常有偏差行為,如果沒被人發現,就不會被公認為偏差的病態的,若是偏差行為一但被發現,往往就被加上了壞的標籤,就會導致另外的更嚴重的偏差行為。

12. 擴散性創作:意指將許多已知的事實創成新的,或是多種的關係。龍冠海教授所表示的「分析的觀點」與擴散性創作同義,這種創作直接包括創造性的思考。





第五章 成年期

1. 原則期:柯白葛所創造的道德發展理論,成年期正處於第三時期的原則期,這時期的成年人已具有內部的行為守則,這是基於個人的思考與分析而獲得的。

2. 再社會化:當所擔任的新角色完全不同於原來的角色,個人就必須改變原來社會化的模式,成為新角的社會化模式。

3. 角色期盼:是只對某特定角色的期望,角色期盼與社會及文化所讚許的行為有關。

4. 母子寮:日本為了喪偶或是離婚母親為家長的單親家庭,尤其是年輕母親扶育幼年子女又沒有親屬可以照顧者,而建立了「母子寮」。

5.幸福家庭五經觀:五經觀包括包括:生物觀點、經濟學觀點、社會學觀點、心理學觀點、哲學觀點。後兩項,心理學觀點重視婚姻感情基礎彼此相愛,哲學觀點指人生觀,人生理想及價值觀念等等,即是這裡所指的精神生活。

7. 親密對孤獨:愛力克森的人生週期理論第六時期,良好的特質是親密,不良特質是孤獨。據艾力克森表示成人必須將其本身的意識與他人的意識相融合,才會達到親和的關係;反之,成人若不能將其整個自我與他人的自我相融合,就會產生孤獨。

9. 社會參與:指個人參加各種社會活動或加入社會團體,社會參與是個人社會地位的表徵。人生過程中,成年與中年時期的社會參與最多。

10.社會流動:指社會位置的改變,是社會分子由一團體移至另一個團體的現象,通常可分兩類:

(一)橫的流動:其位置雖然更換,但社會地位仍相同。

(二)縱的流動,指不同社會地位或社會階層上的流動,又可分成上升及下降的流動。

11.夫妻之愛:奧夫納闡釋夫妻隻愛應兼具精神方面的愛,手足之情及性愛。

12.雙薪家庭:

13.單身條款:企業明定之不聘用已婚婦女,已進用之未婚女性一但結婚立刻遭解雇之陋規。





第六章 中年期

1. 更年期:更年期可分成(一)女性更年期:意指婦女經停止,也就是指生殖能力停止的意義。

(二)男性的更年期,意指重要的轉淚時期,男性的更年期沒有明顯的標誌(類似停經)所以當事人並不會發現,必須檢查才能發現。

2. 老花眼:中年早期視力退化,因晶狀體去彈性所致。

3. 同性戀:指與同性別的人發生性關係。

4. 流體智力:流體智力所包括的能力可能是由人類的精神結構與心理架構所構成,包括記憶力、推理能力、聯想力,這種囊力中年期漸衰退。

5. 怕成就感:女性為求婚姻美滿,在事業上不敢超越丈夫,有所謂的怕成就感。

6. 暫時休息服務:少數因角色及工作量的改變覺得無法承擔,必須史照顧者到暫時的休息,鼓勵其他家人分擔部份照顧工作,此外也可以向社會福利機構申請,由該機構定期派員至家裡服務病患,讓照顧者可以獲得暫時的休假。

8. 趨老期:意指衰退較緩慢,仍有方法彌補其衰退。

9. 癡呆症:是一種腦部退化性病變導致記憶力及新至逐漸喪失,病情既展示伴隨腦細胞逐漸破壞,而由不正常物質取而代之。

10. 雙性戀:指這些人有同性戀情也有對異性的戀情,稱之為雙性戀,或是異性戀。

11. 晶體智力:它主要取決於正向的學習經驗(包括所有會增進個人在常識方面的區別力,動機、和個人調適能力),此種能力中年期仍有增進。

12. 隔代教育:祖父母扶育及管教孫兒女的方式與父母扶育及管教的方式不甚相同,學者稱

       之為隔代教育。

13. 壓力性尿失禁:打噴涕、咳嗽或是售驚時,尿道擴約飢失控,而有尿失禁現象,可以藉操作骨盆收縮運動與予改善。

14. 更年期以後時期:發生腦下垂體顧舵活動,導致血管運動及新陳代謝的困擾。

15. 更年期以前時期:月經不規則,並且發生神經或情緒方面的困擾。







課程重點複習/王麗容老師

由學訊中摘取,同學請參考



「人類行為與社會環境」課程重點複習/王麗容



這學期「人類行為與社會環境」後半學期是以下列幾個學習重點與方向為核心,希望同學在研讀教材時能有歸納和統整的能力,研讀教材後,能對知識產生觸類旁通的效果。



一. 人類發展老年期的問題與社會調適方面

首先在瞭解人類發展老年期的問題與社會調適方面,在學習的過程中,要試著瞭解我們可以用哪些理論來解釋老年問題的形成原因與狀況?當老年人可能面臨各種生理、心理和社會調適問題時,生理調適應有的概念與方向、心理調適的技巧、方法為何?社會調適的基本原則與要領為何?



二. 一生的發展概念上

其次,就一生的發展概念來說,在學習過程中,最重要的學習目標是認識一生最重要的七項發展概念,例如,嬰兒期愛的滿足和個人身心發展的關係、終身學習與個人身心發展的關係、性別角色概念和婚姻與家庭發展、人的職業調適與職涯發展、社會化與人的發展,以及如何以正確觀點來面對人生等。



三. 有關己身所從出和所建構的家庭

接著是我們人生必然的學習課程,那就是家庭。本學期我們盼望大家多瞭解一些概念,並且以此來詮釋自己所從出和所建構的家庭,或是社會中常見的家庭狀況。例如,以家庭結構來看家庭的類型有哪些?理想的家庭功能為何?婚姻中離婚的調適問題有哪些?外遇問題的形成原因與類型又如何?這些有關家庭暨婚姻的基本概念,是本學期的學習重點。



四. 有關影響我們行為發展的環境-社區

這學期我們同時也探討影響我們行為發展的環境,亦即社區。我們的學習重點主要放在何謂社區和社區組成的要素。社區經常會出現的問題為何?社區建設和社區應有的功能為何?社區既是我們每天生活的場域,如何讓社區變得更好呢?因此我們應瞭解社區發展的原則。目前在台灣,社區在地方主要的推動機制是社區發展協會,這樣的社區組織對社區發展影響極大,因此我們也期盼學習過程中,別忽略什麼是社區組織的工作原則。



五. 有關形塑我們行為的另一個社會化單位-學校

有關形塑我們行為的另一個社會化單位-學校,它是如何發揮對個人發展的影響作用和效果?

本學期也有一些著墨。教育本身的功能究竟如何?

這是學習上應該先瞭解的。而且,教育這個社會制度如何經由學校機制,對文化、政治、經濟、社會等面向產生功能與影響,換言之,學校教育有哪些文化功能、政治功能、經濟功能、社會功能?

另外,學校和家庭的關係如何?

學校對家庭、家庭對學校的功能有哪些?



六. 職場環境和人類行為的關係

許多人的生活場域除了家庭之外就是職場,因為工作是大多數人對人生安排的必要選項。

在職場有兩大類型團體影響著人的職場行為:亦即正式組織團體與非正式組織團體。正式組織團體的特徵如何?

團體是如何形成?非正式組織團體和正式組織團體有何不同?團體的特徵和功能又如何?

為什麼前者又被稱之為次級關係團體,後者則又被稱之為初級關係團體?

非正式團體對正式組織團體的影響如何?

另外,在職場,被管理者和管理者之間建構出所謂的勞資關係,這種社會關係結構有何特色和運作原則呢?

同時,你知道什麼是工會嗎?其基本性格是如何呢?



七. 社會、團體與文化和人類行為的關係(不在考試範圍內)

每個人通常屬於數個不同性質與功能的團體,所謂的團體意義是什麼?

它應該可以滿足我們人類哪些需要?

團體的類型分析指出團體可以分成情感性團體和工具性團體,它們的意思是如何?

你身邊的團體有這種類型嗎?

請舉例說明。社會工作者常運用團體來協助有問題或有需要的人,一般會發展出各類型的團體,尤其是自助性團體或治療性團體或其他臨床取向的團體,究竟什麼是自助式團體或治療性團體?

這是本學期課程的重點,而且在團體的分析中,還有哪些類型呢?

另外,人不是活在真空裡,而是身處於一種文化之中,究竟文化的意涵如何?文化的功能為何?







重點整理-請參考

Donna 2005-06-15



以王麗容老師的重點複習為主.時間緊迫,未能詳盡請其他同學再補充.



老年期

一. 雷查特、李維生及皮特生將老人分為五型。(p214)

成熟型、搖椅型、防衛型、憤怒型、自怨自艾型.



二. 人體面對緊張源會引起三階段的緊張反應。(p216)

Selye,1956是研究緊張的權威人物之一,他發現當人體面對緊張源會引起三階段的緊張反應:

1.警戒期(生理反應)

2.抵抗期

3.枯竭期



三. 對抗緊張的策略。(p217)

(1)改變痛苦的事件

(2)改變對痛苦事件的想法

(3)設法不想起痛苦的事情-方法-放鬆法(深呼吸法、幻想放鬆法、鬆靜催眠功、肌肉鬆弛法、沉思的方法等)、運動、愉快的經驗。



四. 老人問題的種類及內涵。

(一)長期患病老人的療養及照顧問題

(二)經濟問題

(三)老人遭受虐待問題

(四)老人遭遇家人喪亡

(五)其他-1.親子關係不良

2.退休後遺症

3.獨居老人問題。(p231)



五. 銀髮族的生涯規劃。(p238)

將「生涯規劃」理念用於銀髮族的「成功老化」上,主要意義有二,

一為協助老年人訂定年老年的個人生涯目標,

二為協助老人確定和認識朝向目標發展的各種方式和方法。

換言之,所謂「銀髮族的生涯規劃」,即期望老年人有個「計劃性」退休觀念,在退休前做各種生活面向的準備,包括經濟生活安全、醫療保健、休閒與家庭生活、心理與社會適應、宗教和正確人生觀的問題,甚至再就業社會性參與活動的課題,都是退休生涯規劃的主體,這就是老年者的生涯規劃。經由計劃過程,展開步入退休生涯的準備和履行性生活,既要瞭解可用資源,更要了解自己興趣、能力、潛力,努力去達成目標,才能獲得真正生涯規劃的效應。





六. 「心理暨社會需求」有哪五種類型。

老年期之心理調適—David Guttman和Ariela Lowertein認為「心理暨社會需求」有五種類型:

第一種是心理上「有意義」的感覺;

第二種是精神上「有寄託」的感覺;

第三種需求是指人際上「有感情」的感覺;

第四種需求是生活上「有」安定的感覺;第五種需求是環境上「有安全」的感覺。(p244)





七. 老年人如何自我調適。(p245-248)

(一)謹防「社會時鐘」的衝擊

(二)做一個活動族而非搖椅族(三)認識老年是「完全的人」的人生階段。



八. 老年期的社會調適。(p249-254)

(一)參與志願服務—社會、醫療、教育文化(服務類)、政治經濟活動;

(二)培養並接受再學習的機會—老人教!學家H.Y.McClusky曾指出,教育活動可以滿足老年人五種需求:

第一種是應付老化的需求;

第二種是滿足「表現」的需求;

第三種是滿足「有用」的需求;

第四種是滿足「影響力」的需求;

第五種是滿足「超越自我」的需求。

(三)適度安排休閒生活(四)參與宗教活動



一生的發展概念

從嬰兒期至死亡,一生中最重要的七項發展概念(p262-263)



家庭

一.何謂家庭?家庭的結構類型為何?(p301-302)

依社會學觀點,「家庭,是指兩個或兩個以上的人,因為婚姻、血統或收養關係所構成的一個團體;亦即是居住在一起的親族團體。」若以組成分子或組成代間的特質來看,家庭可以分為三類型:

(1) 核心家庭或夫妻家庭:核心家庭是最小型式的家庭,包括配偶及其未婚子女,單親家庭亦是。惟夫妻家庭必須包含一夫一妻在內。

(2) 折衷家庭或主幹家庭:通常由一個含有三代直系親屬的成員所組成者,成員包括祖父母、父母及未婚子女,亦稱三代同堂的家 庭。

(3) 大家庭或擴大家庭,也稱擴展家庭。指一個家庭中有兩個或兩個以上的核心家庭之家庭組成,除了夫婦及未婚子女外,尚包括已婚子女和其子女、祖父母或其他親屬,此種家庭係因為血統的延伸而形成。

此外,社會學上尚有稱之為「聯合家庭」及「血親家庭」,也都指這種家庭,後者較重視血緣連結,而前者指一個加護中包含數對已婚男女及其子女,其中男性彼此間具有血緣關係。





二.家庭的功能有哪些?

1.家庭是人類安全感主要提供場所:家庭提供一份「安全」、「安定」的感覺,家庭成員相扶持、相關懷,而讓家庭成員充分感受到「社會歸屬感」或「愛的滿足感」。

2.家庭是社會制度中規範性活動的重要制度:家庭組成一方面提供性的規範,另一方面也讓人類的繁衍得以在有序的情境中繁衍,並維持社會秩序及社會倫理。

3.家庭是傳宗接代的主要場所也是必要場所:透過婚姻組成之家庭,才是傳宗接代的必要制度,家庭的社會變成養育下一代的主要負責者,也是促成子女社會化或人格養成的重要社會單位。

4. 家庭是社會價值觀的重要培養場所:家庭是人最早的社會化單位,其價值觀的形成受父母或家中兄弟姊妹、其他家庭成員影響極大。因此,社會價值觀的灌輸,家庭往往具有不可忽視之影嚮力。

5. 家庭是個人和社會相互聯結的社會單位:家庭可提供個人與外在社會接觸和人際互動的滿足。家庭成員各有其社會網路,因為工作關係、親屬關係,而將家人帶領到家庭外世界,建立個人與社會的關係,滿足個人的社會接觸和社會歸屬,也從社會關係網絡中,獲得不同的人性需求的滿足,包括宗教生活的滿足。





三.離婚者的調適問題有哪些? (p312-319)

1.心理調適

2.經濟調適

3.社會支持網絡

4.再婚與親密關係調適(以下為學訊資料)

(1)經濟問題:由於單親父或母必須身兼雙職,獨自承擔家庭經濟責任,易造成壓力過大、經濟拮据、就業時間不夠分配等困擾。尤其在台灣女性戶長單親家庭的收入低於一般家庭,而我國社會福利措施還不普及,單親家庭只能靠自己努力解決生計問題,常常只要有工作就做,而不論薪資多寡,因此造成工作過度負荷,或無法兼顧家庭,乃至貧窮的困窘等現象。

(2)工作問題:單親家庭由於人手的缺乏,所以家長必須同時肩負維持生活所需、養育子女、料理家務等多項角色,往往造成過度的負荷。

(3)教養問題:由於經濟不穩定,及身兼數職所產生的分身乏術現象,使單親家長對子女的教養多半無奈與力不從心。沒有良好的家庭教育,自然不易導致良好的教育效果。此外,在性別角色認同、社會化不足的影響下,將不利於子女未來的婚姻與家庭。成長在單親家庭的人對婚姻多半不抱樂觀,往往促成其自身婚姻和家庭的破裂,而此現象也可能像貧窮問題一樣,造成破碎家庭的世代間流傳。

(4)再婚問題:由於單親家庭的家長本身已經離婚或喪偶,加上照顧子女的負擔,論及再婚的確較不易。





四. 外遇的原因(p325-326)

葉高芳指出外遇的原因有:

1. 社會引誘,色情場所多,男人接觸風月機會大。

2. 婚姻本身存在不同問題,愛情疏遠,而以外遇當作婚姻的逃避。

3. 個人的軟弱,經不起誘惑所致。



簡春安認為外遇原因如下:

1. 夫妻間溝通不良;

2.夫妻間角色協調不當;

3.問題處理技巧不當;

4.夫妻性格不合;

5.夫妻觀念與認知不協調;

6.夫妻性生活不協調。





金賽博士認為男性外遇原因如下:

1. 由於早期對性生活約束,造成以後的反抗。

2. 擔心老年喪失性能力,不服老狀況下引發外遇現象。

3. 由於配偶對性有太大禁忌與約束,以致在婚姻生活中不能有好的溝通。

4. 事業忙碌,減少與太太的性生活,卻增加了婚外與別人交往的機會。





金賽博士認為女性外遇原因如下:

1. 婚外性行為有吸引力,因為可得到不同的性經驗。

2. 因為配偶外遇而報復的心態。

3. 為表示自己獨立,不受約束,而外遇是一種不受約束的最勇敢行為。

4. 要得到一種新的情緒上滿足,先生無法滿足,只好到外面尋找滿足。

5. 有時婚外性經驗可以增加原有的夫妻性關係的情調。

6. 有時先生鼓勵太太外遇,以換取自己有外遇的心安。



五.外遇的類型(p326-328)

葉高芳指出外遇類型如下:

1. 應酬型:由交際應酬的逢場作戲,演變成假戲真作。

2. 交易式外遇:限於某些色情交易場所。

3. 友誼式外遇:日久生情,進而有排除萬難共廝守的企圖。

4. 愛情式的外遇:外遇者對本身婚姻不滿,致使自己對外遇的對象無法分離。





簡春安由實務工作中,將外遇分為六種類型:

1. 傳統型外遇:外遇者對配偶還有感情,只不過還想多愛幾個,但他對元配及家中成員的照顧沒減少。

2. 拈花惹草型:外遇者有了新歡後,對元配有一種「必也除之而後快」的心態,述於生性不貞的類型。

3. 保護型外遇:當事人大多是誠實、善良,富同情心之好人,常因為同情心太多或助人心太強之故。

4. 情境型外遇:各式聲色犬馬場所,易使人掉入情感漩渦而無法自拔,使人漸依戀而發生外遇。

5. 舊情復燃型外遇:婚姻經營若失敗,又碰到以前的情人,很可能回歸至以前的愛情狀況而與老情人舊情復燃。

6. 感性型外遇:太重視感性、直覺、執著的美感藝術,或個性率直,坦白,不諱社會規範的人,易有這種感性火花型的外遇發生。





社區環境與人類行為

一. 生活與社區的關係。(p348-349)

二. 生活圈可分為那些?(p353)

1.基礎性生活圈:即小孩、老人走路可以到達的區域,共範圍半徑為一公里。

2.第一次性生活圈:即小學生通學區域,其範圍半徑約四公里。

3.第二次性生活圈:即中學生通學區域,其範圍半徑約六公里。

4.第三次性生活圈:即社會生活圈,其範圍半徑約十五至三十公里之間。

三. 社區福行服務功能項目。(p354)

四. 社區問題。(p362-364)

五. 推行社區發展應具備那列三種建設?(p367-368)

六. 社區的功能。(368-369)

七. 社區組織的工作原則。(p370-371)

八. 社區的發展原則。(P371-373)



學校環境與人類行為

一. 學校教育的功能。(p405)

二. 學校教育與文化、政治、經濟、社會之關係。(p410-414)

三. 學校教育與家庭及家庭對學校教育的功能。(p414-416)



職場環境與人類行為

一. 正式組織的特徵。(p434-435)

二. 非正式職場團體為何又被稱初級團體?(p437)

三. 非正式團體對正式組織團體之影響。(p439)

四. 工會的基本性格。(p454)





老年期

1、高齡化:依聯合國定義,當老年人口超過總人口比率的7﹪以上時,則為「高齡化」的社會。

2、老年生涯規劃:期望老年人有個計劃性退休觀念,在退休前做各種生活面向的準備,包括經濟生活安全、醫療保健、休閒與家庭生活、心理和社會適應、正確人生觀 、再就業社會性參與活動等,都是退休生涯規劃的主題。重要的是,經由計劃過程,依自己興趣、能力和潛力,努力去達成目標,才能獲得生涯規劃真正效應。



3、老年社會調適:老年人可藉由各種社會參與來滿足自己,維持與社會的連結敢,充實每天的生活,調適之道如下

(1)志願服務的參與,提昇自我價值感

(2)培養終生學習理念,滿足「超越自我」的感覺

(3)適度的休閒,增加生活的情緒,及尋求宗教生活,提昇生活境界。



4、老年心理調適:老年期應盡量滿足一些「心理暨社會」的需求,包括心理上有意義的感覺、精神上有寄託的感覺、人際上有感情的感覺、生活上有安定的感覺、環境上有安全的感覺;另外

(1)謹防社會時鐘的衝擊

(2)做一個活動族而非搖椅族

(3)認識老年是完全的人的人生階段。



5、老年生理調適:到了老年期更要維持良好的運動與飲食習慣,並依個人生理特質去選擇適合自己的休閒與健康活動,維持一顆「不老的心」努力於身心的維護是年長者「老」與「不老」的必要過程。

6、活動理論:(整合理論)主張老年人除生理及健康之變化外「和中年人一樣仍具有正常的心理和社會需求。」只要老年人在實際生活中不從社會關係網路中退縮,多提供社會參與的機會和管道,老年人就能自其社會角色所賦予的生活意義中得到滿足。



7、撤離理論:主張「老人社會角色的喪失乃是老年人老化過程的必然結果」,是比較退縮、被動和消極的老年生活定位。



8、退休老化階段理論:此理論將老年人的生活調適視為,「一種過程,而非一種目標」。以不同階段來說明老化的調適內容,認為退休老化之過程可分為六階段,依次為:退休前期、蜜月期、醒悟期、再適應期、穩定期和終止期。經由「老化過程」的社會調適,才能解決老年人晚年的適應問題。



9、前庭感覺:所謂前庭指內耳的中腔,人類老化前庭感覺器官就會衰退,致老人容易暈眩及傾跌發生意外或死傷事件。



10、肌肉鬆弛法:消除緊張的方法之一;其理論為當人體肌肉放鬆時就不會緊張。此法先讓人肌肉拉緊再逐漸放鬆,當人逐漸鬆弛肌肉時,提醒他專注在放鬆感覺的,逐漸使緊張的情緒慢慢鬆弛。



11、終期衰退:加維克及勃魯姆發現當人類即將面臨死亡,其智力是直線下降的,此現象稱為終期衰退。



12、骨質疏鬆症:人體老化,骨骼裡的鈣質漸流失,造成骨骼裡有空洞,變薄或變小,重量減輕。若以x光透視,骨骼成海綿狀,質地鬆脆,即謂骨骼疏鬆症。

13、社會參與:(p.142)指個人參加各種社會活動或加入社會團體。



14、社會重建癥候理論:古泊斯及本斯東人文老人的環境及自我概念間的消及互動,形成社會上許多老人問題,要打破這不良標籤的惡性循環,他們提出社會重建徵候理論,此理論含三項建議:

(1)社會需解除為老人所訂的不切實際標準或期望

(2)政府應提供老人所需服務,如交通運輸、醫療照顧、房屋、保健運動及教育課程等(3)尋求更具創造力的方式使老人能自理其生活,有生產力者助其創業或再就業等。



15、社會崩潰徵候理論:柴思門所創,指出老人的社會發展崩潰,主要是由於給他們加上不良的標籤,老人接受這標籤,就自暴自棄的改變其行為符合這不良標籤,看輕他們以前的才能及成就,結果他們變得較依賴、無能力並且自己覺得不適當。



16.銀髮族的生涯規劃:主要是使用一般「生涯規劃」的理念,作為中高齡者在規劃離開就業市場後的生活時,所應具有的一些概念、方法和技巧。





一生的發展概念

1、遊戲治療:此治療法基於遊戲係兒童表達自我的自然媒介,使兒童洩漏其情感及本身問題,治療師發現問題癥結後,就容易設法導正。

2、猜測遊戲:這種遊戲是隱藏一件東西讓參加遊戲的人猜測、需用思考,係屬心智活動的範圍。

3、益智遊戲:這種遊戲有七八個步驟,每一步驟所做的動作不同,遊戲者必須有良好的記憶力才不至於忘記。

4、觀察學習:龐杜拉之觀察學習亦稱為代理的學習,兒童的行為是模仿或加強的結果。

5、成人教育:

6、雙性角色:當前社會男女兩性都是內外兼顧,所以男女兩性的性別角色應該予以調和,此即所謂雙性角色。

7、窺視狂:喜歡偷窺或偷竊者。

8、同輩團體:指幾乎是同年齡的人聚集在一起,他們有同樣的行為及感覺。

9、再社會化:係成年時期的行為,當所擔當的新角色完全不同於原來的角色,個人必須改變原來社會化的模式,成為適合新角色的社會化模式。

10、文化期望:各社會有其獨特的文化。如法國文化重節儉及個別性,德國文化重工作及訓練。

11、安樂死:係指病人肉體受到不治之症折磨難以忍受,且其肉體即將死亡,基於病人或家屬之要求,醫師乃為其提前結束生命,使之安寧死亡。

12、安寧照顧:亦稱善終服務,利用疼痛控制的概念,幫助病人漸輕不適症狀,使病人獲得整齊清潔適當環境,幫助病人解除過去生活中的 衝突,以便得到內心安定,有尊嚴地安詳地接受死亡。

13、小段漸進法:起初專注一段時間,慢慢延長時間,使之養成能專注的習慣。

14、幫團前年齡:進入幼稚園之後,幼兒們積極地參與團體活動,此期兒童亦可稱為幫團前年齡。這時期的幼兒知道尋求社會接觸,如何與家庭以外的人交往。

15、沒有愛的性格:指一個不健全的,不信任人的孩子,不能與他人有親密的情緒互動。





家庭

1、 家庭:指兩個或兩個以上的人,因為婚姻、血統或收養的關係所構成的一個團體;亦即是居住在一起的親族團體。

2、 家庭結構:大致可分為三類型:

(1)核心家庭或稱夫妻家庭即俗稱小家庭

(2)折衷家庭或稱主幹家庭,即三代同堂之小型家庭

(3)大家庭即擴大家庭,指一個家庭中包括兩個或兩個以上的核心家庭之家庭組成。

3、 婚姻調適:簡春安認為婚姻調適是「一種移動的過程,在一個可以被評估的連續面上,接近較佳或較差的調適」。

4、 取向家庭:指個人所出生、受養育的核心家庭,可能包括自己、手足和父母。

5、 生殖家庭:指個人成婚後,所組的核心或夫妻家庭,成員包括自己、配偶及子女。





社區環境與人類行為

1. 社區:是指一群人居住在一定範圍內,他們彼此具有共同意識與活動場所以及共同目標,而自然地形成一個與其他的地區不同的地域而言。

2. 社區組織要素:1.有一定境界之地理範圍

2.有一群人組成的團體

3.有一個以上的共同活動場所或服務中心

4.有共同目標

5.有地緣的感覺或共同意識

6.有共同行為等。





3. 社會性格:是在個人的人格中具有該個人所屬的特定團體大多數人所共同的性格在內。

4. 農地改革:是地主的土地所有也就是農村物質性支配的基礎解體而變為自耕農為核心的農業與農村。

5. 都市共同體:此理念為1.都市是具有防禦設施

2.都市是具有市場的功能

3.都市具有自己審判的所在,至少有一部分有自己所訂的法規

4.具有團體性5.具有一些自律自治性與自動性機關或機構等。



6. 社區意識:是指都市或鄉村有關的所屬、定居、愛與稱讚、參與、本土等意識而言,也就是所謂的共同體之村里意識、鄉鎮意識之意思。

7. 基礎性生活圈:即小孩、老人走路可以到達的區域,共範圍半徑為一公里。

8. 第一次性生活圈:即小學生通學區域,其範圍半徑約四公里。

9. 第二次性生活圈:即中學生通學區域,其範圍半徑約六公里。

10. 第三次性生活圈:即社會生活圈,其範圍半徑約十五至三十公里之間。

11. 社區居民運動:是由於高度經濟成長所引起的社區居民生活結構的變遷而致生活困擾所發生的一種自救社會現象。

12. 社區問題:可分為都市社區問題與鄉村社區問題(即其所產生的問題)。都市問題除了以往的貧窮與犯罪問題外,還包括人口、住宅、交通、公害、教育等問題;鄉村問題是指人口流失、農村經濟、自然環境破壞、貧困、教育等問題。

13. 社區政策:是行政區域或地方政府行政之社區編制所關的政策,是企圖提高社區行政水準或效率所推行的措施與對策,也是促進村里或村 里民會議等功能或活動的方針。包括都市與農村的政策。





學校環境與人類行為

1. 人性的環境:就是精神性之心理環境。指的是學校內師生、同學間的人際關係。

2. 事務性環保:就是各種習慣或活動,如作息時間、午餐供應、課外活動、考試、獎懲等。

3. 物質性環境:就是物理性環境,如校址理想與否、校社建築、採光、通風、餐廳、運動設施等。

4. 文化環境:就是學習文化交流的環境,如認識書本、機械等的物質文化以及學習語言、美術、道德、法律或認識信仰、價值體系等的非物質文化。

5. 社會環境:就是社會或社區生活環境,如社會化、校內外秩序與行為模式或地位、角色、社會服務等。

6. 教育環境:即學校教育環境的好壞,會影響到其環境中的成員之獲得與成就。

7. 學校制度:是擔負教育功能的專業性社會制度,雖是如此,但擔負教育功能的並不是只有學校,學校也不是只限於發揮教育的功能。

8. 特殊教育:為使資賦優異及身心障礙之國民,有接受適合其能力的教育機會。分學前、國民、高級中等以上等三個教育階段,同時大專院校亦收身心障礙生。

9. 終身教育:它不是補習性的教育,而是正規,多元化的教育,如國立空中大學、社區大學等。

10. 社會化:是指個人身心特質與生存環境交互作用所產生的心理與行為之發展。

11. 社會變遷:是指社會結構與社會功能的重要改變,包括社會規範、價值觀念、社會制度、文化產物或各種定型的人際關係等。促進社會變遷的主要原因,包括人口變動、自然改變、技術創新、新觀念、傳播、集體行為與社會運動等尤其是「教育」的發展。

12. 社會導進:美國社會學家L.F.Ward認為:人之所以異於禽獸是在於人類能夠駕馭盲目進化的力量,以引導社會走向理想的目標,增進人類全體的幸福。華德把此以知識為基礎,有目的的策劃行動,能預知結果的進化,稱之為「社會導進」。

13. 潛在功能:在社會學上來說,社會各種制度或結構之改變,雖然常常依其計劃方向或目標而行,但其在演變的過程中,也會產生某些意料不到的結果,這種原未料到的結果,稱為「潛在功能」,而原所設計的目標即為與其相對之「顯在功能」。





職場環境與人類行為

1. 正式組織:從經營組織來看職場,即在一定的作業空間內,運用物質性、技術性體系的職務群而分工合作原則的一種配置,也是為達到組織目標而從技術性、合理性去統合追求效率性的體系之一種職場組織,通常這種編制都有明文規定,稱為正式組織。

2. 非正式職場團體:是常接近的人所組成的小團體,是第一次的團體,可彌補正式團體之不足,亦可幫助正式團體支持個人、提高士氣、增進溝通、控制成員等優點,但也常以自己的小團體為優先的缺點。



3. 凝聚性:是團體的一體性,含有達成目標的能力與讚美以及對團體犧牲貢獻,所以也稱為團體的倫理道德。

沒有留言: